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之讀文方法,學會了做題會很輕松喲~

字號:

論述類文本長且枯燥,相信很多同學能完整地讀一遍下來就已經(jīng)花費了不少的耐心,在讀文過程中也沒有精力去進行過多的記憶和分析。其實在做閱讀題時,在讀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今天于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論述類文本讀文的方法,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論述類文本閱讀之讀文方法
    為了快速、準確地解答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建議分兩步完成讀文過程。
    第一步:閱讀全文,勾畫文中信息要點
    1.勾畫出文中重要詞語
    (1)表述中心論點的關鍵詞語
    (2)體現(xiàn)論證對象轉(zhuǎn)換的詞語,即往往體現(xiàn)論證思路的詞語
    ①因果。如:因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從而,等等。
    ②轉(zhuǎn)折。如:但是、反而、其實、實際上,等等。
    ③并列或遞進。如:也、又、不是……而是……、不僅……還……,等等。
    ④分類分層。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等等。
    ⑤舉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飾、限制性詞語
    ①年代(時間多次依序出現(xiàn))。
    ②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③范圍。如:部分、全部、總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數(shù)、幾乎、僅僅,等等。
    ④數(shù)量(具體數(shù)據(jù)、比例等)。
    ⑤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為止、迄今為止、將、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
    ⑥代詞。如: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畫出文中重要句子
    (1)統(tǒng)攝全篇的句子——論點句、中心句、總結(jié)句。
    (2)作論據(jù)的句子——論述類文章作論據(jù)的材料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實論據(jù),另一種是理論論據(jù)。
    (3)揭示文章脈絡層次的句子——論證的思路是沿著邏輯思維的過程展開的。段落與段落之間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或總分,或并列,或?qū)Ρ龋蜻f進,或點與面。這些邏輯關系往往有一些標志性的語句,如“首先、其次”等語句。如果沒有這樣的語句,可標記每一自然段的開頭句或結(jié)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脈。[來源:學科網(wǎng)]
    3.簡短批注
    對重要詞語,對表因果關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結(jié)構(gòu)、區(qū)分層次、暗含材料與觀點關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簡短批注,為下一步操作起警示作用。
    第二步:提取要點,整體把握
    勾畫諸多要點是為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作鋪墊的。
    1.梳思路,明結(jié)構(gòu)
    對勾畫內(nèi)容進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圍繞論點是如何展開說理的,把握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間的邏輯結(jié)構(gòu)和邏輯層次,把握觀點和材料的關系。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住了上述內(nèi)容,對“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現(xiàn)偏差,對“文中的信息”的篩選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現(xiàn)遺漏,對文中“內(nèi)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現(xiàn)偏移或錯位。
    段落之間和語句之間常見邏輯順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體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由原因到結(jié)果,由概念到運用等。論述類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結(jié)構(gòu)層次,往往會有一些明顯的語言標志,但有些文章沒有明顯的標志,我們可以依據(jù)段落之間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進行概括梳理。
    2.會文意,釋觀點
    依據(jù)勾畫的重點詞句及文章結(jié)構(gòu),弄清文章論述了什么問題,主要觀點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內(nèi)容。
    3.理材料,定意圖
    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將材料與作者的評述性文字相參照,明確作者引用材料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