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nèi)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一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涼都--六盤水參觀游覽,我是你們此行的導游小王,今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開啟本次的怡人之旅--品味中國涼都六盤水,中國涼都六盤水導游詞。
線輻射適中的特點,20__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命名的城市。它位于貴州西部,是烏蒙腹地連接川、滇、黔、桂接合部的城市,因而有四省立交之稱。19℃的夏天,360的激情-完美地詮釋了這里的涼爽與熱情。這里是一個神奇壯美的地方;這里是一個充滿活力色彩的城市,這里是一個有著多彩民族風韻的樂土。
都說我們六盤水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現(xiàn)在就由我小王帶領大家走進我們的三線建設博物館吧。1966年彭德懷在此擔任總指揮指導三線建設,六盤水市從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紀念三線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我們便建設了國內(nèi)唯一一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nèi)收藏了大量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的歷史文獻、圖片,并通過微縮場景再現(xiàn)了當時的生產(chǎn)生活場景。這便留住了歷史的記憶、弘揚了三線精神。
好啦!飽完了我們的眼福,接下來就讓我小王帶大家飽飽口福吧。出了博物館我們剛好就可以沿著老城的街道,盡情的品嘗色香味俱全的本地特色小吃--老城烙鍋和水城羊肉粉。
飽了口福,接著就我們一起沿著時間的索道領略一下四季的六盤水吧!
春季的六盤水,無論是在玉舍國家森林公園,還是盤縣火鋪、野雞坪,或是在號稱貴州屋脊的韭菜坪等地,您都可以盡情觀賞滿山杜鵑的浩瀚,隨處可見杜鵑映日、杜鵑花廊、杜鵑樹王、林間草場、山間涌泉等迷人風景,繁似錦,艷如楓,蕊綻多嬌別具容。血染千山情勝火,丹心點點照蒼穹。
夏日的陽光照射著烏蒙鐵塔,來到人民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主題雕塑烏蒙鐵塔。塔身高29.006米,是按照貴州最高峰韭菜坪的高度縮小一百倍設計建成,象征著貴州之巔。塔身由黝黑的104塊鑄鐵鑲嵌而成,象征著鋼城和煤海,在鐵塔塔身四面,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書法環(huán)刻著涼都賦,記載了涼都六盤水的發(fā)展和變遷,并成為六盤水市標志性的建筑物。瀏覽過歷史的變遷,來體驗一下濕地公園的清涼吧,明湖濕地公園是第八屆貴州省旅發(fā)大會的主會場,也是貴州省第一個獲得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青山綠水間,一千多米的飄帶彩虹橋搖曳于湖面之上,詮釋著水舞鋼城的設計理念,給人悠閑浪漫的感覺。
夏秋的涼爽與激情退去,冬季的快樂不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玉舍國家森林公園,盡情的體驗一下雪上運動。這里有貴州唯一的高山滑雪場,在全國200多個滑雪場中緯度最低,滑雪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雪道長達500米,可同時接待600人,每年從年初降雪開放至3月9日左右,來此體驗滑雪的旅客絡繹不絕,隔著老遠您就可以聽到滑雪場內(nèi)不斷的歡聲笑語。
在中國涼都六盤水,喀斯特地質文化、古人類文化、工業(yè)文化、六枝梭嘎的長角苗文化為代表的民族和民間文化相互輝映,古夜郎遺址、盤縣大洞、丹霞山佛教、烏蒙大草原等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鑲嵌在烏蒙大地,而中國涼都六盤水正盛滿它的清涼,等待著我們共同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希望這次旅行給各位團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二
本站:作者用詳細的語言寫出了自己在貴州的旅游經(jīng)歷,最后表達了自己對于這趟旅程的不舍和難忘,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我的貴州之行》。
暑假之前,媽媽就做好了計劃要帶我去貴州游玩。這不,剛考完試,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貴州之行。
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終于降落了。一下飛機給我的感覺就是,太涼爽了,比我們濟南涼快多了。接著,爸爸帶我們從機場提了車,奔向了我們的第一站黃果樹大瀑布。
進入景區(qū),我們沿著一條有臺階的小路往山下走。空氣濕潤潤的,青青的山上到處是植物,景色真美。沒走多遠,我聽到了很大的水流聲,既像打雷又像打鼓,接著,又看到了一團團的白霧飄在半空中,像仙境一樣。我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隨著水流聲越來越大,我們來到了大瀑布的腳下?!巴郏珘延^了”,眼前的瀑布就像一塊白布從天而降,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時,我感覺到有千千萬萬個小水珠撲到了我臉上、頭發(fā)上、衣服上,濕濕的、涼涼的,可舒服了!從天而降的水匯集到了一個很深很深的湖中,然后流向了遠方。
