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觀察記錄與分析【三篇】

字號:

幼兒園教育的內(nèi)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shù)等五個方面,還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劃分。那么,作為幼教該如何寫托班觀察記錄?下面為您提供了托班觀察記錄與分析【三篇】,供您參考。
    【篇一】
    觀察目標
    為了幫助小班的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入廁習慣,從入園的第一天起,老師就引導他們:“需要上廁所的小朋友請主動叫老師,老師幫他提褲子”。一段時間后,大部分的孩子養(yǎng)成了好的入廁習慣,唯獨王舟語?!袄蠋?,好臭?!彪S著西西的聲音,我走到了舟語的身邊,脫下褲子一看,原來是她把大便拉在了褲子里。因為是剛開學,我覺得小朋友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正常。誰知,第二天,當所有的小朋友都坐好準備學本領(lǐng)時,一股臭味傳到了我的鼻子里,于是一個個地檢查,發(fā)現(xiàn)又是她。此后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發(fā)現(xiàn):她每天不是把大便拉在褲子里,就是小便解在褲子里,甚至一天出現(xiàn)兩到三次這樣的情況,有時是吃完早餐后、有時是喝完牛奶后、有時是戶外活動時、甚至有時是吃午飯時。
    觀察分析
    根據(jù)平時的觀察,我反思如下:
    1.是不是小朋友統(tǒng)一上廁所時,她顧著玩沒上?
    2.還是自己不會脫褲子?
    3.還是老師提醒的次數(shù)少了?
    4.還是舟語的語言發(fā)展比同年齡段的小朋友遲一些,不太會表達?可戶外活動時、玩積木時、做游戲時,她與同伴交流的特別開心,有說有笑的。
    5.還是性格膽小,害怕老師,無論什么都不敢說,也不敢與老師交流?
    采取措施
    根據(jù)上面的問題,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次上廁所,老師都幫她脫褲子、提褲子。
    2.一天中,老師多提醒她幾次。
    3.老師每天主動親近她,或拉她的手,或抱抱她,或發(fā)現(xiàn)閃光點豎大拇指表揚她、或獎勵小紅花等,消除她害怕老師的心理。
    4.與家長交流和溝通孩子每天在園的生活習慣,家園攜手共同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入廁習慣。
    獲取成效
    1.生活自理能力增強了:每次入廁,會自己脫褲子、提褲子了。
    2.老師與她交流,能夠與我們對話了。
    3.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的現(xiàn)象少了。
    4.家長配合老師教育的積極性高了。
    【篇二】
    觀察背景:
    角色游戲是小年齡孩子表現(xiàn)生活的游戲,在游戲中可以產(chǎn)生許多的互動。今天的角色游戲開始了,琪琪和楠楠來到了娃娃家,戴上了媽媽和哥哥的牌子?!皨寢尅北鹆送尥蓿o小床整理,哥哥則在一邊看著,一會兒幫忙,一會兒進入廚房,開心的玩起了“過家家”游戲。
    游戲行為實錄:
    “我是媽媽,你是哥哥,媽媽給寶寶穿衣服,你自己到廚房里去燒飯好嗎?”媽媽琪琪對哥哥楠楠商量道?!拔也粫?,燒飯應(yīng)該是媽媽的呀?!备绺玳@然很不愿意。媽媽說:“我們是一家人呀!我現(xiàn)在沒空啊,我要給寶寶穿衣服,她要上學了呀?!薄澳堑劝职只貋頍铮。ò缪荨职帧暮⒆诱萌コ燥灨闪耍??!蔽疑先⑴c他們的游戲:“我來做客啦!好餓呀!”。媽媽和哥哥開始愣在那里,后來哥哥反應(yīng)快讓我請坐?!皨寢尅边@時也停止整理,來到廚房胡亂的抓起一個水果和一種蔬菜就放在小碟子里給我示意讓我吃,還提醒我說:“這些是假的,不能放在嘴里吃的,要假裝吃?!蔽倚χ隽艘粋€假裝吃的動作:“啊嗚、啊嗚”。我請媽媽和哥哥也坐下,大家一起笑著“吃”東西了。
    行為反思:
    3-4歲的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十分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jīng)驗,習得良好得行為習慣。例如:模仿爸爸媽媽照顧寶寶得樣、燒飯的動作等。一般孩子認為燒飯是媽媽的事情,所以當媽媽提出讓哥哥做時,哥哥百般不情愿。這樣就容易在游戲中產(chǎn)生沖突,將游戲僵持。教師適時的進入,可以幫助幼兒緩解矛盾,以自己小客人的身份提醒和豐富游戲情節(jié)。
    指導與調(diào)整:
    這個階段幼兒年齡小,雖然容易將假想和實際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當作真的放入口中。但隨著生活經(jīng)驗的逐步豐富,一些孩子也意識到這是游戲,是假的食物(游戲中媽媽提醒我不能吃是假的)。在游戲評價中,老師可以提醒幼兒:不能把玩具放入口中,即不安全又不衛(wèi)生。
    【篇三】
    早飯后孩子們自如的進入了活動區(qū),澤宇來到了美工區(qū),隨手拿起了盒子里剪好的皺紋紙看了起來,然后甩來甩去不知道要做什么。一辰和思語也來到了美工區(qū),她們也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皺紋紙顏色,還拿了一張畫有小樹的底紙,原來她們是要用手中的皺紋紙搓成球,在畫有小樹的紙上貼上果子。因為是套餐式材料,所以盒子里已經(jīng)擺放好了雙面膠、皺紋紙。一辰和思語分別動手制作起來,還念念自語的說著要粘五顏六色的。澤宇看了一下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他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我在一旁,馬上對我說:“老師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你可以試一試,你一定行的!”,他又馬上對我說:“我不會,我真的不會!”,眼看著一辰和思語已經(jīng)搓好了果子,就要往樹上貼得時候,我看到澤宇已經(jīng)很焦急!于是我拿起了他手中的一張皺紋紙搓成了球,他也試著拿起了一張,雖然搓得不是很完美,但是至少他敢于動手了,我鼓勵他做的真不錯,他把搓好的果子粘到了樹上,滿意地拿著自己做的樹說了句:“我是男子漢!”。
    分析:
    在與澤宇家長的溝通中了解到,他生活起居基本都是姥姥和太太帶大,在家中自己動手的機會很少,家人過于細致的照顧,讓他缺少動手的機會,也從而削弱了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他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內(nèi)容,這樣的幼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wù)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才能完成操作內(nèi)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興奮不已。
    在觀察中可以看出澤宇看了一下周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他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在我在觀察他,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未經(jīng)過操作就認為自己不會。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鼓勵和陪伴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wù),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措施:
    1、了解幼兒需要,直接提出建議和鼓勵。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主觀地選擇自己所喜愛、興趣的活動內(nèi)容。幫助幼兒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2、適當?shù)墓膭?,使之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表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shù)慕o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她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高她們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有時候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針對一些年齡小,依賴心強,不愿參與活動,活動中不積極、不主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他,給他充足的空間表現(xiàn)、展示自己,并對他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他對自己充滿自信,從而萌發(fā)表現(xiàn)的欲望。
    建議批閱:
    如果我是一位家長把孩子送到你手中,不僅是一種放心,還是一種幸福。多年來。那么多家長看到你對孩子細心呵護著,都感到滿意。你細心捕捉每一個教育契機,每一篇觀察、教育筆記都體現(xiàn)出來你對孩子的愛。幼兒園有你這樣的老師感到莫大的欣慰。感謝你為孩子和幼兒園所做的一切努力!相信你從中也體會到了無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