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只承認強者的時代,而學習正是賦予了我們做強者的原始資本。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學好知識。過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強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高一頻道為正在拼搏的你精心整理了《高一年級歷史(文)期未考試試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
一、選擇題、(60分)
1、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是
A、孤軍北伐失敗B、領導集團發(fā)生嚴重內訌
C、英、法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D、《天朝田畝制度》沒能推行
2、與“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币辉娤嚓P聯(lián)的歷史事件是
A、中法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日俄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
3、義和團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統(tǒng)治腐朽B、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
C、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D、貧苦農民富有斗爭精神
4、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是
A、同盟會B、是知會C、強學會D、興中會
5、“武漢義旗天下應,**共和興”。這一詩句頌揚的革命運動是
A、太平天國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
6、某中學進行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放映了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組鏡頭:青年學生高
呼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在街頭進行*。請你推測影片
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武昌起義B、五四運動C、五卅運動D、一二•九運動
7、在一次歷史知識競賽中,主持人對選手提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歷史條件是什
么?”同時給出下列四個選項,如果你是選手你應選擇[
A、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
B、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
D、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
8、來到巴黎這個城市,你會看到用法文所寫的“1875年5月2-28日公社的犧牲者”墻壁,它是為了紀念
A、巴黎公社革命B、里昂起義C、憲章運動D、拿破侖遠征
9、假如俄羅斯*要在2017年舉辦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慶?;顒樱屑o念意義的地方是
A、莫斯科B、圣彼得堡C、基輔D、斯大林格勒
10、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不僅有人全盤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寧,還有人主張把列寧墓從紅場遷出,甚至四處尋找沙皇的后裔,企圖在俄羅斯恢復帝制。但此事最終因沒有多少人響應而告吹。列寧墓仍然在紅場,列寧的銅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廣場。該事件充分說明了
A、列寧作為引導蘇俄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領導人,仍然受到民眾的敬仰
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帶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C、*民眾對蘇聯(lián)解體后的社會狀況不滿
D、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政治斗爭的復雜性
11、“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边@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寫的懷念戰(zhàn)友的一首詩。詩中“四十年前會上逢”的“會”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會議D、遵義會議
12、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中共提出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B、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C、三民主義的提出D、中共反帝反封綱領的提出
13、“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東洋兵!先占*庫,后占北大營,*放火真是兇!中國的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這首歌謠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B、九一八事變C、七七事變D、南京*
14、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國共兩黨再度攜手合作,這是為了
A、共同抗擊八國聯(lián)軍B、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C、*北洋軍閥統(tǒng)治D、*君主*統(tǒng)治
15、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兩個戰(zhàn)場的相同之處是
A、積極動員和組織民眾抗戰(zhàn)B、采用了相同的抗戰(zhàn)路線
C、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D、都進行了積極的抵抗
16、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中,屬于觀點表述的是
A、1931年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了沈陽
B、日本731部隊是一支細菌戰(zhàn)部隊
C、1949年北平中共和談最終破裂D、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弊
17、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
(1)英國侵略者*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不平等條約
(2)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3)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4)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tǒng)府”
A、(1)(2)B、(2)(4)C、(3)(4)D、(1)(4)
18、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中心議題是
A、新中國成立問題B、建立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C、將革命進行到底問題D、鞏固政權和恢復生產問題
19、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農民申紀蘭,是全國的第xx屆全國人大代表。當記者問她五十年來當代表和感受時,她深有感觸地說:“1954年上北京的時候,我感到的是光榮。今天我上北京時,感到的不僅是光榮,更多的是責任。那么,申紀蘭1954年上北京參加的第xx屆全國人大會議的最重要成果是
A、選舉了國家領導人B、通過了《中華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C、強調了堅持民主集中制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0、建國以來,我國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3)基層民主選舉制度(4)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A、(1)(2)(3)(4)B、(1)(2)(3)C、(3)(4)D、(2)(4)
21、一位村長說“現(xiàn)在不同了村官太累了,擔子重、壓力大。過去村委會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鄉(xiāng)鎮(zhèn)的任務完成就行了?,F(xiàn)在不同了,這個職務是老百姓給的,除了上面滿意,你更得對百姓負責,”導致村官任務變化的相關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
22、香港、澳門的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成功實踐,“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是
A、兩種社會制度B、兩種經濟制度C、兩種法制制度D、兩種軍事制度
23、在2007年7月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晚會上的主題歌《始終有你》中,有“。。。。。。東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沖動,繁榮這里,遇上安定;。。。。。。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幾句歌詞。這里的路徑主要是指
