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6和7的認識》教案三篇

字號:

其實,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幫助學生學數學,并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設計。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
    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2頁、第43頁,第48頁練習七第2題、第3題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圖片若干、尺子等。
    教學設計
    復習準備
    1.引導學生從0數到5,再從5數到0。(可用指名數、齊數、拍手數等方式進行)
    2.出示0~5六個數字,讀數。
    3.按順序讀數:( )2( )4( )。
    [通過數數認識數字、數的順序,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
    a.電腦課件展示第42頁的主題圖:教室里,同學們正在大掃除。教室里擺放著6張桌子、7把椅子,6個同學在打掃衛(wèi)生,又從外面走進來1個女同學。
    b.引導觀察,啟發(fā)思考。
    在學生觀察畫面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交流、匯報。
    師:圖上有些什么?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
    師: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里的人數的?
    生:先數教室里面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和老師有6人,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學生人數,再數老師,一共7人。
    師:你又是怎樣數椅子的數目的?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再數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融入到課堂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觀察到的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d.抽象出畫面中的數。
    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7表示)板書:7
    2.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
    b.小組合作,用小棒或學具擺出6和7,并上展示臺展示,進一步加強認識。
    c.請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實踐操作,使學生明確6、7的基數意義)
    3.教學數序。
    a.學生認真觀察計數器上的珠子有幾顆?(5顆)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學生上臺操作,發(fā)現是6顆。再撥一顆是多少呢?(7顆)
    b.通過直尺,直觀教學數序。
    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順序。
    教師將直尺圖利用課件展示出來,只寫出0、1、2、3、4、5。提問:6和7應該寫在什么位置呢?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7以內的數的順序。
    [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操作學具,從感性明確6與7的大小關系。]
    4.比較大小。
    a.利用學具,先擺5個圓片,在下面再擺6個圓片,然后根據直觀很容易發(fā)現:5個圓片比6個圓片少,6個圓片比5個圓片多。板書:5<6 6>5
    b.利用學具,先擺6個圓片,在下面再擺7個圓片,然后根據直觀不難發(fā)現:6個圓片比7個圓片少,7個圓片比6個圓片多。板書:6<7 7>6
    5.明確6、7的序數意義。分組進行,邊觀察邊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
    a.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里有幾條金魚。
    b.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c.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瓶,再數一數瓶里有多少條金魚。
    [通過這一生動的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明確了6、7的序數意義。]
    鞏固練習
    1.做搶答練習。
    5后面的數是幾?
    6后面的數是幾?
    7前面的數是幾?
    2.完成練習七第2、3題。
    a.完成第2題。出示題目,明確要求,學生自行完成題目。小結。
    b.完成第3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練習。適當引導學生對“6只”和“7只”作比較,加深學生對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的理解。
    [這一練習緊跟課本教學內容,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生鞏固對6、7意義的理解。]
    指導書寫
    1.電腦課件展示6、7的形象,指導學生觀察,啟發(fā)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2.電腦課件展示6、7的書寫筆順及在寫字格中的布局,學生觀察學習。
    3.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6、7。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學生坐姿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課件形象、直觀地展示6、7的筆順,幫助學生掌握6、7的寫法;啟發(fā)學生想像6、7像生活中的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篇二
    教材內容:
    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6、7的認識,其中包括6、7的數字表示、數的順序、寫法、以及分成組成、基數與序數等內容。這是在前面1-5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學習,要想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懂得講衛(wèi)生、愛勞動。
    學者分析:
    前面已經學習過了1-5的認識,對于認識6、7來講,學生并不為難,但對于它們的分成、組成、寫法,尤其是基數與序數的學習就不是太到位的,需強調學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個數,知道6、7的組成;
    2、會讀、寫數字6、7,并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習慣;
    3、滲透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實行情景教學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親身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設備:
    口算題卡、掛圖、點子圖、直尺圖、計數器、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組織學生復習2-5的組成。
    2、組織學生“開火車”練習0-5的加減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一面小鼓,讓學生感知數數,用拍掌來表示下數。
    2、老師敲6下,問:老師又敲了一下,是幾下?
    3、揭示課題: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6、7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探究新知
    1、活動1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6、7來表示?
    (3)擺一擺
    2、活動2
    讓學生拿出計數器,討論:如何在計數器上撥出“6”?