第二站我們?nèi)チ随?zhèn)遠古城。那里是各個歷史悠久的古鎮(zhèn),它坐落在青山的腳下,還有一條綠綠的河從古鎮(zhèn)的中間穿過,青山綠水,漂亮極了。古鎮(zhèn)里有一間間的老房子和小店鋪,感覺就像回到了古代,很古老,很安靜。
第三站我們回到了貴陽。在貴陽,我們游玩了最著名的黔靈山公園,那里面有山有水,最多的是有好多野生的小猴子。那些小猴子不怕人,我還拿了餅干水果給它們吃呢。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三
1930至1936年,紅軍多次進入貴州,先后攻克榕江、沿河、黎平、錦屏、劍河等31座縣城經(jīng)過荔波、從江、務川、松桃等30多個縣境。紅軍所到之處,留下大量標語。除常見者外,還根據(jù)貴州是個民族地區(qū)和貧困山區(qū)等特點,因地制宜制作了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的紅軍標語和漫畫。幾十年過去,許多標語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保存了下來,并留下不少動人的故事。
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紅軍標語
1936年1月12日,賀龍等率領紅二、六軍團轉戰(zhàn)到石阡,總指揮部、軍團司令部及政治部、衛(wèi)生部、供給部、國家保衛(wèi)局設在天主堂。紅軍宣傳員們針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在神父們的臥室墻壁上寫了大量標語,畫了許多漫畫。紅軍揮師西進,北上抗日后,神父們責令將標語、漫畫統(tǒng)統(tǒng)鏟掉。工人們用厚紙先將標語、漫畫蒙住,然后抿上石灰,巧妙將其保存下來。20世紀70年代,天主堂被用作招待所,在修葺南樓時意外發(fā)現(xiàn)墻壁里邊有層紙,紙下藏有紅紅綠綠的字跡。后經(jīng)局部清理,共揭出標語16條、漫畫兩3幅。標語的主要內(nèi)容有:“打倒帝國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對日宣戰(zhàn)”、“收回華北失地”、“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建立蘇維埃政權”等。漫畫畫的是紅軍戰(zhàn)士恕斥帝國主義分子等形象。在此期間,紅軍宣傳員們用土紅在大街小巷墻壁上寫了大量標語,如今仍然可見“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打倒賣國的國民黨”、“開展抗日反蔣的群眾運動”、“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消滅蔣介石”等等,成了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珍貴教材。
開陽馬頭寨紅軍標語
1935年4月4日至6日,取得“四渡赤水”之戰(zhàn)勝利后的中央紅軍一、三軍團長征經(jīng)過今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xiāng)馬頭寨,在一些民居外墻和內(nèi)壁上用墨筆書寫大量標語,今隱約可見:“紅軍是工農(nóng)的軍隊”、“打倒賣國賊”、“打倒不準士兵抗日的國民黨軍閥”、“工農(nóng)暴動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白軍不打真正抗日友軍的紅軍”、“歡迎白軍弟兄拖槍來當紅軍”、“紅軍是干人的大救星”、“白軍弟兄們,拖槍來當紅軍,北上抗日去”、“白軍兄弟與紅軍聯(lián)合,一同打日本去”、“蘇維埃是民眾抗日的組織者,維護蘇維埃”等等。
馬頭寨是個布依族村寨,村民的居住環(huán)境與大多數(shù)布依族別無二致:寨前有清水河為屏,寨后有百花山作障,寨腳有大片良田,人稱“銀水繞金盆”。現(xiàn)有200多戶,1000余人,其中宋氏占半數(shù)以上。據(jù)文獻記載,宋氏先民于元初建“靖江路總管府”時遷入今馬頭寨。明初建“底窩寨總管府”。迄今保存下來的幾十戶民宅,有的始建于元代。至于明代建筑,比比皆是。由于戰(zhàn)爭原因,房屋幾經(jīng)焚毀,現(xiàn)存建筑多為清代遺構,僅基石部分為元明遺物,即便如此,在潮濕多雨、多災多難的貴州,也是十分罕見的。
馬頭寨的紅軍標語,有的在紅軍走后被國民黨反動派派人鏟除。寫在宋升素等農(nóng)戶板壁上的紅軍標語被村民巧妙保存了下來。村民相約,誰將紅軍標語告訴鄉(xiāng)丁、保長,就用《鄉(xiāng)規(guī)民約》處罰他,叫他“天誅地滅,永不發(fā)達”。馬頭寨的紅軍標語為“馬頭寨布依族古建筑群”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添了一層革命文物價值。
楓香溪會議會址紅軍標語
“楓香溪會議”會址坐落在今德江縣楓溪鄉(xiāng)?!皸飨痹麠飨阆?941年以前歸沿河管轄。1934年6月16日,從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轉戰(zhàn)到貴州的紅三軍進駐楓香溪,19日在此召開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夏曦、賀龍、關向應等同志。楓香溪會議在紅三軍發(fā)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被稱為紅三軍由挫折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四
各位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貴州龍”的故鄉(xiāng)——興義!