A、中英雙方談判的方式B、中國用治權換主權的方式
C、“一國兩制”的和平方式D、英國用主權換治權的方式
24、辛亥革命的老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在他臨終時寫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望。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這首哀詩反映了于右任先生的
A、渴望臺灣與祖國大陸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情感
B、渴望澳門回歸祖國的情感
C、*三座大山實現(xiàn)民族獨立的情感
D、渴望香港回歸祖國的情感
25、二戰(zhàn)后,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zhàn)政策,表現(xiàn)有
(1)杜魯門主義的提出(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3)以聯(lián)合國的名義直接出兵朝鮮(4)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A、(1)(2)(3)B、(2)(3)(4)C、(1)(2)(4)D(1)(2)
26、冷戰(zhàn)期間美蘇發(fā)動和參加的局部“熱戰(zhàn)”使世界處于動蕩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A、柏林危機B、朝鮮和越南戰(zhàn)爭
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D、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27、周恩來說:“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跌倒在地上辦外交的呢?中國100年來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不學他們”而采取的外交方針是
A、另起爐灶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C、打掃干凈再請客的方針
D、求同存異的方針
28、兩極格局最終瓦解的標志是
A、東歐劇變B、華約組織解散C、經互會解散D、蘇聯(lián)解體
29、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lián)盟進行轟炸;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這些事件充分說明
A、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B、美國積極推動政治經濟的全球化
C、美國是反恐怖主義的領導國家D、美國堅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0、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成為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
對突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這一現(xiàn)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兩極格局B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C社會主義一統(tǒng)天下D、多極化趨勢加強
二、非選擇題:
31、2005年10月,俄羅斯總統(tǒng)在中央聯(lián)邦區(qū)的全權代表格奧爾基•波爾塔夫琴科建議將
列寧的遺體遷出位于莫斯科紅場的陵墓在公墓下葬,這一建議引起朝野爭議。如果
俄羅斯某報紙就此事讓你發(fā)表看法,談談你的觀點。
三、非選擇題:
32:閱讀下列材料:
(3)綜上所述,你有什么認識?
【二】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道題2分,共50分)。
1.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襲制,適應了君主*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實現(xiàn)了選賢任能
2.唐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權力
C.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D.以中書省為行政機關
3.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期統(tǒng)一和民族融合
C.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統(tǒng)治
D.皇權*極易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
4.下列關于雅典民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礎上的民主運作新形式
B.利于調動每位公民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C.城邦內每個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D.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全盛時期的到來
5.在歐洲歷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是
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1787年憲法D.《權利宣言》
6.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或法律本質上都是
A.維護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B.婦女、兒童的權益受法律保護
C.在亞非文明影響下產生D.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7.英國近代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
A.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B.宣布了英國為共和國
C.1688年光榮革命D.《權利法案》的通過
8.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實行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A.總統(tǒng)共和制B.君主立憲制C.議會共和制D.責任內閣制
9.下列關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B.議會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
C.議會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D.議會擁有立法權
10.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轉貿易逆差B.為侵華尋找借口
C.打開中國大門D.削弱中*事實力
11.《資政新篇》與《天朝田畝制度》相比,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是
A.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B.符合當時中國農民階級的愿望
C.要求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D.主張人人平等,消滅封建等級制
12.《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共有的內容是
A.割占中國土地B.*中國賠款
C.開放通商口岸D.協(xié)議關稅
13.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原因是
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
C.廢除了封建君主*統(tǒng)治
D.確立了國民的權利與自由
14.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
A.*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B(tài).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15.從國民*失敗的教訓里,中國*得到的最重要的認識是
A.盡快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B.確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
C.建立并鞏固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D.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16.決定中國民主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據是
A.共產國際的指示B.蘇俄的革命經驗
C.中國的特殊國情D.*思想
17.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來源有
①德國古典哲學②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③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實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中,明顯觸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是
A.建立國民自衛(wèi)軍
B.把沒收的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
