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上冊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字號:

失敗是什么?沒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高三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三語文上冊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助你金榜題名!
    【一】
    一、基礎(chǔ)知識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最接近的一項是()
    A.諸郎中執(zhí)兵B.秋毫不敢有所近
    C.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解析】古今義都是指鳥獸在秋天初生的細(xì)毛,比喻細(xì)小的東西。A.“郎中”,古義指宮廷的侍衛(wèi);今義為〈方〉中醫(yī)醫(yī)生。C.“窮困”,古義指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今義指生活貧窮,經(jīng)濟(jì)困難。D.“行李”,古義指出使的人;今義指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B
    2.下列句中加點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以亂易整,不武武:符合武德
    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擊,投擊
    C.豎子不足與謀豎子:不肖之子
    D.越國以鄙遠(yuǎn)鄙:邊邑,句中用作動詞,把……當(dāng)做邊邑
    【解析】C.豎子:罵人的話,相當(dāng)于“小子”,文中指項羽。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點實詞的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C.微斯人,吾誰與歸D.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
    【解析】D.地位低下,卑賤。A、B、C三項義為“如果不是,如果沒有”。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②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B.①吾其還也②君知其難也
    C.①荊軻和而歌②泉涓涓而始流
    D.①若屬皆且為所虜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解析】C.兩個“而”均為表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A.①句末語氣詞,不譯;②疑問代詞,哪里。B.①語氣副詞,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②代詞,代“這件事”。D.①介詞,表被動;②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里。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C.因擊沛公于坐,殺之D.不如因善遇之
    【解析】A項“因”釋為“依靠”,其他三項中的“因”均釋為“趁機”。
    【答案】A
    6.下列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道芷陽間行B.使使以聞大王
    C.令將軍與臣有郤D.太子遲之
    【解析】A項“道”名詞作動詞,“取道”;“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B項“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D項“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認(rèn)為……遲”。
    【答案】C
    7.下列各句中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B.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C.私見張良,具告以事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解析】C項與例句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為定語后置句;B項為被動句;D項為判斷句。
    【答案】C
    二、默寫翻譯
    8.名句默寫。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君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還也。
    (3)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
    (4)良曰:“甚急!__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5)樊噲曰:“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為刀俎,__________,何辭為?”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如不能舉,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答案】(1)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2)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3)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4)今者項莊拔劍舞(5)大禮不辭小讓我為魚肉(6)刑人如恐不勝
    9.典句翻譯。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
    (2)太子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
    (3)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捉威逼你(訂立盟約),一定要得到契約來回報太子啊。
    (4)把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進(jìn)來,就可以占領(lǐng)秦地而稱王了。
    三、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BR>    子貢色作??鬃釉唬骸百n,爾以予為多學(xué)而識之者與?”
    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笨鬃釉唬骸坝惺呛?!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唬骸百n,《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jì)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yuǎn)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fàn)柖嘭?,吾為爾宰?!?BR>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節(jié)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救陳,軍于城父軍:駐軍,駐扎
    B.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疾:弊病,弊端
