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

字號:

世界一流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比表意識大三萬倍”。追逐高考,我們向往成功,我們希望激發(fā)潛能,我們就需要在心中鑄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堅固無比的燈塔,它的名字叫信念。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2018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助你一路向前!
    【一】
    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
    (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直線方程:
    1.點斜式:y-y0=k(x-x0)
    (x0,y0)是直線所通過的已知點的坐標,k是直線的已知斜率。x是自變量,直線上任意一點的橫坐標;y是因變量,直線上任意一點的縱坐標。
    2.斜截式:y=kx+b
    直線的斜截式方程:y=kx+b,其中k是直線的斜率,b是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該方程叫做直線的斜截式方程,簡稱斜截式。此斜截式類似于函數(shù)的表達式。
    3.兩點式;(y-y1)/(y2-y1)=(x-x1)/(x2-x1)
    如果x1=x2,y1=y2,那么兩點就重合了,相當于只有一個已知點了,這樣不能確定一條直線。
    如果x1=x2,y1y2,那么此直線就是垂直于X軸的一條直線,其方程為x=x1,不能表示成上面的一般式。
    如果x1x2,但y1=y2,那么此直線就是垂直于Y軸的一條直線,其方程為y=y1,也不能表示成上面的一般式。
    4.截距式x/a+y/b=1
    對x的截距就是y=0時,x的值,對y的截距就是x=0時,y的值。x截距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下面由斜截式方程推導y=kx+b,-kx=b-y令x=0求出y=b,令y=0求出x=-b/k所以截距a=-b/k,b=b帶入得x/a+y/b=x/(-b/k)+y/b=-kx/b+y/b=(b-y)/b+y/b=b/b=1。
    5.一般式;Ax+By+C=0
    將ax+by+c=0變換可得y=-x/b-c/b(b不為零),其中-x/b=k(斜率),c/b=‘b’(截距)。ax+by+c=0在解析幾何中更常用,用方程處理起來比較方便。
    練習題:
    例:已知f(x+1)=x²+1,f(x+1)的定義域為[0,2],求f(x)解析式和定義域
    設x+1=t,則;x=t-1,那么用t表示自變量f的函數(shù)為:(也就是把x=t-1代入f(x+1)=x²+1中)
    f(t)=f(x+1)=(t-1)²+1
    =t²-2t+1+1
    =t²-2t+2
    所以,f(t)=t²-2t+2,則f(x)=x²-2x+2
    或者用這樣的方法——更直觀:
    令f(x+1)=x²+1中的x=x-1,這樣就更直觀了,把x=x-1代入f(x+1)=x²+1,那么:
    f(x)=f[(x-1)+1]=(x-1)²+1
    =x²-2x+1+1
    =x²-2x+2
    所以,f(x)=x²-2x+2
    而f(x)與f(t)必須x與t的取值范圍相同,才是相同的函數(shù),
    由t=x+1,f(x+1)的定義域為[0,2],可知道:t∈[1,3]
    f(x)=x²-2x+2的定義域為:x∈[1,3]
    綜上所述,f(x)=x²-2x+2(x∈[1,3]
    【二】
    一、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當時,。當時,;當時,不存在。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直線斜率k,且過點
    注意:當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當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坐標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直線兩點,
    ④截矩式:其中直線與軸交于點,與軸交于點,即與軸、軸的截距分別為。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注意:○1各式的適用范圍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軸的直線:(b為常數(shù));平行于y軸的直線:(a為常數(shù));
    (4)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于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shù))的直線系:(C為常數(shù))
    (二)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直線過定點;
    (ⅱ)過兩條直線,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為參數(shù)),其中直線不在直線系中。
    (5)兩直線平行與垂直
    當,時,;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6)兩條直線的交點
    相交:交點坐標即方程組的一組解。方程組無解;方程組有無數(shù)解與重合
    (7)兩點間距離公式:設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個點,則
    (8)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到直線的距離
    (9)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行求解。
    為大家?guī)砹烁咭粩?shù)學輔導資料:直線與方程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利用這些內容,更多的高一數(shù)學資料,請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