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作文800字

字號:

快樂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節(jié)快樂,好運粽在身邊。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作文8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一
    早晨,我和媽媽吃好早飯,走到電腦旁邊,開始查起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
    我輸入端午節(jié)三個字以后,電腦的屏幕上馬上顯示出了我要查找的資料,我就迫不及待地抄了起來。電腦里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古詩、來歷,和傳說。其中,我最敢興趣的是古詩,上面寫了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小古詩,古詩陸游的內容是這樣的《乙卯重五山》,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寫了“端午節(jié)”這天的生活習慣,這首詩還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jié)”的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wèi)生保建的內容。
    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心靈手巧的姑娘們早就聚在一起做香袋了。小朋友們一人胸前掛一個,有紅的、有黃的、有深藍的,還有翠綠的。別提有多好看了。大人們就忙著包粽子了。伴著一陣陣糯葉的清香,粽子煮熟了。香香的粽子有白米粽、赤豆粽、蜜棗粽。應有盡有、美味無比。
    中午過后,賽龍舟比賽正式開始,大人和小孩們三五成群地去龍舟大賽的現場觀看節(jié)目。那里已經聚集了五顏六色的龍舟了。每一條船上的人都穿著統一的昭服裝,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整潔而又壯觀。比賽開始了,每條船里的人都用力地劃著木槳,而且還很整齊呢!龍船向前快速地駛去,仿佛就像一只箭。水面的波浪拍打著斜坡,一浪接著一浪。觀看的人也不甘示弱,為他們鼓勁加油。不知不覺,比賽就結束了。
    勝利者就高興地蹦了起來。我也為他們感到自豪。這就是有趣的“端午節(jié)”,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看賽龍舟比賽,我太喜歡過“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作文二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將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于是,這個節(jié)日就傳了下來,只到今天。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墒请S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已漸漸淡化了這個節(jié)日,但山東這一帶的人卻還對這個節(jié)日充滿熱情,很注重這個傳統節(jié)日。
    早上,我一醒來,就發(fā)現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線擰成的一小段繩,我問媽媽:“這種繩叫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媽媽耐心的回答了我的問題:“這叫“五彩絲“,也叫“花繩”。傳說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節(jié),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會系一根這樣五彩的繩。”“哦”我答應著,但還是不想戴它,因為我是個貪玩的孩子,這東西在手上還蠻別扭的。
    “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吃粽子。上午,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guī)兔Π兆?,而外婆?早就準備好了箬葉、糯米和絲線。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里面放上一個大棗,為的是讓粽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看著外婆那嫻熟的動作,心里癢癢的。于是,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過不去,不聽話地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們裹住,可是他們“米多勢重”,我只好向“大將軍”外婆求助,外婆一來,這個”小兵”就沒招了。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好了一盆粽子。
    要煮粽子了!外婆先將鍋里倒上水,然后將粽子一個個的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下午。煮好后,一打開鍋蓋,香味就充滿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口里,還甜到了心里!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端午節(jié),是多么熱鬧,多么快樂,我們要將這傳統習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端午節(jié)作文三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jié),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著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背俗詈蟮慕Y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jié)的故事,大家紛紛發(fā)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jié)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jié)日。但是,這次關于端午節(jié)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huán)節(jié),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huán)節(jié),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為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云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后,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后是程世龍媽媽包的粽子、然后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著餃子一頓風卷殘云,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憋埡缶烷_始玩了??鞓芬恍慕o大家一人發(fā)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jié)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于端午節(jié)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于端午節(jié)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我、丁一笑、小升升、吳泳翔、周昱、程世龍等人都開始學習這篇文章。經過表姐的認真講解,半個小時左右,大家都學會了這篇文章。王子衿姐姐自然是最厲害的,幾乎過目能誦,真是令我們自行慚愧。大家都只好以“她比我們多學一年”的理由安慰自己。
    怎么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jié)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作文四
    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jié)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fā)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jié)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jié)日有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jié)日以外還有很多節(jié)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而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的傳統節(jié)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岸宋绻?jié)”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說端午是太陽的節(jié)日,中國還有一個是月亮的節(jié)日,就是中秋。端午節(jié)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jié)日。太陽可以驅邪嘛。其實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這個節(jié)日,這是一種戰(zhàn)斗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jié)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jié)殉國,把端午節(jié)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jié)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于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jié)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說,現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zhàn)斗都是為了和諧。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槌贼兆?,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以紀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