    C.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使:讓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病:憂慮,擔(dān)心
    【解析】C.使:假如,如果。
    【答案】C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
    B.爾以予為多學(xué)而識之者與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C.譬使仁者而必信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
    D.綱而紀(jì)之,統(tǒng)而理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解析】B.動詞,認(rèn)為/介詞,憑借;C.順承連詞,就/轉(zhuǎn)折連詞,卻;D.代詞,指代“道”/助詞,的。
    【答案】A
    12.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孔子被困陳蔡的窘?jīng)r的一組是()
    ①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②孔子講誦弦歌不衰③不得行,絕糧④從者病,莫能興⑤君子亦有窮乎⑥*有慍心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③④⑥D(zhuǎn).②⑤⑥
    【解析】①是說陳蔡大夫派人圍困孔子,還沒有談及“窘?jīng)r”;②是說孔子遭圍困卻依然講誦弦歌不斷,表明他的樂觀;⑤只是子路的問話。
    【答案】C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國、蔡國的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孔子的心意,當(dāng)?shù)弥淹跻扇似刚埧鬃訒r,他們考慮到孔子入楚對己不利,就共同調(diào)發(fā)人手將孔子圍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變而不驚,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dǎo)的士節(jié)寫下了形象的注解。
    C.顏回認(rèn)為正確的主張不被人家采納,自己仍堅持下去,能顯示出君子的修養(yǎng)。顏回的回答,做到審時知世而又篤信其道堅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鬃勇犃祟伝氐淖h論感到欣慰。
    D.孔子與三個*的對話,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子路的小心謹(jǐn)慎、講求務(wù)實,子貢的坦誠直率、敢于質(zhì)疑,顏回的信念堅定、能言善辯,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子路”和“子貢”位置顛倒了,應(yīng)該是“子路的坦誠直率,敢于質(zhì)疑,子貢的小心謹(jǐn)慎、講求務(wù)實”。
    【答案】D
    1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國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
    (2)(如果)老師的學(xué)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xué)說已經(jīng)很修明卻不被采用,這是當(dāng)權(quán)者的恥辱。
    【參考譯文】
    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隊攻打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交界的地方,楚昭王就派人聘請孔子??鬃訙?zhǔn)備前往拜見回禮,陳國、蔡國的大夫謀劃說:“孔子是個賢能的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他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國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庇谑蔷凸餐{(diào)發(fā)人手將孔子圍困在野外??鬃記]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疲憊不堪,都站不起來了。但孔子仍講習(xí)誦讀,演奏歌唱,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窘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安于困厄,但小人困窘就胡作非為了?!?BR>    子貢怒氣發(fā)作??鬃诱f:“賜啊,你認(rèn)為我是個博聞強識的人嗎?”
    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啊。我是用一種思想貫穿于全部學(xué)說的。”
    孔子知道*們有怨恨之心,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xué)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也許是我們還不夠仁愛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也許是我們還沒有達(dá)到智吧!所以人家不讓我們通行?!笨鬃诱f:“有這些原因嗎?仲由,(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還會有伯夷、叔齊(之死)呢?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還會有王子比干(剖心的事)呢?”
    子路出去,子貢進(jìn)來相見??鬃诱f:“賜啊,《詩》中說‘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xué)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xué)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biāo)準(zhǔn)呢?”孔子說:“賜,優(yōu)秀的農(nóng)夫善于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yōu)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xué)說,用法度來規(guī)范它,用道統(tǒng)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為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xué)說卻要求被世人容納。賜,你的志向太不遠(yuǎn)大了!”
    子貢出去,顏回進(jìn)來相見??鬃诱f:“回啊,《詩》中說‘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xué)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顏回說:“老師的學(xué)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廣并實行它,不被容納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納,才顯出君子本色!(如果)老師的學(xué)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xué)說已經(jīng)很修明卻不被采用,這是當(dāng)權(quán)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納,才顯出君子本色!”孔子高興地笑道:“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chǎn),我給你當(dāng)管家?!?BR>    于是孔子派子貢到楚國去(求救)。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這樣孔子得以脫身。
