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專項練習題【三則】分享

字號: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它不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是學習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是故,小學語文應在一般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加擴大視野,展開更廣泛的研究,我們須正視且須加以重視其重要地位。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修改病句。(原則:不能改變句子愿意。能改不刪。能添不去。)
    1、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風。
    2、我好久沒有聽到小明清脆的歌聲和高興的笑臉。
    3、全校所有的師生基本上都參加了“六一”晚會。
    4、我即使這么用功,但成績還是不如你。
    5、夏天的興安嶺是一年中好的季節(jié)。
    6、張明被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稱號。
    7、媽媽從菜場買回了青菜、豬肉、蘋果、黃瓜等蔬菜。
    8、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
    9、我們上街買了許多東西,其中有鉛筆、筆記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筆等等。
    10、近年來,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環(huán)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在會上,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12、我們從小要不吃零食的好習慣。
    13、這是一艘大的我國制造的遠洋輪船。
    14、這種不愛惜糧食,任意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15、經(jīng)過老師的教育,終于認識了錯誤。
    16、李明學習很刻苦,因為成績優(yōu)良。
    17、她千方百計想盡辦法幫助學習成績有困難的同學。
    18、桃樹上結(jié)滿了許許多多又大又紅的桃子。
    19、我認真完成了各科作業(yè)和語文作業(yè)。
     【篇二】
    1、默寫古詩《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國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要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是孔子對學與思的思考。
    (2)優(yōu)秀的古詩詞是我們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我們要用心品味。誦讀于謙《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蹦芨惺艿皆娙说母呱星椴?讀著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庇肿屛腋惺艿剿龔娏业膼蹏?。
    3、補充詩句,填寫出處、作者,并選擇正確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倫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詩人____________
    ②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詩人_________。
    ③孤帆遠影碧空盡,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詩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詩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寫序號)是表達友情的;____(寫序號)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4、古詩默寫
    (1)(),一叫千門萬戶開。(《畫雞》唐李賀)
    (2)春種一粒粟,()。(《憫農(nóng)》唐李紳)
    (3)(),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清高鼎)
    (4)牧童騎黃牛,()。(《所見》清袁枚)
    (5)(),樹陰照水愛晴柔。(《小池》宋楊萬里)
    5、古詩默寫
    (1)遠芳侵古道,()。(《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2)(),樹頭花落未成陰。(《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3)窗含西嶺千秋雪,()。(《絕句》唐杜甫)
    (4)(),籠蓋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6、古詩詞填空:
    1,黃河遠上白云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2,______________,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
    3,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齡《出塞》)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詩經(jīng)《采薇》)
    5,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別枝驚鵲,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______________,兩三點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天凈沙·秋》)
    8,爆竹聲中一歲除,______________。千門萬戶曈曈日,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0,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篇三】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diào),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jié),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jié)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xù)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zhuǎn)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中、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中、情)品讀江南的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樣的特點,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這一特點?你能看出在這些句子中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嗎?
    3、(中、過)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后,轉(zhuǎn)入到對“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間用了“但是”一詞,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中、情)作者是怎樣描寫北方的雪的?作者對北方的雪是什么樣的感情?
    5、(中、過)魯迅從來寫文章都惜墨如金,而這篇散文詩他卻用較多的筆墨描寫塑雪羅漢的形象,你是怎樣理解的?
    6、(能、情)揣摩“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含義。
    課后探究
    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
    (一)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______覺得細膩,______覺得清閑,潛意識下______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______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______無論在什么地方,______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選自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1、(基、過)給文中橫線上依次填上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過)這兩段屬于_________描寫,描寫了_______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中、過)對下列幾個句子中,描寫幽靜的方式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②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④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似
    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D.①②③④都相似
    4、(中、過)北國的秋有何特點?試找出突出這些特點的句子。
    5、(能、情)根據(jù)文意,填入恰當?shù)谋扔骶?,并使之完整?BR>    是呀!黃山的暮色時分的確是一天中生輝燦爛的,它將薄明的晨曦,絢麗的云霞,燦爛的陽光全收進自己的懷里,這正如一個人的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才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雪
    ①雪滿山野,總令我想起國畫里的留白。王摩詰畫山而不見云,齊白石畫蝦而不見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與西畫比起來,國畫手法簡潔,而意韻卻豐厚。每當雪至,五色雜陳的世界只剩下黑白兩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筆簡約的國畫,環(huán)境純粹了許多,心靈也就跟著純粹了許多。
    ②所以,雪來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是充盈著幾許淡淡的歡愉。倘在山中,那感覺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來,心中納罕天緣何亮得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發(fā)現(xiàn)大雪早巳沒膝。呼嘯了一夜的北風不知何時戛然而止,空氣清爽如瓊漿,天氣溫靜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橋、無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著,黑得可愛。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脫而出,那種深透的意境遂將自己渾身浸透。這時的內(nèi)心純凈得就像白紙,隨時等待著思想的濃墨,滴染出幽美的圖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罷老板娘親熬的熱湯,便于窗下慵讀一卷《聊齋》這或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行路罷。讀得倦了,便再去訪雪。周遭靜無聲息,而腳底踏出的咯吱聲,好似雪地輕柔的言語,令我感到親切和愉悅。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銀白空蒙,于無色中想像有色,于無形中揣測有形,于無生命中體味凜然的生命力,任思維的雪橇恰然劃向歲月深處,去領略世界的無涯與多姿。有人寫道:“能欣賞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種特殊的素質(zhì),那是一種頑強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種桀驁不馴的人格力量。”古人常從孤寒寂寞之中醞釀出一種生命的詩情。北宋書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無人之境為主題的畫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館的《寒江獨釣圖》前佇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葉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與哀苦,相反,卻是挺拔的靈魂與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應鱗所說:“獨釣寒江雪,五字極鬧”,這個“鬧”字很刁,一下子就點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詩中昂揚的活力。所謂的枯寂,不過是一種表象。君不見恍若輕綢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動,誘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無聲中悠然地劃行。或許,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襯人心的溫熱;只有雪野的空曠,方能凸顯生命的充實。那片蒼茫空闊,并非一無所有,而是如國畫中的留白,意味深遠。我欽佩胡應鱗,他分明是將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徹了。
    ⑥記憶深處的大雪無邊無際,靜好如詩。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佇望著。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靜與溫馨,逝去的夢境再度重現(xiàn),凋謝的熱情開始復蘇,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來,咝的一聲,就在我滾熱的心窩里融化了。(選自《名家散文》祝勇文)
    1、(中、過)第①段中作者為什么說“與西畫比起來,國畫手法簡潔,而意韻豐厚”?
    2、(中、情)請從修辭的角度品味第③中“這時的內(nèi)心純凈得就像白紙,隨時等待著思想的濃墨,滴染出幽美的圖影”一句的妙處。
    3、(中、情))第④段中有“這或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行路罷”一句,其中“另外一種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4、(能、情)第⑤段中作者說“古人常從孤寒寂寞之中醞釀出一種生命的詩情”,請你從文外舉出一例加以印證。
    5、(中、情)第⑤段末“我欽佩胡應麟,他分明是將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徹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