我是導游,讓我們一起去探尋“貴州龍”的蹤跡,暢游三疊紀世界。
在這里,您將觀賞到生活在億萬年前,形態(tài)逼真、生動清晰的“貴州龍”、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群;了解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一些基本知識;體味遠古時代肅穆幽深的意境,產(chǎn)生滄海桑田、萬股永恒的無限遐想。在中生代三疊紀時期,興義是一望無際的海洋,生活著大量的“貴州龍”,經(jīng)過地球的滄海桑田,“貴州龍”就被凝固在層層的灰?guī)r、頁巖里,形成了化石。
據(jù)清咸豐五年碑文記載,明、清時期,綠蔭村民發(fā)現(xiàn)山上有化石像龍,便將其視為龍山,是布依寨的龍脈,風水。咸同年間,村民集資十千文,植樹造林,立鄉(xiāng)規(guī)民約,加以保護,一百多年來,石漠化的石山綠樹成蔭,古生物化石得到完好保存。
1957年7月,原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胡承志,在興義頂效鎮(zhèn)綠蔭村的三疊紀地層中,采集到7件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標本,隨后貴州省博物館曹澤田先生在該地同一地層中采集到8件化石標本。上述兩批標本經(jīng)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院士鑒定后,于1958年發(fā)表科研論文,這些標本中的動物是距今2。4億年前的中三疊紀時期的水生爬行動物,歸屬腫肋龍亞目腫肋龍科的一個新屬種,已經(jīng)滅絕。屬首次發(fā)現(xiàn),具有世界科學意義,特以發(fā)現(xiàn)者的姓氏和發(fā)現(xiàn)地貴州命名“胡氏貴州龍”,簡稱“貴州龍”。興義因發(fā)現(xiàn)世界罕見的“貴州龍”化石被稱為“貴州龍的故鄉(xiāng)”,聲明遠播,成為貴州乃至全國關注的焦點。
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我國南方海相地層中不斷發(fā)現(xiàn)同一科目的各種動物群,科學家們都將其歸屬于“貴州龍”動物群;除頂效綠蔭村發(fā)現(xiàn)貴州龍動物群外,在烏沙、盤縣、龍廣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貴州龍動物群化石。經(jīng)專家鑒定歸屬的有:爬行類、魚類、棘皮門類、節(jié)肢動物類等,另尚有10余種化石待專家進一步研究定名,“貴州龍動物群”已成為當今的科研熱門。
我國三疊紀水生爬行動物的研究始于胡氏貴州龍的發(fā)現(xiàn)。近年來,科學家不斷深入研究,將傾心撰寫的科研文章,融入我國古脊椎動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發(fā)布鑒定結論:“貴州興義是我國已知海相地層中唯一同時發(fā)現(xiàn)三疊紀爬行動物和魚化石的產(chǎn)地,如此眾多的爬行動物和魚化石在一個產(chǎn)地相同層位中發(fā)現(xiàn),在國外相關的海相地層中也是罕見的”。《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鑒定結論,標題是《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貴州龍化石被認定》,引起全球巨大關注。
興義地區(qū)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和魚類化石的發(fā)現(xiàn),對古脊椎動物學、古動物學、古生態(tài)學和古化石埋藏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價值。
很多朋友會問:“貴州龍”是恐龍嗎?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從時間上看,貴州龍生活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而恐龍則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從生存環(huán)境來看,貴州龍長期生活在水里,而恐龍基本上是一群陸生動物,是在貴州龍絕滅以后才出現(xiàn)的,所以它們一點關系也沒有,它之所以被叫做“龍”,完全是命名習慣的緣故?!百F州龍”是一支在向水生生活適應過程中逐漸演化的過度性物種,它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曾是茫茫大海的見證,是我們這一片土地對生物進化、物種起源等科學研究的依據(jù)。
貴州龍動物群發(fā)現(xiàn)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科學研究層面,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地質變遷和生物演化過程中得到啟示,要愛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增強環(huán)保意識,倍加熱愛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好了,各位來賓,今天我們的探尋“貴州龍”之旅就到此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段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五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高原明珠草海。草海以獨特的高原濕地湖泊和珍稀鳥類保護為主要特色。