    【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湖泊/水泊梁山累贅/連篇累牘押解/渾身解數(shù)
    B.隆重/安土重遷拾遺/拾級而上菲薄/日薄西山
    C.紓難/別出機杼咀嚼/咬文嚼字扛槍/力能扛鼎
    D.脈搏/一脈相承屏風(fēng)/屏氣凝神泄露/藏頭露尾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痪涫?3分)
    A.北京時間11月13日晚,2010年廣州亞運會決出體操項目首枚金牌,中國男子體操隊以368.500分的巨大優(yōu)勢,輕松獲得本屆亞運會男團(tuán)冠軍,令人側(cè)目而視。
    B.假如每個人都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做到見賢思齊,那么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fēng)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就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C.跟山寨手機同時出現(xiàn)的山寨MP3,出現(xiàn)在大小電腦賣場的柜臺上,與“創(chuàng)新”、“三星”等MP3擺在一起,大有登堂入室之勢。
    D.上海世博會異彩紛呈,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熱情的人們趨之若鶩,紛紛涌入世博園,入園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
    3.根據(jù)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3G手機”的主要特點。(不超過15個字)(4分)
    3G是英文3rdGa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shù)。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shù)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優(yōu)于前兩代手機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手機聯(lián)網(wǎng)的速率?,F(xiàn)在移動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聯(lián)通的CDMAlX也只有30kb/s左右,而3G時代可以讓你的手機有如家庭寬帶一樣的網(wǎng)速。比如WCDMA的理論最小值是384kb/s,靜止?fàn)顟B(tài)可達(dá)2Mkb/s。速率提上去了,3G手機就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wǎng)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wù)等多種信息服務(wù)。其標(biāo)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視頻電話。目前,日本移動通訊巨人NTTDoCoMo已開通全球第一個3G服務(wù),我國也已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發(fā)放3張3G牌照,亞洲成為全球3G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
    4.閱讀下面這幅漫畫,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
    (1)題目:(2分,不能以“無題”命名)。
    (2)寓意:
    (3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李尚隱,其先趙郡人,世居潞州之銅鞮,近又徙家京兆之萬年。弱冠明經(jīng)①累舉,補下邽主簿。時姚珽為同州刺史,甚禮之。景龍中,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時中書侍郎、吏部選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鄭愔同時典選,傾附勢要,逆用三年員闕,士庶嗟怨。尋而相次知政事,尚隱與同列御史李懷讓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獄推究,竟貶黜之。時又有睦州刺史馮昭泰,誣奏桐廬令李師等二百余家,稱其妖逆,詔御史按覆之。諸御史憚?wù)烟﹦傘?,皆稱病不敢往。尚隱嘆曰:“豈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為申明哉!”遂越次請往,竟推雪李師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鄭愔等復(fù)用,尚隱自殿中侍御史出為伊闕令,懷讓為魏縣令。湜等既死,尚隱又自定州司馬擢拜吏部員外郎,懷讓自河陽令擢拜兵部員外郎。尚隱累遷御史中丞。時御史王旭頗用威權(quán),為士庶所患。會為仇者所訟,尚隱按之,無所容貸,獲其*贓鉅萬,旭遂得罪。尚隱尋轉(zhuǎn)兵部侍郎,再遷河南尹。
    尚隱性率剛直,言無所隱,處事明斷。其御下,豁如也。又詳練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記之,所在稱為良吏。
    十三年夏,妖賊劉定高夜犯洛門,尚隱坐不能覺察所部,左遷桂州都督。臨行,帝使謂之曰:“知卿公忠,然國法須爾?!币蛸n雜彩百匹以慰之。俄又遷廣州都督,仍充五府經(jīng)略使。及去任,有懷金以贈尚隱者,尚隱固辭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②也?!本共皇苤?。
    累轉(zhuǎn)京兆尹,歷蒲、華二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賜爵高邑伯,入為大理卿,代王鉷為御史大夫。時司農(nóng)卿陳思問多引小人為其屬吏,隱盜錢谷,積至累萬。尚隱又舉按之,思問遂流嶺南而死。尚隱三為憲官,輒去朝廷之所惡者,時議甚以此稱之。二十四年,拜戶部尚書、東都留守。二十八年,轉(zhuǎn)太子賓客。尋卒,年七十五,謚曰貞。
    (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注]①明經(jīng):隋唐時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一個門類。②四知:東漢楊震為官清廉,有人送禮給他,并說:“暮夜無人知曉?!睏钫鹫f:“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說無人知曉呢?”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中書侍郎……同時典選典:主持
    B.湜等遂下獄推究,竟貶黜之竟:最終
    C.諸御史憚?wù)烟﹦傘箲劊汉ε?BR>    D.尚隱又舉按之,思問遂流嶺南而死按:按照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尚隱“剛直”的一組是
    ①時姚珽為同州刺史,甚禮之
    ②尚隱與同列御史李懷讓于殿廷劾之
    ③豈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為申明哉
    ④尚隱坐不能覺察所部,左遷桂州都督
    ⑤尚隱按之,無所容貸
    ⑥尚隱三為憲官,輒去朝廷之所惡者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zhuǎn).②④⑤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尚隱與李懷讓在朝廷*崔湜、鄭愔,使他們受到貶黜,但也因此得罪對方,后來他們官復(fù)原位,李尚隱和李懷讓受到報復(fù)。
