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是學校集體活動中最主要的組織活動之一。在班主任領(lǐng)導和指導下或者是同學自發(fā)的,以班級為單位,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組織的對全班同學開展教育的活動。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活動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個館子上趟酒樓已經(jīng)很普遍,但是還得在一些細節(jié)上注意餐桌文明。當眾剔牙、吃飯“吧唧”、隨意吐殘渣、鋪張浪費……餐桌上的一舉一動至關(guān)重要,影響著你我他。文明就餐僅靠倡議顯然是不夠的,不剩飯不剩菜、擯棄餐桌陋習,記住這些小事,餐桌文明就在你的身邊。我們要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用餐習慣,讓孩子用自己的好習慣影響大人,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文明就餐。
活動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了解文明用餐的必要性,展現(xiàn)小學生高尚的文明素養(yǎng)。
2、通過“靜、盡、凈”讓學生學會就餐時的安靜、不浪費和保持桌面干凈這些吃飯的“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文明用餐的習慣,讓學生帶動家長一起進入到文明用餐的行列中來。
活動前期準備:
1、教師準備:(1)有針對性地錄制一些學生食堂就餐視頻和拍攝一些照片,包括文明現(xiàn)象和不文明現(xiàn)象。
(2)日本小學生就餐視頻。
(3)評優(yōu)卡片: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
2、學生準備:(1)小調(diào)查(本班就餐存在哪些不文明現(xiàn)象?)
(2)背誦文明用餐兒歌《文明就餐好》、古詩《鋤禾》。
(3)準備節(jié)儉小故事。
活動過程:
一、吃飯技能之一——“靜”
1、小朋友們會吃飯嗎?學生交流。(拿筷子吃飯,端起碗吃飯等等)
吃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吃飯也是有一定“規(guī)矩”的。
2、播放視頻:《熱鬧的食堂》
(1)你聽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勺子和飯盒敲擊的聲音、講話的聲音等等。
(2)你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么不好?我們應該怎么做?
(3)除了吃飯的時候我們要安靜,還有什么地方需要“靜”?(排隊、路隊行走過程中)
3、吃飯時,我們要做到“靜”,不僅是為了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更是為了健康著想,“靜”可以利于我們消化,也可以預防噎食。
二、吃飯技能之二——“盡”
1、播放日本小學生就餐視頻(截選不浪費這一部分),再播放本班學生就餐浪費現(xiàn)象的視頻,學生進行比較。
2、資料補充:凡到過日本的人回來都說,日本是個節(jié)儉的民族,日本人非常節(jié)儉,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摳”。賓館房間小,商場過道窄,政府辦公樓擁擠,一張紙要正反面使用。而為了省電,日本人會盡量減少晚上滯留在家的時間;為了省錢,竟然寧愿穿舊衣不買新衣。吃就更節(jié)儉了,公司沒有食堂上班自帶盒飯;日式餐僅一碟小菜、一盤主菜、一小碗醬湯、一小盅雞蛋羹而已,同中餐的大魚大肉相比全然不同。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而中國是個大國,地大物博,這的確不假,然而,人們千萬不要忘記中國還有一個特點:人口眾多!據(jù)統(tǒng)計,我國的耕地面積不到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而這百分之十的面積卻要養(yǎng)活占世界百分之十九的人口,為此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玉米、小麥和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1000多億斤。
3、誰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他收集到的節(jié)儉小故事?