    用同樣的方法撥出“7”。
    3、活動3
    教學的基數與序數的區(qū)別
    出示掛圖,讓學生指一指左邊第1瓶在哪里?
    4、活動4
    教學6、7的寫法
    老師在田字格上示范6和7,學生在下面練習,邊示范邊講解書寫規(guī)則。
    5、活動5
    教學6、7的組成
    (1)帶領學生自主探索6的組成
    (2)探究7的組成
    ①學生拿出7個小方塊,將它們分成兩堆,看有幾種分法?
    ②組織學生匯報情況。
    四、課堂檢測設計
    1、練習七第1、2題
    2、練習七第3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然后全班訂正。
    五、小結
    這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什么?誰能為大家復述一下?哪位同學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針對學生的反映,進一步講解。)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本節(jié)課中認識了6、7,知道了它們的組成,能夠進行讀、寫,滲透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的思想教育,學習效果很好。希望孩子們繼續(xù)努力!
    篇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2頁、第43頁,第48頁練習七第2題、第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讓學生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和7。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熱愛勞動的教育、愛集體、講衛(wèi)生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
    教學難點:
    學生會正確書寫數字6。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組織學生從0數到5,再從5數到0。(可用個人計數或指名數等方式進行)
    2.出示0~5六個數字,讀數。
    3.按順序讀數: 1、( )、( )、4、( )。你能說出下一個數是誰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位新朋友,就是6和7。出示6、7揭示課題。(板書:6、7的認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復習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
    1、打開多媒體,出示第42頁的主題圖:
    2、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思考以下問題。
    要求學生先觀察圖中的內容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說說圖中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指導。)
    3、匯報剛才交流的情況。
    師:圖上有些什么?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
    師: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里的人數的?(可提示:先數什么,再數什么?)
    生:先數教室里面清潔衛(wèi)生的老師和同學有6人,再數從門口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學生人數,再數老師,也一共有7人。
    師:你是怎樣數椅子的數目的呢?先數什么,再數什么?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再數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通過交流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理解6和7的意義。
    (要求:抽學生到黑板數數。)
    師問: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7表示)板書:7
    (二)運用6、7的意義來表示生活中的物體個數。
    1、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
    2、用小棒或學具擺出6和7,并在投影上展示,加強認識。
    3、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實踐操作,使學生明確6、7的意義]
    (三)教學數序。
    1、學生認真觀察計數器上的珠子有幾顆?(5顆)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學生上臺操作,發(fā)現是6顆。再撥一顆是多少呢?(7顆)
    2、通過直尺教學數序。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和7嗎?
    教師也出示直尺圖,提問:6和7應該寫在什么位置呢?(在5的后面)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7以內的數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操作學具,從明確6與7的大小關系。]
    (四)比較大小。
    1、用課件出示,先擺5個圓片和6個圓片,觀察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然后根據直觀很容易發(fā)現:5個圓片比6個圓片少,6個圓片比5個圓片多。
    板書:5<6 6>5
    2、利用學具,觀察先擺6個圓片和7個圓片,然后根據直觀不難發(fā)現:6個圓片比7個圓片少,7個圓片比6個圓片多。
    板書:6<7 7>6
    (五)看誰釣魚“多”。
    師:今天有一個有關釣魚的做事,在一天,天氣清朗,幾位小伙伴們到小河邊進行釣魚比賽。經過一輪緊張的比賽,他們都釣到了許多可愛的小魚。瞧!這就是他們的收獲。
    (課件出示7個裝有不同數目小魚的魚缸。)
    (先讓學生觀察畫面,然后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
    師:(1)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里有幾條金魚。
    (2)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3)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瓶,再數一數瓶里有多少條金魚。
    (4) 你能給這些小貓排一下比賽的名次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生動的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明確了6、7的序數意義。]
    (六)、教學6、7的寫法
    觀察字形特點,6像什么?6是一筆寫完的,從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筆一直寫到下面再畫個圓后完成,7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做搶答練習。
    6后面的數是幾?5后面的數是幾?7前面的數是幾?
    [設計意圖:利用游戲全面復習6和7的認識,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學習。]
    2、完成練習七第2、3題。
    (1)完成第2題。出示題目,明確要求,學生自行完成題目。
    (2)第3題,要求獨立完成,再訂正。
    四、小結。
    五、板書設計
    6、7的認識
    1、2、3、4、5、(6)、(7)
    5<6 6>5
    6<7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