    B.馮昭泰誣奏李師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馮昭泰傲慢固執(zhí),都聲稱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隱便越級請求前往,昭雪了李師等人的冤情,并奏請赦免了他們。
    C.李尚隱生性率真剛直,說話從不隱瞞,處事明斷。他對待下級,非?;磉_(dá)。歷任京兆尹,蒲州、華州刺史,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
    D.李尚隱三次擔(dān)任憲官,一生查處了包括李懷讓、王旭、陳思問等在內(nèi)的多個貪贓官吏,為朝廷除害,受到當(dāng)時人們的稱贊。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無所容貸,獲其*贓鉅萬,旭遂得罪(3分)
    譯文:
    (2)又詳練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記之,所在稱為良吏。(4分)
    譯文:
    (3)及去任,有懷金以贈尚隱者,尚隱固辭之(3分)
    譯文:
    三、古詩鑒賞(10分)
    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0分)
    倦夜
    蘇軾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
    荒園有絡(luò)緯,虛織竟何成。
    [注]絡(luò)緯:昆蟲名,俗稱“紡織娘”。
    ⑴“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描寫的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
    ⑵詩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感情?(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李白《蜀道難》)
    ⑵春蠶到死絲方盡,。(李商隱《無題》)
    ⑶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xué)》)
    ⑷寄蜉蝣于天地,。(蘇軾《赤壁賦》)
    ⑸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
    ⑹,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⑺茍利國家生死以,。(林則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⑻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___________,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五、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xué)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黃河一掬余光中
    ①廂型車終于在大壩上停定,大家陸續(xù)跳下車來。還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勢,臉上忽感微微刺麻,風(fēng)沙早已刷過來了。我把絨襖的拉鏈直拉到喉核,一行*人,向大壩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這是臨別的前一天上午,山東大學(xué)安排帶我們來看黃河。一路駛來,做主人的見我神情熱切,問題不絕,不愿掃客人的興,也不想縱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實地回答,最后補了一句:“水色有點渾,水勢倒還不小。不過去年斷流了一百多天,不會太壯觀?!边@些話我也聽說過,心里已有準(zhǔn)備?,F(xiàn)在當(dāng)場便見分曉,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門口,卻聽鄰人說,這些年*媽病了,瘦了,幾乎要認(rèn)不得了,總還是難受的。
    ③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開,觸目空廓而寂寥,幾乎什么也沒有。河面不算很闊,最多五百米吧,可是兩岸的沙地都很寬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遠(yuǎn),似乎再也勾不到邊。昊天和洪水的接縫處,一線蒼蒼像是麥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楊樹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無邊無際無可奈何的低調(diào)土黃,河水是土黃里帶一點赭,調(diào)得不很勻稱,沙地是稻草黃帶一點灰,泥多則暗,沙多則淺,上面是淺黃或發(fā)白的枯草。
    ④我說:“這里離河水還是太遠(yuǎn),再走近些好嗎?我想摸一下河水?!庇谑潜娙嗽谀酀舻恼∩?,一腳高一腳低,向最低的近水處走去。終于夠低了,也夠近了。但沙泥也更濕軟,我虛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終于半伸進(jìn)黃河。
    ⑤一剎那,我的熱血觸到了黃河的體溫,涼涼地,令人興奮。古老的黃河,從史前的洪荒里已經(jīng)失蹤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繞河套、撞龍門、過英雄進(jìn)進(jìn)出出的潼關(guān)一路朝山東奔來,從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樂府里日夜流來,你飲過多少英雄的血,難民的淚,改過多少次道啊發(fā)過多少次泛澇,二十四史,哪一頁沒有你濁浪的回聲?幾曾見天下太平啊讓河水終于澄清?流到我手邊你已經(jīng)奔波了幾億年了,那么長的生命我不過觸到你一息的脈搏。無論我握得有多緊你都會從我的拳里掙脫。就算如此吧,這一瞬我已經(jīng)等了七十幾年了,絕對值得。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過黃河。
    ⑥至少我已經(jīng)拜過了黃河,黃河也終于親認(rèn)過我。在詩里文里我高呼低喚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講時我朗誦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聽眾就齊聲來和我:傳說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從青海到黃海/風(fēng)/也聽見/沙/也聽見。我高呼一聲“風(fēng)”,五百張口的肺活量忽然爆發(fā),合力應(yīng)一聲“也聽見”。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應(yīng)一聲“也聽見”。全場就在熱血的呼應(yīng)中結(jié)束。
    ⑦華夏子孫對黃河的感情,正如胎記一般地不可磨滅。流沙河寫信告訴我,他坐火車過黃河讀我的《黃河》一詩,十分感動,奇怪我沒見過黃河怎么寫得出來。其實這是胎里帶來的,從詩經(jīng)到劉鶚,哪一句不是黃河奶出來的?黃河斷流,就等于中國斷奶。龔自珍《己亥雜詩》不也說過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滿襟清淚渡黃河。他的情人靈簫怕龔自珍耽于兒女情長,甚至用黃河來激勵須眉:為恐劉郎英氣盡,卷簾梳洗望黃河。
    ⑧想到這里,我從衣袋里掏出一張自己的名片,對著滾滾東去的黃河低頭默禱了一陣,右手一揚,雪白的名片一番飄舞,就被起伏的浪頭接去了。大家齊望著我,似乎不覺得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縱容地贊許笑呼??吹脚畠阂舱J(rèn)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機會帶她來認(rèn)河,想當(dāng)年做爸爸的告別這一片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紀(jì),我的眼睛就濕了.