C.取消資產階級議會
D.規(guī)定國家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19.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的革命任務是
A.*沙皇*,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C.全部政權歸蘇維埃掌握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20.下列對*十月革命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是*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B.打破了資產階級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D.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1.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文獻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決議
22.“一國兩制”最初提出所針對的問題、最初成功運用解決的問題分別是
A.香港問題、臺灣問題B.臺灣問題、香港問題
C.香港問題、澳門問題D.臺灣問題、澳門問題
23.1953年,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當時主要是為了
A.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關系B.改善與港澳臺的關系,促進國家的統(tǒng)一
C.發(fā)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的友好關系D.緩和同美國的敵對關系
24.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來,左上角寫著“中國人來了”。這里的“中國人來了”依據的重大歷史事件應該是()
A.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訪問中國并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
C.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國
25.1950年中蘇兩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兩次外交活動表明中國始終()
A.堅定奉行友好結盟政策B.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C.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D.堅決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勢力
第Ⅱ卷(非選擇題)
二、材料解析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民主政治是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現(xiàn)代化的主要目標之一。世界近現(xiàn)代,各國人民為建立一個民主法制社會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材料:凡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利,為非法權利?!参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h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權利法案》
(1)根據材料,英國《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作了哪些規(guī)定?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與傳統(tǒng)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什么?(4分)
(2)根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法國的立法權和行政權分別屬于誰?它對法國社會的發(fā)展有何積極作用?(4分)
(3)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制定于何年?它的兩大原則是什么?(4分)
27.(16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并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
——中國*為日寇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zhàn)而不求戰(zhàn)。我們知道全國應戰(zhàn)以后的時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廬山談話(1937年7月17日)
請回答:
(1)1937年華北發(fā)生了什么“新的大事變”?這場事變標志著什么?(4分)
(2)為了聯(lián)合抗戰(zhàn),中國*倡導建立的聯(lián)盟名稱是什么?按照國共兩黨達成的協(xié)議,中共領導的軍隊改編后名稱是什么?(4分)
(3)從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組織了哪四次會戰(zhàn)?(4分)
(4)國共兩黨不同的抗戰(zhàn)路線分別是什么?本質區(qū)別何在?(4分)
28.(12分)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南京條約》簽字圖二《馬關條約》簽字圖三《辛丑條約》簽字
圖四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圖五周恩來在萬隆會議圖六喬冠華的笑
(1)說明圖一到圖三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4分)
(2)圖四、圖五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中,中國取得了什么樣的外交成就?(4分)
(3)圖六是我國代表在第2xx屆聯(lián)大上的照片,你知道喬冠華為什么開懷大笑嗎?(2分)
(4)上列圖片反映出舊中國外交與新中國外交的不同點是什么?(2分)
29.(10分)回答下列有關現(xiàn)代中國政治建設的問題。
(1)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制定于哪次會議?(2分)
(2)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6分)
(3)1982年,中國*確立了與民主黨派的什么方針?(2分)
【一】
一、選擇題、(60分)
1、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是
A、孤軍北伐失敗B、領導集團發(fā)生嚴重內訌
C、英、法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D、《天朝田畝制度》沒能推行
2、與“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币辉娤嚓P聯(lián)的歷史事件是
A、中法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日俄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
3、義和團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統(tǒng)治腐朽B、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
C、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D、貧苦農民富有斗爭精神
4、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是
A、同盟會B、是知會C、強學會D、興中會
5、“武漢義旗天下應,**共和興”。這一詩句頌揚的革命運動是
A、太平天國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
6、某中學進行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放映了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組鏡頭:青年學生高
呼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在街頭進行*。請你推測影片
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武昌起義B、五四運動C、五卅運動D、一二•九運動
7、在一次歷史知識競賽中,主持人對選手提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歷史條件是什
么?”同時給出下列四個選項,如果你是選手你應選擇[
A、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
B、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
D、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
8、來到巴黎這個城市,你會看到用法文所寫的“1875年5月2-28日公社的犧牲者”墻壁,它是為了紀念
A、巴黎公社革命B、里昂起義C、憲章運動D、拿破侖遠征
9、假如俄羅斯*要在2017年舉辦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慶?;顒樱屑o念意義的地方是
A、莫斯科B、圣彼得堡C、基輔D、斯大林格勒
10、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不僅有人全盤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寧,還有人主張把列寧墓從紅場遷出,甚至四處尋找沙皇的后裔,企圖在俄羅斯恢復帝制。但此事最終因沒有多少人響應而告吹。列寧墓仍然在紅場,列寧的銅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廣場。該事件充分說明了
