作文教學培訓心得怎么寫?經典范例為您救急!

字號:


    作為語文教師,不是只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具備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美。那么,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怎么寫?為您精心挑選了三篇作文教學培訓心得,供您參考。
    優(yōu)秀范例一
    我非常有幸的參加了寧波市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小學語文習作的培訓學習。在這次培訓中,我們既聆聽了特級教師與的講座,又觀摩了寧??h的教學實踐,還參觀了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下應中心小學。在這三天的培訓中,我感覺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獲得了很大的成長與提高。對于這次的培訓我聽得比較用心,一是我個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語文老師理應把作文課上得生動而有趣。同時本人在習作教學中也有糾結之處,如何引導孩子喜歡習作,善于習作,確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想從那受到啟迪,向他們學習,向他們靠近。通過這次的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分享與發(fā)表。
    每次布置作業(yè)一提到寫作文,很多學生都是唉聲嘆氣,多數(shù)學生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作文,只要一聽到說這次測驗不寫作文,學生邊歡聲雀躍。面對這一情況,我覺得劉充老師和陳逸鳳老師的方法都很不錯。劉老師每次都不辭辛苦地把學生的習作制作成報刊版面并發(fā)表。陳老師是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習作和同學分享,若同學覺得寫得不錯就把自己的姓名簽上,簽名越多說明作文的質量越高。兩種方法都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加學生的寫作成就感。培訓后,我借用陳老師的方法在自己班里做了試驗,效果真的不錯。課后總有學生興致勃勃地跑來和我說自己的作文得到了多少個簽名。這一措施今后教學中我要繼續(xù)沿用,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寫話的機會,鼓勵孩子積極投稿,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愛上寫作。 
    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離不開廣泛的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都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匯量,并在積累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以后教學我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引導閱讀時首先要讓學生感興趣,其次由簡入難,慢慢提升,不能急功近利,那樣只能讓學生喪失閱讀興趣。還要引導他們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意識。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激發(fā)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yōu)美、情節(jié)感人的詩詞文章。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書報雜志刊載了大量的信息,學生讀書讀報不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況,還可以學到不少寫作知識。這樣既豐富了學生寫作素材,也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積極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
    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征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yǎng)訓練。人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 我們老師要讓學生愿意寫作,樂意寫作,而不是一聽到寫作就愁眉苦臉。作文中那些奇特的創(chuàng)新,往往只是生活中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小學生的習作教學也要求老師引導孩子這么做,創(chuàng)造生活才會生活,快樂作文才會作文,關注孩子的生活與精神世界的溝通,激發(fā)孩子習作的原動力,孩子才會將外在的發(fā)現(xiàn)、內在的語言化作跳動的字符,成為心靈的物語,表達的天使。只有這樣,寫作的課堂就會充滿歡聲笑語。
    優(yōu)秀范例二
    (一)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必須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公文是法定機關與組織在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過程中,按照一定程序制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guī)范體式的文書,起到傳達方針政策,公布規(guī)章制度,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求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等作用。
    公文與其他文體不同,受政治影響和政策影響為明顯,它既表現(xiàn)在政策上,也體現(xiàn)在表述形式和諸多表達手法上。因此,政策理論水平對于一個公文寫作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寫作人員洞察事物、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且直接關系到寫作人員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較強的政治思想素質才能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平時多讀經典公文,在工作、學習當中要做“有心人”:沒有豐富、詳實的各方面資料和信息,我們寫出來的材料只能是空洞無物,缺乏生命力的。為了積累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不斷充實“信息庫”,學習的渠道很多,除讀書、看報、上網外,要特別注重研讀范文,厚積薄發(fā),先模仿,再趕上,后超越。正所謂“事事留心皆學問,生活無處不文章”。
    (三)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要正確的公文處理方法:新工作條例確定的公文種類有十五類,明辨相近易混淆的文類區(qū)分,弄清其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在實際工作中學用結合,銘記心中從而使我們不斷得以提高。
    (四)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要注意格式規(guī)范,還原“真實”文風:公文寫作要直來直往,不能給人一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假象,公文并不是要追求華美、韻味,它只是一種應用文體,文風相對來說要樸實一些,反映和表達的內容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是為實際工作、實際生活而使用,是傳遞交流信息的一種工具,并弄清楚各種公文的格式,避免張冠李戴現(xiàn)象使公文寫作規(guī)范化。
    “學而后知不足”,短暫的培訓學習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更加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還在后面。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公文寫作實踐相結合,在干中學,邊干邊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的職責,為本單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優(yōu)秀范例三
    參加了這次作文教學培訓,我真是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我更進一步了解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作為語文教師,不是只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具備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yè)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凈化靈魂。
    我們不能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yè)。可通過這次走進的課堂,感嘆于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弦,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這次學習,對于我來說是難得的充電機會。
    三、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了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梢詫彝ブ械姆N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zhí),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游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并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lián)系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fā)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匯量,并在積累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處熯€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并隨時評獎。因為小學生正是發(fā)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yōu)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fā)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yōu)美、情節(jié)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guī)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薄昂糜浶圆蝗鐮€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后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副教書育人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