一聽草海這一詞,我們便知水是草海的一絕,候鳥因水而來,海水因水而活,相映成趣,別具一番景象。草海天水相連,山水相依,海灣岬角相間,風和日暖。
看,前面碧波蕩漾,山水倒影,一望無際,成群鳥兒在天空翱翔,湖邊星星點點分布著農(nóng)舍的地方,正是我們美麗的草?!,F(xiàn)在進入草海,可從東西兩個碼頭,進入碼頭的長廊上,可以聞著周圍花兒的芳香,可以欣賞到各種充滿特色的商品,可以品味到各種小吃。慢慢的從長廊走近碼頭,你會看見漁民們正悠閑的劃著小船在水上蕩漾,偶爾還哼著小曲。劃著小船進入草海,一種怡然自得,賞心悅目的感覺油然而生。船到中游時,水草茂盛,小船瞬間被水草埋沒,仿佛在林中蕩漾。偶爾,你會在水草里發(fā)現(xiàn)幾個蛋,不必驚奇,那可能是剛剛鳥兒才下的。早晨的時候,如果你提著籃子在水草里搜索,可能撿到好多鳥蛋呢!突然的,小船又從水草里冒了出來,眼前又是豁然開朗的一切。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遠處的小山丘上,矗立一座亭子,那是觀鳥亭,每年觀鳥節(jié)的時候,許多游客聚集在觀鳥亭里,等待著南飛回來的黑頸鶴。當成群結隊的黑頸鶴飛來的時候,草海的上空黑壓壓的一片。頓時,鳥叫聲,游客的歡呼聲,聲聲具起。在觀鳥亭里,草海的全景盡收眼底,湖邊水草里若隱若現(xiàn)的人家,夜幕的時候縷縷青煙,仿佛從水里突然躍出一條臥龍,為草海的風光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海上悠閑蕩漾的小船,劃開波浪,慢慢遠去,直至消失在你的視線里;成群的黑頸鶴,在小船里漁民的動靜的驚嚇下,從水草里一躍而起,這一切,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給崇尚自然的人們帶來一份輕松歉意的享受。
盡管我說的再多,也不如大家自己體會,下面就是我們親自體會草海帶給我們神奇的時刻了,敞開心扉,盡情的遨游在草海吧!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六
大家好!
壯美大瀑布,多彩貴州風,相信有很多人對貴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俗語;我想三千八百萬貴州各族人民不會認同,因為它的描述與實際的貴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鄉(xiāng)處處平、人逢節(jié)日遍身銀”才是真正的貴州。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實乃“中國之寶貝”。根據(jù)“貴州”二字寫法,乃‘中、一、貝、州’,即‘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一語道破貴州的奇特與珍貴。
貴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結合、和諧相伴的一個大寶貝,是自然與人類文化的一片凈土。貴州的“天”—潔凈、濕潤、氣候宜人;貴州的“地”—由變化萬千的喀斯特奇觀構成;貴州的“人”—生活在多種文化環(huán)境之中,并且創(chuàng)造出絢爛多姿的文化與文明。
貴州位于北緯24″37′到29″13′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在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飽受炎熱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澇的危害、沙塵暴的襲擊;自然災害正在大范圍地侵蝕人類的家園,可是在貴州這塊寶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兩雨、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儼然一個難得的大空調(diào)。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huán)境,造就了貴州種類繁多、覆蓋豐厚的綠色植被,演繹出“山山張家界、處處九寨溝”神奇畫卷,由此得到‘公園省’、‘空調(diào)省’的美譽,這正是貴州動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劉伯溫曾經(jīng)預言:“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痹瀑F以什么來取勝江南呢?劉伯溫又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辟F州風光的集中表現(xiàn)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貴州屬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據(jù)境內(nèi)地土面積的95.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tài)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喀斯特。貴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黃果樹、龍宮、馬嶺河。