A、列寧作為引導蘇俄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領導人,仍然受到民眾的敬仰
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帶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C、*民眾對蘇聯(lián)解體后的社會狀況不滿
D、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政治斗爭的復雜性
11、“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边@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寫的懷念戰(zhàn)友的一首詩。詩中“四十年前會上逢”的“會”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會議D、遵義會議
12、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中共提出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B、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C、三民主義的提出D、中共反帝反封綱領的提出
13、“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東洋兵!先占*庫,后占北大營,*放火真是兇!中國的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這首歌謠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B、九一八事變C、七七事變D、南京*
14、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國共兩黨再度攜手合作,這是為了
A、共同抗擊八國聯(lián)軍B、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C、*北洋軍閥統(tǒng)治D、*君主*統(tǒng)治
15、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兩個戰(zhàn)場的相同之處是
A、積極動員和組織民眾抗戰(zhàn)B、采用了相同的抗戰(zhàn)路線
C、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D、都進行了積極的抵抗
16、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中,屬于觀點表述的是
A、1931年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了沈陽
B、日本731部隊是一支細菌戰(zhàn)部隊
C、1949年北平中共和談最終破裂D、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弊
17、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
(1)英國侵略者*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不平等條約
(2)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3)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4)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tǒng)府”
A、(1)(2)B、(2)(4)C、(3)(4)D、(1)(4)
18、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中心議題是
A、新中國成立問題B、建立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C、將革命進行到底問題D、鞏固政權和恢復生產問題
19、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農民申紀蘭,是全國的第xx屆全國人大代表。當記者問她五十年來當代表和感受時,她深有感觸地說:“1954年上北京的時候,我感到的是光榮。今天我上北京時,感到的不僅是光榮,更多的是責任。那么,申紀蘭1954年上北京參加的第xx屆全國人大會議的最重要成果是
A、選舉了國家領導人B、通過了《中華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C、強調了堅持民主集中制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0、建國以來,我國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3)基層民主選舉制度(4)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A、(1)(2)(3)(4)B、(1)(2)(3)C、(3)(4)D、(2)(4)
21、一位村長說“現(xiàn)在不同了村官太累了,擔子重、壓力大。過去村委會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鄉(xiāng)鎮(zhèn)的任務完成就行了?,F(xiàn)在不同了,這個職務是老百姓給的,除了上面滿意,你更得對百姓負責,”導致村官任務變化的相關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
22、香港、澳門的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成功實踐,“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是
A、兩種社會制度B、兩種經濟制度C、兩種法制制度D、兩種軍事制度
23、在2007年7月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晚會上的主題歌《始終有你》中,有“。。。。。。東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沖動,繁榮這里,遇上安定;。。。。。。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幾句歌詞。這里的路徑主要是指
A、中英雙方談判的方式B、中國用治權換主權的方式
C、“一國兩制”的和平方式D、英國用主權換治權的方式
24、辛亥革命的老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在他臨終時寫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望。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這首哀詩反映了于右任先生的
A、渴望臺灣與祖國大陸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情感
B、渴望澳門回歸祖國的情感
C、*三座大山實現(xiàn)民族獨立的情感
D、渴望香港回歸祖國的情感
25、二戰(zhàn)后,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zhàn)政策,表現(xiàn)有
(1)杜魯門主義的提出(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3)以聯(lián)合國的名義直接出兵朝鮮(4)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A、(1)(2)(3)B、(2)(3)(4)C、(1)(2)(4)D(1)(2)
26、冷戰(zhàn)期間美蘇發(fā)動和參加的局部“熱戰(zhàn)”使世界處于動蕩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A、柏林危機B、朝鮮和越南戰(zhàn)爭
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D、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27、周恩來說:“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跌倒在地上辦外交的呢?中國100年來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不學他們”而采取的外交方針是
A、另起爐灶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C、打掃干凈再請客的方針
D、求同存異的方針
28、兩極格局最終瓦解的標志是
A、東歐劇變B、華約組織解散C、經互會解散D、蘇聯(lián)解體
29、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lián)盟進行轟炸;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這些事件充分說明
A、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B、美國積極推動政治經濟的全球化
C、美國是反恐怖主義的領導國家D、美國堅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0、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成為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
對突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這一現(xiàn)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兩極格局B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C社會主義一統(tǒng)天下D、多極化趨勢加強
二、非選擇題:
31、2005年10月,俄羅斯總統(tǒng)在中央聯(lián)邦區(qū)的全權代表格奧爾基•波爾塔夫琴科建議將
列寧的遺體遷出位于莫斯科紅場的陵墓在公墓下葬,這一建議引起朝野爭議。如果
俄羅斯某報紙就此事讓你發(fā)表看法,談談你的觀點。
三、非選擇題:
32:閱讀下列材料:
(3)綜上所述,你有什么認識?