4、師小結(jié):我們要珍惜糧食,不僅因為保護資源,更重要的是——學生齊背《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希望大家都能踐行光盤行動,做到“盡”。
三、吃飯技能之三——“凈”
1、出示本班學生食堂就餐照片(桌面不干凈),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日本小學生如何收拾餐桌的截選視頻,讓學生比較:
(1)你覺得日本小學生什么地方做的好?(分類擺放垃圾,牛奶瓶喝光后橫放餐盤上等等)
(2)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3、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就餐時做到了“靜、盡、靜”呢?老師在你們用餐時抓拍到了,出示照片。學生上臺,教師頒發(fā)“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
四、拓展延伸
評選出來的“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表彰在教室的我最棒欄目里,定期更換,激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同學們,相信本節(jié)班會上完之后,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掌握基本的吃飯技能,學會如何文明用餐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不要讓文明只在口頭出現(xiàn),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同時,用我們的文明用餐習慣影響周圍的人,帶動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加入到我們的行累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們同行!最后,我們一起朗誦《文明用餐歌》,結(jié)束今天的班會:
走出教室去洗手,排隊有序進食堂。
安靜用餐不講話,樣樣都吃不浪費。
飯后餐具回原位,輕輕擺放有秩序。
桌面干凈不油膩,文明用餐人人夸。
活動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個館子上趟酒樓已經(jīng)很普遍,但是還得在一些細節(jié)上注意餐桌文明。當眾剔牙、吃飯“吧唧”、隨意吐殘渣、鋪張浪費……餐桌上的一舉一動至關(guān)重要,影響著你我他。文明就餐僅靠倡議顯然是不夠的,不剩飯不剩菜、擯棄餐桌陋習,記住這些小事,餐桌文明就在你的身邊。我們要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用餐習慣,讓孩子用自己的好習慣影響大人,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文明就餐。
活動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了解文明用餐的必要性,展現(xiàn)小學生高尚的文明素養(yǎng)。
2、通過“靜、盡、凈”讓學生學會就餐時的安靜、不浪費和保持桌面干凈這些吃飯的“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文明用餐的習慣,讓學生帶動家長一起進入到文明用餐的行列中來。
活動前期準備:
1、教師準備:(1)有針對性地錄制一些學生食堂就餐視頻和拍攝一些照片,包括文明現(xiàn)象和不文明現(xiàn)象。
(2)日本小學生就餐視頻。
(3)評優(yōu)卡片: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
2、學生準備:(1)小調(diào)查(本班就餐存在哪些不文明現(xiàn)象?)
(2)背誦文明用餐兒歌《文明就餐好》、古詩《鋤禾》。
(3)準備節(jié)儉小故事。
活動過程:
一、吃飯技能之一——“靜”
1、小朋友們會吃飯嗎?學生交流。(拿筷子吃飯,端起碗吃飯等等)
吃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吃飯也是有一定“規(guī)矩”的。
2、播放視頻:《熱鬧的食堂》
(1)你聽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勺子和飯盒敲擊的聲音、講話的聲音等等。
(2)你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么不好?我們應該怎么做?
(3)除了吃飯的時候我們要安靜,還有什么地方需要“靜”?(排隊、路隊行走過程中)
3、吃飯時,我們要做到“靜”,不僅是為了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更是為了健康著想,“靜”可以利于我們消化,也可以預防噎食。
二、吃飯技能之二——“盡”
1、播放日本小學生就餐視頻(截選不浪費這一部分),再播放本班學生就餐浪費現(xiàn)象的視頻,學生進行比較。
2、資料補充:凡到過日本的人回來都說,日本是個節(jié)儉的民族,日本人非常節(jié)儉,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摳”。賓館房間小,商場過道窄,政府辦公樓擁擠,一張紙要正反面使用。而為了省電,日本人會盡量減少晚上滯留在家的時間;為了省錢,竟然寧愿穿舊衣不買新衣。吃就更節(jié)儉了,公司沒有食堂上班自帶盒飯;日式餐僅一碟小菜、一盤主菜、一小碗醬湯、一小盅雞蛋羹而已,同中餐的大魚大肉相比全然不同。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而中國是個大國,地大物博,這的確不假,然而,人們千萬不要忘記中國還有一個特點:人口眾多!據(jù)統(tǒng)計,我國的耕地面積不到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而這百分之十的面積卻要養(yǎng)活占世界百分之十九的人口,為此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玉米、小麥和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1000多億斤。
3、誰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他收集到的節(jié)儉小故事?
4、師小結(jié):我們要珍惜糧食,不僅因為保護資源,更重要的是——學生齊背《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希望大家都能踐行光盤行動,做到“盡”。
三、吃飯技能之三——“凈”
1、出示本班學生食堂就餐照片(桌面不干凈),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日本小學生如何收拾餐桌的截選視頻,讓學生比較:
(1)你覺得日本小學生什么地方做的好?(分類擺放垃圾,牛奶瓶喝光后橫放餐盤上等等)
(2)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3、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就餐時做到了“靜、盡、靜”呢?老師在你們用餐時抓拍到了,出示照片。學生上臺,教師頒發(fā)“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
四、拓展延伸
評選出來的“靜之星”、“盡之星”、“凈之星”表彰在教室的我最棒欄目里,定期更換,激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同學們,相信本節(jié)班會上完之后,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掌握基本的吃飯技能,學會如何文明用餐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不要讓文明只在口頭出現(xiàn),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同時,用我們的文明用餐習慣影響周圍的人,帶動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加入到我們的行累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們同行!最后,我們一起朗誦《文明用餐歌》,結(jié)束今天的班會:
走出教室去洗手,排隊有序進食堂。
安靜用餐不講話,樣樣都吃不浪費。
飯后餐具回原位,輕輕擺放有秩序。
桌面干凈不油膩,文明用餐人人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