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唱,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無窮;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沒有機會見到這比廬山瀑布更大、更壯、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暢游黔中,目睹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果樹大瀑布,又會留下怎樣的詩篇?此時此刻,我們無法臆斷歷史,但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表達對大瀑布的贊美:“白水雄哉,遠接銀河三萬里;雷霆壯矣,早驚黔域五千年”當目光轉向黔西南,發(fā)源于烏蒙山系白果嶺的馬嶺河從河源至河口約100公里的流程內(nèi),落差近千米,在地面上切割出一條狹窄幽深的美麗傷疤。置身其中,有如墜入深淵,翹首仰望,天成一線,此情此景,有詩為證:“一溝碧水,且行且憩且吟;兩壁懸崖,可讀可圈可點;地縫天溝,西南勝景推興義。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大體說來,漢族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少數(shù)民族占三分之一。由于高山阻隔,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自古以來,這里的人民與大自然和諧相伴,卻與外界少有交通,各自沿著自身的歷史文化軌跡,獨立而平等地共同生活在這個山國的土地上,古樸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習慣完整的保存下來,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民族與民族、村寨與村寨之間,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有許多不同,出現(xiàn)一座座風格個異的‘文化孤島’,在每座孤島中,都隱藏著豐厚而博大的心靈世界,蘊涵著千百年的歷史隱秘和鮮為人知的故事;天龍屯堡正是這千島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屯堡人在自己狹小的天地里,按固有的方式和傳統(tǒng)與世無爭的生活著,六百年歲月滄桑,他們鄉(xiāng)音不改,服飾依舊,緊緊地凝固在了六百年前。“粗石壁壘,細木雕堂、武勇亦文嫻,知是戍邊后裔;明飾承先、軍儺繼古、俗敦猶禮樸、了然屯墾遺風”。
放眼貴州,這一座座‘文化孤島’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組成了‘文化千島’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貴州旅游多姿多彩的形象特點,稱其為“多彩貴州”實在是名至實歸。
親愛的朋友,熱情淳樸的貴州人民正舉起飄香的美酒,唱響動聽的迎賓曲迎接您的到來!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七
南江峽谷靜靜地矗立在貴陽市的東北面,碧綠的江水緩緩流動,人行走在峽谷,不知不覺被感染,讓你氣定神閑,是個修身養(yǎng)性的世外桃源。然而,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樣一個幽靜美麗的地方竟然還是個體育健身旅游的地方。"靜若處子,動若狡兔"是南江大峽谷的寫照。
南江峽谷在喀斯特巖溶分布地區(qū),長達40多千米,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發(fā)的有18.5千米。兩岸峰巒疊嶂、奇峰插天,最深處有320米。時而寬谷相間,時而懸崖蔽日,極為奇秀。石抱樹、古藤、奇花異草點綴其間,獼猴、鴛鴦和野鴨水中嬉戲,充滿了生機和靈氣。地質家告訴我們,在l百萬年以前,這里獸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溶洞,洞內(nèi)有各種各樣的鐘乳石、石筍,并有陰河從下面穿過。后來,由于地殼劇烈運動,地下溶洞坍塌了,就形成了這個大峽谷。從這里流出來的河水發(fā)源于修文的南江,最后注入烏江,這就是為什么把它稱作"南江大峽谷"的緣由。
南江峽谷像個寶盒,打開采流光溢彩:里面藏著以瀑布、溶洞、陡巖為主的自然景觀,集中了喀斯特峽谷的雄、奇、險、秀。南江峽谷片區(qū)有景點26個,以奇峰、險灘、絕壁見長。這些發(fā)育典型、氣勢宏大的喀斯特峽谷風光,類型多樣、姿態(tài)各異的瀑布群落,景色壯麗,氣象萬千,集美學價值、科學價值和旅游價值于一身。主要景點有"一唱三和"瀑布、"金鐘"瀑布、"天外天"瀑布、"水落亭臺"瀑布、"滴水觀景"、"蝦龍入海"、"諸葛亮授計"、"石門鬼怪"等。
游人可以乘橡皮筏順著峽谷漂流,飽覽兩岸有如刀削一般的陡崖峭壁風光;也可以徒步順著峽谷前進,一路跨越峽首,走過鑲嵌在絕壁上的棧道,去跋山涉水。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愛探險的人還可一試身手,或漂流或溜索或攀巖或探洞,快活無比。