【二】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道題2分,共50分)。
1.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襲制,適應了君主*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實現(xiàn)了選賢任能
2.唐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權力
C.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D.以中書省為行政機關
3.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期統(tǒng)一和民族融合
C.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統(tǒng)治
D.皇權*極易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
4.下列關于雅典民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礎上的民主運作新形式
B.利于調動每位公民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C.城邦內每個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D.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全盛時期的到來
5.在歐洲歷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是
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1787年憲法D.《權利宣言》
6.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或法律本質上都是
A.維護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B.婦女、兒童的權益受法律保護
C.在亞非文明影響下產生D.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7.英國近代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
A.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B.宣布了英國為共和國
C.1688年光榮革命D.《權利法案》的通過
8.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實行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A.總統(tǒng)共和制B.君主立憲制C.議會共和制D.責任內閣制
9.下列關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B.議會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
C.議會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D.議會擁有立法權
10.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轉貿易逆差B.為侵華尋找借口
C.打開中國大門D.削弱中*事實力
11.《資政新篇》與《天朝田畝制度》相比,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是
A.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B.符合當時中國農民階級的愿望
C.要求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D.主張人人平等,消滅封建等級制
12.《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共有的內容是
A.割占中國土地B.*中國賠款
C.開放通商口岸D.協(xié)議關稅
13.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原因是
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
C.廢除了封建君主*統(tǒng)治
D.確立了國民的權利與自由
14.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
A.*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B(tài).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15.從國民*失敗的教訓里,中國*得到的最重要的認識是
A.盡快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B.確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
C.建立并鞏固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D.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16.決定中國民主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據是
A.共產國際的指示B.蘇俄的革命經驗
C.中國的特殊國情D.*思想
17.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來源有
①德國古典哲學②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③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實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中,明顯觸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是
A.建立國民自衛(wèi)軍
B.把沒收的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
C.取消資產階級議會
D.規(guī)定國家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19.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的革命任務是
A.*沙皇*,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C.全部政權歸蘇維埃掌握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20.下列對*十月革命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是*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B.打破了資產階級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D.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1.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文獻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決議
22.“一國兩制”最初提出所針對的問題、最初成功運用解決的問題分別是
A.香港問題、臺灣問題B.臺灣問題、香港問題
C.香港問題、澳門問題D.臺灣問題、澳門問題
23.1953年,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當時主要是為了
A.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關系B.改善與港澳臺的關系,促進國家的統(tǒng)一
C.發(fā)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的友好關系D.緩和同美國的敵對關系
24.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來,左上角寫著“中國人來了”。這里的“中國人來了”依據的重大歷史事件應該是()
A.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訪問中國并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
C.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國
25.1950年中蘇兩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兩次外交活動表明中國始終()
A.堅定奉行友好結盟政策B.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C.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D.堅決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勢力
第Ⅱ卷(非選擇題)
二、材料解析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民主政治是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現(xiàn)代化的主要目標之一。世界近現(xiàn)代,各國人民為建立一個民主法制社會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材料:凡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利,為非法權利?!参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h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權利法案》
(1)根據材料,英國《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作了哪些規(guī)定?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與傳統(tǒng)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什么?(4分)
(2)根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法國的立法權和行政權分別屬于誰?它對法國社會的發(fā)展有何積極作用?(4分)
(3)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制定于何年?它的兩大原則是什么?(4分)
27.(16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并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
——中國*為日寇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zhàn)而不求戰(zhàn)。我們知道全國應戰(zhàn)以后的時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廬山談話(1937年7月17日)
請回答:
(1)1937年華北發(fā)生了什么“新的大事變”?這場事變標志著什么?(4分)
(2)為了聯(lián)合抗戰(zhàn),中國*倡導建立的聯(lián)盟名稱是什么?按照國共兩黨達成的協(xié)議,中共領導的軍隊改編后名稱是什么?(4分)
(3)從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組織了哪四次會戰(zhàn)?(4分)
(4)國共兩黨不同的抗戰(zhàn)路線分別是什么?本質區(qū)別何在?(4分)
28.(12分)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南京條約》簽字圖二《馬關條約》簽字圖三《辛丑條約》簽字
圖四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圖五周恩來在萬隆會議圖六喬冠華的笑
(1)說明圖一到圖三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4分)
(2)圖四、圖五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中,中國取得了什么樣的外交成就?(4分)
(3)圖六是我國代表在第2xx屆聯(lián)大上的照片,你知道喬冠華為什么開懷大笑嗎?(2分)
(4)上列圖片反映出舊中國外交與新中國外交的不同點是什么?(2分)
29.(10分)回答下列有關現(xiàn)代中國政治建設的問題。
(1)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制定于哪次會議?(2分)
(2)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6分)
(3)1982年,中國*確立了與民主黨派的什么方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