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誠信的勵志名言【三篇】

字號: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整理“關(guān)于誠信的勵志名言【三篇】”,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篇一: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華而不實,恥也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意思是: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又稱“精誠所加,金石為虧”。出自(漢)王充《論衡·感虛篇》。君子誠以為貴。
    意思是:有修養(yǎng)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禮記·中庸》。君子一百,快馬一鞭。
    意思是:一句話說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六·道明禪師》。
    開心見誠,無所隱伏。
    意思是:對人處事要敞開心胸,以誠相見。沒有什么可以躲避隱藏的。出自《后漢書·馬援列傳》。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BR>    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檔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dāng)面恭維背后毀謗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背鲎浴墩撜Z·李氏篇》。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
    意思是:為人處事要老實忠厚講信用,品行高尚勝過有金銀財富。出自《全唐詩補逸》卷二(王梵志詩)。
    巧偽不如拙誠。
    意思是:精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真誠。出自《顏氏家訓(xùn)·名實篇》。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糧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出自(元)關(guān)漢卿《獨赴單刀會》。
    人之貴樸的誠篤。
    意思是:為人最重要的是樸實、忠厚、真誠。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惠芳》。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
    意思是:行為不正的人,不讓人服氣,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在一起共事。出自(明)徐被稷《恥言》。
    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dǎo)人之理。
    意思是:說話實在,辦事實在,為人實在,沒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誠實》。
    篇二: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失信,也許永難挽回
    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氯R
    2、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3、誠實人說的話,像他的抵押品那樣可靠?!f提斯
    4、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wèi)他的財產(chǎn)更重要?!锇?BR>    5、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鼱柼?BR>    6、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招兄?BR>    7、一個正直的人在無論什么地方應(yīng)該知道自重?!蜖栐?BR>    8、你憎恨被別人欺騙嗎?那就不要去欺騙別人?!死锼魉雇?BR>    9、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quán)力中而變成真實。——泰戈爾
    10、誠實是一座階梯,也是達到認識之前的手段之一?!岵?BR>    11、當(dāng)今世界的所有惡劣品質(zhì)中,不真誠是最危險的?!柤袄麃?BR>    12、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档?BR>    13、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T玉祥
    14、唯天下至誠,方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吨杏埂?BR>    15、忠誠,即使是深深的忠誠,也從不會是潔白無瑕的?!_特
    16、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惶m克林
    17、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郀柣?BR>    18、我的座右銘是:第一是誠實,第二是勤勉,第三是專工作?!突?BR>    19、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兑了髟⒀浴?BR>    20、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礎(chǔ)那樣,深邃的真誠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礎(chǔ)。——愛默生
    21、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祆?BR>    22、要正直地生活,別想入非非!要誠實地工作,才能前程遠大?!铀纪滓蛩够?BR>    23、靠著忠誠,你能與偉大的心靈為伴,有如一個精神上的家庭?!鍋?BR>    篇三: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指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出自《論語·子路》。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當(dāng)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出自《禮記·儒行》。
    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
    意思是: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出自《荀子·大略》
    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意思是:沒有真誠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誠提高自己以養(yǎng)就能規(guī)范,從真誠去處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論道篇》。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誠是自然規(guī)律,追求誠是做人的規(guī)律。出自《孟子。離婁上》。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意思是:說話辦事,信誠在先;欺騙與胡說,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規(guī)》。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鄖《西巖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