要進南江峽谷,先得經(jīng)過流水悠悠的喇叭口。喇叭口有800米長,因為山勢險峻,沒有道路,只能乘船渡過去。船過峽谷的最狹窄處,抬頭向上看去,那懸崖峭壁上長滿了灌木叢。這里的植物都長在土壤很蒲的地方,奇怪的是,它們竟然長得如此茂盛,還有許多罕見的植物和藥材,尤其是棕竹,在這里長得特別茂盛。貴州的蘭草是很有名的,又被叫做"下山草"。蘭草大都長在這些山巖上,它們的品種繁多,常常出現(xiàn)一些奇花呂草。據(jù)說以前由于巖石上的植物長得太茂密了,還在喇叭口遮天蔽日,形成了一堵墻。水里成群的南江花魚個頭不大,味道卻相當鮮美。
下船就到梯子巖。梯子巖民族風情園是南江峽谷公園的第一站。民族風情園內(nèi)樹木茂密,奇樹怪藤,田園農(nóng)舍相互交映,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旅游佳境。在風情園中可領略到苗家特色的吊腳樓、風雨橋。依在吊腳樓"美人靠"上,憑欄遠望,峽谷風光盡在眼前。
你在梯子巖風情園品完了農(nóng)家特色菜,又可以繼續(xù)上路了。沿江要跨過好幾座吊橋,還要走過一段千米棧道,這些棧道全是用兩米長的鋼釬嵌入懸崖峭壁上的巖石中,再鋪上木板搭建而成的。走在晃悠悠的橋上,聽著潺潺流水聲,心曠神怡。河邊那些光渭的大石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靜靜地泛著光澤,讓人不禁想隨便找塊石頭躺下,靜靜地曬曬太陽,什么也不想。還沒等回過神采,抬頭就看見的大絕壁了。絕壁上的石文以及那些樹叢利用"行為藝術",巧妙地繪成了一幅巨大的.壁畫,美麗呂常,叫人百看不厭,浮想聯(lián)翩,這就是形神兼?zhèn)涞?九里畫廊"。畫廊上面的山頂上是大片郁郁蔥蔥的樹林。
再走就來到了"金鐘瀑布"。它真是一口名副其實的"大鐘",敲之有金石之聲。這是一座鈣華瀑布,有30多米高,據(jù)說豎內(nèi)的鈣華瀑布。這個鈣華瀑布的形成,是因為這里的水中言有大量的鈣質,在水流中鈣質漸漸沉淀下來,就形成了鈣華,而水流從上面留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頭的瀑布。最有意思的是,這個鈣華瀑布的中間是空心的,您可以從底下鉆進去,然后從瀑布上面的洞口伸出頭來。在這里一定要留個影,然后拿回去考考朋友,讓他們猜猜自己從哪里進去的。南江大峽谷的瀑布大大小小加起來足有48個。有形神兼?zhèn)涞?象鼻瀑布",剛柔相濟的"鴛鴦瀑布",落差高達150米的"奢香瀑布"以及許許多多無名的飛瀑流泉,時而白鷺飛翔于碧波之上,嘴里還銜了條小魚。到處美不勝收,難以言表。
梯子巖景區(qū)下游就是鑼鼓沖景區(qū)。鑼鼓沖河段長5.2千米,兩岸山勢雄奇,懸崖上鐘乳石密布,石上森林十分典型。從龍門橋到喇叭口,水流舒緩;從喇叭口到鑼鼓村則激流險灘多,頗具刺激性,水也更清澈。到了鑼鼓沖,又有竹筏、獨木舟和摩托艇供你選擇作水上游。在這里乘小游艇往下游去,就是情人谷,那里怪石嵯峨,有許多洞穴和瀑布,也許因為特別幽深寧靜,水平如鏡,蠻有情人幽會的意境,所以叫做情人谷吧。
正是由于南江峽谷地形地貌的獨特,這里成為戶外運動的競技場:峽谷地段落差起伏、河水跌宕,適于漂流、劃艇比賽;梯子巖的巖壁呈90度角,70米高,豎際標準的攀巖勝地;還有原始的喀斯特森林、古風純樸的布依山寨及復雜多變的地形等等。峽谷飛渡、森林穿越、巖降以及溜索,讓人一次又一次玩的就是"心跳"。選擇漂流"隨波逐流",二人一舟,伴隨著天際而來的波濤,仙游于空曠的峽谷,與飛鳥為伴,與青山為朋,與清泉為友。想巖降的話,這里有得是陡峭的絕壁。要做"空中飛人",溜索是個好主意。一條繩索成為連接情人谷兩岸的"險橋"。玩的人連呼過癮。
走在南江大峽谷這個生態(tài)保護良好的地方,你可以一個人漫不經(jīng)心地東游西逛,也可以和幾個朋友相約,玩戶外運動。走走停停間,攀上爬下間,歡樂就在其中。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一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涼都--六盤水參觀游覽,我是你們此行的導游小王,今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開啟本次的怡人之旅--品味中國涼都六盤水,中國涼都六盤水導游詞。
線輻射適中的特點,20__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命名的城市。它位于貴州西部,是烏蒙腹地連接川、滇、黔、桂接合部的城市,因而有四省立交之稱。19℃的夏天,360的激情-完美地詮釋了這里的涼爽與熱情。這里是一個神奇壯美的地方;這里是一個充滿活力色彩的城市,這里是一個有著多彩民族風韻的樂土。
都說我們六盤水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現(xiàn)在就由我小王帶領大家走進我們的三線建設博物館吧。1966年彭德懷在此擔任總指揮指導三線建設,六盤水市從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紀念三線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我們便建設了國內(nèi)唯一一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nèi)收藏了大量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的歷史文獻、圖片,并通過微縮場景再現(xiàn)了當時的生產(chǎn)生活場景。這便留住了歷史的記憶、弘揚了三線精神。
好啦!飽完了我們的眼福,接下來就讓我小王帶大家飽飽口福吧。出了博物館我們剛好就可以沿著老城的街道,盡情的品嘗色香味俱全的本地特色小吃--老城烙鍋和水城羊肉粉。
飽了口福,接著就我們一起沿著時間的索道領略一下四季的六盤水吧!
