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之《我來畫棵家庭樹》

字號:

語文作為能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科目,其包含的東西不是寥寥幾個漢字可以概括的。學好語文,將對你的一生有莫大的好處。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讓孩子認識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2、知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認識自己的社會關系。
    3、培養(yǎng)孩子關愛家人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認識自己的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認識自己的社會關系。
    難點:懂得家庭中親屬關系的稱謂。
    【教學準備】
    圖片;學生準備:家庭照片一張;一張畫有大樹的畫
    【教學設計】
    一、欣賞音樂,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及一家人的圖片。
    2、說一說你剛才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介紹自己的家。你能帶上你家的照片上講臺來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家人嗎?
    (1)學生上講臺,投影照片,介紹家人
    (2)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二、畫畫我的家庭樹
    1、談話:剛才,同學們說的這個家庭,是你天天生活著的小家庭,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大家庭呢!除了家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我們還有許多親戚!比如我家的親戚有外婆、外公、叔叔、等等。那你有哪些親戚?(指名學生自由說一說)
    2、談話:看來我們的家庭成員很多,就像一棵大樹那么茂盛,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這個大家庭稱作“家庭樹”了。今天我們說來畫畫我們的“家庭樹”(出示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把大樹已經(jīng)設計好了,今天你能把你知道的親戚包括你的家人畫到這棵大樹上嗎或者把他們的稱謂寫到這棵大樹上嗎?
    (2)學生動手畫一畫或者寫一寫
    (3)展示作品,評一評學生上演示臺展示,并介紹家庭樹。請別的學生給他點評一下
    3、理關系:同學們,你們來看看我的家庭樹是什么樣的?(多媒體播放)
    這么多的稱謂寫在一團了,有點亂。下面我們一起來理一理。你能有什么好方法把他們的關系理出來。(生自由回答)我也有個好主意,我們可以把爸爸這邊的親戚歸為一類,媽媽這邊的親戚也歸作一類這樣是不是很清楚。
    (1)師生共同理一理爸爸這方的親戚,填一填家庭樹。
    (2)小組合作理一理媽媽這邊的親戚。
    (3)反饋,全班交流。三、對兒歌,認識親屬稱謂
    1、下面老師要進行一個小測驗,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把他們的關系搞清楚了。(多媒體出示)
    爸爸的爸爸叫,
    伯伯的妻子叫,
    爸爸的媽媽叫,
    伯伯的孩子叫,
    爸爸的兄弟叫,
    姑姑的丈夫叫,
    爸爸的姐姐叫.
    姑姑的孩子叫.
    (1)師生合作:誰愿意接受我的挑戰(zhàn)?師: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生:爸爸的爸爸叫爺爺。(指名同學挑戰(zhàn))
    (2)同桌間相互考一考(抽幾組試一試)
    2、對兒歌。這個連起來還可以當兒歌來念。(師示范)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對兒歌游戲,由一、二組問,三、四組答。(交換)
    3、你能像剛才一樣,把媽媽的這邊的親戚編入兒歌嗎?同桌試一試媽媽的媽媽叫,媽媽的叫媽媽的爸爸叫.媽媽的叫
    (1)編一編
    (2)反饋(抽幾組試一試)
    四、總結,布置作業(yè)談話:這么多的家庭成員,在一起他們關系親密,真的太像一棵茂密的家庭樹了。我們每位同學有各自的家庭樹,里面的家庭成員都不樣。
    今天的作業(yè)就是為自己的家庭設計一棵家庭樹,下節(jié)課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家庭樹設計得有特色,而且把家里的關系也整理得比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