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看要:想有好成績就必須掌握的九大學習技巧

字號:

新學期即將開始了,初中同學們是不是已經做好了新學年的準備了呢?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說這個暑假做好課前準備,新學期就一定可以學好。都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終學習的真諦還是在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個有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人更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的學習成績。那么作為初中生,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學習習慣呢?該怎么學習呢?以下就是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請各位學生及家長認真閱讀。
    1.學會閱讀
    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了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
    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地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的全部信息為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而且作文作為語文的半壁江山,要寫好作文也只有——大量的閱讀。讀的書多了,詞語、素材和情感的儲備豐富了,在寫作上才會有異于常人的用詞和構思,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深度有力量。
    2.時間管理
    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馳。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
    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復習,不誤入歧途;堅持勤睜眼,常開口,對課本上的東西多看,對未懂的內容多問。
    現(xiàn)在的孩子多半都有拖延癥,學會時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前期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并且有自制力和執(zhí)行力,那么到后關頭才不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3.用心聽課
    用心聽課,不是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認真去聽,而是對自己不熟練、不理解的地方用心去聽,對重點內容用心去聽,突出重點。對自己已經弄清楚或者不重要的內容可以適當放松。
    實際上,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是從課堂聽講開始的。仔細想一想,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用于課堂上。如果不能好好利用,那就意味著用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和他們競爭,比得過才是怪事。
    另外,如果上課走神、思維不活躍從而錯過重點難點的講解,那就需要在課下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補救,這就等于剜肉補瘡,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一走進課堂就得排除一切干擾,集中精力認真聽老師講課,不要錯過任何一個知識點。不懂的就做好標記,下課立即找老師補救。
    4.善做筆記
    “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巨細全盤記錄,特別善于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
    及時整理筆記,對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格外注意,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tǒng)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么問題。
    5.和老師及時溝通交流
    很多學生不敢問老師問題,害怕被老師笑話。老師就是專門傳道受業(yè)解惑的,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向老師請教,及時解決,這樣才能打好基礎,以后的學習才能穩(wěn)扎穩(wěn)打。
    6.勤于思考,自主學習
    這一條是重中之重,應貫穿于聽課、做作業(yè)、復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后,要對答案,這里應有一個反思的過程,要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為什么用這樣的方法,怎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首先家長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和精力,注重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互動。因為孩子所面對的都是“無情”的數字、詞句和任務,沒有情感的交流,讓孩子每天面對沒有生機活力和情感互動的事物并產生興趣,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要對孩子的功課耐心地輔導,在學習氛圍的營造上做榜樣。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經常在他身邊看書看雜志,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及時地和他一起探討并尋找解決的方法等。
    另外,要讓孩子能夠看到完成學習任務后盡情玩樂的希望。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習的自覺性如果脫離了天性,那一定是空中樓閣。如果家長只是一門心思地讓孩子學習,孩子一點都看不到什么時候是盡頭,那他的學習就只是應付大人,甚至是熬時間,何談自覺學習?
    后,家長要體諒和包容孩子的失誤和過錯,更多地鼓勵孩子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對孩子來講,表揚是其進步發(fā)展的主要動力。
    7.學習互助
    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持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8.注重效率
    很多孩子看起來很努力,課間不出去玩,晚上熬夜學習,周末也窩在家里做題。他們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并不比他人少,但是成績卻平平無奇。
    原因就是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并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感動了爸媽,也感動了自己。
    而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從來不熬夜打疲勞戰(zhàn),該放松的時候就放松,該學習的時候就靜下心來學習,全神貫注,心無旁騖。
    可見,決定孩子成績的并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9.自我調整
    不回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jié),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yè)繁重還是輕松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