    ⑨回到車上,大家忙著拭去鞋底的濕泥。我默默,只覺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機場送別,我就穿著泥鞋登機。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盡,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從此每到深夜,書房里就傳出隱隱的水聲。
    (有刪改)
    11.第二段中介紹“水色有點渾,水勢倒還不小。不過去年斷流了一百多天,不會太壯觀。”從全文結(jié)構(gòu)來看有什么作用?(4分)
    12.結(jié)合全文,解釋下面兩句話的含義。(4分,每小題2分)
    (1)黃河斷流,就等于中國斷奶。
    (2)從此每到深夜,書房里就傳出隱隱的水聲。
    13.本文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別寫出了黃河怎樣的特點,在表達(dá)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請概括回答。(6分)
    14.探究作者將名片投入黃河這一舉動的意蘊。(6分)
    六、現(xiàn)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
    不言而喻,唐詩作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結(jié)果,以及借助強盛的國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們對它的研究,實際上是一種“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為高峰中的高峰,對他們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雙高峰分析”,其間的極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時代是某種精神文化發(fā)育得最充分、豐富、完整和精深的時代,作為時代標(biāo)志的高峰之高峰,則是該時代中最有才華內(nèi)涵和形式創(chuàng)新能力的樣本。雙峰出現(xiàn)在盛唐,是中國文化史一大奇觀。從漫長的時間維度著眼,往前,它意味著對以往一部詩史和文化史極其豐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著對以后一部詩史和文化史的極其豐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詩學(xué)是以生命體驗為核心的。杜甫有兩句廣為人知的詩,一句是自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句是稱李白“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謂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賀貽孫《詩箋》認(rèn)為“神者,吾身之氣也”,它是內(nèi)在于人的心靈的特殊生命體驗,標(biāo)志著這種詩學(xué)帶有濃郁的對生命世界的體驗溝通的意味。前一句詩講的是對詩史和文化史的廣泛吸收,以及把這種吸收轉(zhuǎn)化為詩的生命的情景?!捌啤弊?,既是“讀破”,又是“破蔽”。破蔽還真,使詩人在充沛的元氣中滋養(yǎng)出旺盛的主體創(chuàng)造*,對現(xiàn)實、人生有深刻*,對歷史、宇宙有透辟參悟,縱筆所之,自有“驚風(fēng)雨”“泣鬼神”的力度。
    這種充盈著生命、充溢著力度的詩學(xué),體現(xiàn)了盛唐氣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絕招。太白寫黃河,黃河的大小緩急竟是那么隨心所欲,可以是“咆哮萬里出龍門”,可以是“黃河如絲天際來”,在心理時空中任意擒縱伸縮,顯示出創(chuàng)造主體的非凡魄力和氣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詩話》引舒章的話說:“‘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倍鸥Ρ壤畎赘幽_踏實地,但他也經(jīng)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萬里、百年等詞語,來包容自己的詩學(xué)魄力。“江漢思?xì)w客,乾坤一腐儒”,這里的乾坤已經(jīng)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內(nèi)化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顯示了心理時空的無限舒展和巨大的內(nèi)涵。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精神探索元氣充沛的體現(xiàn)。
    對李杜詩學(xué)的探討,既以這兩位詩人及其作品為關(guān)注的焦點,但其討論的過程和結(jié)果,往往超越了具體的詩人詩作,*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和中國詩學(xué)的深層思維方式。雙重高峰的研究,由于獲得經(jīng)典作家和經(jīng)典作品的權(quán)威性的支持,它往往力圖追求超越個別性而探討普遍性。
    (選自楊義《李杜詩學(xué)》,有刪改)
    15.為什么說李杜詩學(xué)“充盈著生命”、“充溢著力度”?(6分)
    16.作者運用哪些論證方法來論述李杜詩學(xué)“體現(xiàn)了盛唐氣象”的?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
    17.“雙重高峰的研究”中“雙重高峰”的含義是什么?從全文來看,作者認(rèn)為“雙重高峰的研究”的意義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
    18.請以“對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