春季的六盤水,無論是在玉舍國家森林公園,還是盤縣火鋪、野雞坪,或是在號稱貴州屋脊的韭菜坪等地,您都可以盡情觀賞滿山杜鵑的浩瀚,隨處可見杜鵑映日、杜鵑花廊、杜鵑樹王、林間草場、山間涌泉等迷人風景,繁似錦,艷如楓,蕊綻多嬌別具容。血染千山情勝火,丹心點點照蒼穹。
夏日的陽光照射著烏蒙鐵塔,來到人民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主題雕塑烏蒙鐵塔。塔身高29.006米,是按照貴州最高峰韭菜坪的高度縮小一百倍設計建成,象征著貴州之巔。塔身由黝黑的104塊鑄鐵鑲嵌而成,象征著鋼城和煤海,在鐵塔塔身四面,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書法環(huán)刻著涼都賦,記載了涼都六盤水的發(fā)展和變遷,并成為六盤水市標志性的建筑物。瀏覽過歷史的變遷,來體驗一下濕地公園的清涼吧,明湖濕地公園是第八屆貴州省旅發(fā)大會的主會場,也是貴州省第一個獲得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青山綠水間,一千多米的飄帶彩虹橋搖曳于湖面之上,詮釋著水舞鋼城的設計理念,給人悠閑浪漫的感覺。
夏秋的涼爽與激情退去,冬季的快樂不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玉舍國家森林公園,盡情的體驗一下雪上運動。這里有貴州唯一的高山滑雪場,在全國200多個滑雪場中緯度最低,滑雪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雪道長達500米,可同時接待600人,每年從年初降雪開放至3月9日左右,來此體驗滑雪的旅客絡繹不絕,隔著老遠您就可以聽到滑雪場內(nèi)不斷的歡聲笑語。
在中國涼都六盤水,喀斯特地質文化、古人類文化、工業(yè)文化、六枝梭嘎的長角苗文化為代表的民族和民間文化相互輝映,古夜郎遺址、盤縣大洞、丹霞山佛教、烏蒙大草原等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鑲嵌在烏蒙大地,而中國涼都六盤水正盛滿它的清涼,等待著我們共同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希望這次旅行給各位團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二
本站:作者用詳細的語言寫出了自己在貴州的旅游經(jīng)歷,最后表達了自己對于這趟旅程的不舍和難忘,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我的貴州之行》。
暑假之前,媽媽就做好了計劃要帶我去貴州游玩。這不,剛考完試,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貴州之行。
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終于降落了。一下飛機給我的感覺就是,太涼爽了,比我們濟南涼快多了。接著,爸爸帶我們從機場提了車,奔向了我們的第一站黃果樹大瀑布。
進入景區(qū),我們沿著一條有臺階的小路往山下走。空氣濕潤潤的,青青的山上到處是植物,景色真美。沒走多遠,我聽到了很大的水流聲,既像打雷又像打鼓,接著,又看到了一團團的白霧飄在半空中,像仙境一樣。我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隨著水流聲越來越大,我們來到了大瀑布的腳下?!巴郏珘延^了”,眼前的瀑布就像一塊白布從天而降,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時,我感覺到有千千萬萬個小水珠撲到了我臉上、頭發(fā)上、衣服上,濕濕的、涼涼的,可舒服了!從天而降的水匯集到了一個很深很深的湖中,然后流向了遠方。
第二站我們?nèi)チ随?zhèn)遠古城。那里是各個歷史悠久的古鎮(zhèn),它坐落在青山的腳下,還有一條綠綠的河從古鎮(zhèn)的中間穿過,青山綠水,漂亮極了。古鎮(zhèn)里有一間間的老房子和小店鋪,感覺就像回到了古代,很古老,很安靜。
第三站我們回到了貴陽。在貴陽,我們游玩了最著名的黔靈山公園,那里面有山有水,最多的是有好多野生的小猴子。那些小猴子不怕人,我還拿了餅干水果給它們吃呢。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三
1930至1936年,紅軍多次進入貴州,先后攻克榕江、沿河、黎平、錦屏、劍河等31座縣城經(jīng)過荔波、從江、務川、松桃等30多個縣境。紅軍所到之處,留下大量標語。除常見者外,還根據(jù)貴州是個民族地區(qū)和貧困山區(qū)等特點,因地制宜制作了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的紅軍標語和漫畫。幾十年過去,許多標語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保存了下來,并留下不少動人的故事。
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紅軍標語
1936年1月12日,賀龍等率領紅二、六軍團轉戰(zhàn)到石阡,總指揮部、軍團司令部及政治部、衛(wèi)生部、供給部、國家保衛(wèi)局設在天主堂。紅軍宣傳員們針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在神父們的臥室墻壁上寫了大量標語,畫了許多漫畫。紅軍揮師西進,北上抗日后,神父們責令將標語、漫畫統(tǒng)統(tǒng)鏟掉。工人們用厚紙先將標語、漫畫蒙住,然后抿上石灰,巧妙將其保存下來。20世紀70年代,天主堂被用作招待所,在修葺南樓時意外發(fā)現(xiàn)墻壁里邊有層紙,紙下藏有紅紅綠綠的字跡。后經(jīng)局部清理,共揭出標語16條、漫畫兩3幅。標語的主要內(nèi)容有:“打倒帝國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對日宣戰(zhàn)”、“收回華北失地”、“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建立蘇維埃政權”等。漫畫畫的是紅軍戰(zhàn)士恕斥帝國主義分子等形象。在此期間,紅軍宣傳員們用土紅在大街小巷墻壁上寫了大量標語,如今仍然可見“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打倒賣國的國民黨”、“開展抗日反蔣的群眾運動”、“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消滅蔣介石”等等,成了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珍貴教材。
開陽馬頭寨紅軍標語
1935年4月4日至6日,取得“四渡赤水”之戰(zhàn)勝利后的中央紅軍一、三軍團長征經(jīng)過今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xiāng)馬頭寨,在一些民居外墻和內(nèi)壁上用墨筆書寫大量標語,今隱約可見:“紅軍是工農(nóng)的軍隊”、“打倒賣國賊”、“打倒不準士兵抗日的國民黨軍閥”、“工農(nóng)暴動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白軍不打真正抗日友軍的紅軍”、“歡迎白軍弟兄拖槍來當紅軍”、“紅軍是干人的大救星”、“白軍弟兄們,拖槍來當紅軍,北上抗日去”、“白軍兄弟與紅軍聯(lián)合,一同打日本去”、“蘇維埃是民眾抗日的組織者,維護蘇維埃”等等。
馬頭寨是個布依族村寨,村民的居住環(huán)境與大多數(shù)布依族別無二致:寨前有清水河為屏,寨后有百花山作障,寨腳有大片良田,人稱“銀水繞金盆”。現(xiàn)有200多戶,1000余人,其中宋氏占半數(shù)以上。據(jù)文獻記載,宋氏先民于元初建“靖江路總管府”時遷入今馬頭寨。明初建“底窩寨總管府”。迄今保存下來的幾十戶民宅,有的始建于元代。至于明代建筑,比比皆是。由于戰(zhàn)爭原因,房屋幾經(jīng)焚毀,現(xiàn)存建筑多為清代遺構,僅基石部分為元明遺物,即便如此,在潮濕多雨、多災多難的貴州,也是十分罕見的。
馬頭寨的紅軍標語,有的在紅軍走后被國民黨反動派派人鏟除。寫在宋升素等農(nóng)戶板壁上的紅軍標語被村民巧妙保存了下來。村民相約,誰將紅軍標語告訴鄉(xiāng)丁、保長,就用《鄉(xiāng)規(guī)民約》處罰他,叫他“天誅地滅,永不發(fā)達”。馬頭寨的紅軍標語為“馬頭寨布依族古建筑群”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添了一層革命文物價值。
楓香溪會議會址紅軍標語
“楓香溪會議”會址坐落在今德江縣楓溪鄉(xiāng)?!皸飨痹麠飨阆?941年以前歸沿河管轄。1934年6月16日,從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轉戰(zhàn)到貴州的紅三軍進駐楓香溪,19日在此召開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夏曦、賀龍、關向應等同志。楓香溪會議在紅三軍發(fā)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被稱為紅三軍由挫折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四
各位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貴州龍”的故鄉(xiāng)——興義!
我是導游,讓我們一起去探尋“貴州龍”的蹤跡,暢游三疊紀世界。
在這里,您將觀賞到生活在億萬年前,形態(tài)逼真、生動清晰的“貴州龍”、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群;了解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一些基本知識;體味遠古時代肅穆幽深的意境,產(chǎn)生滄海桑田、萬股永恒的無限遐想。在中生代三疊紀時期,興義是一望無際的海洋,生活著大量的“貴州龍”,經(jīng)過地球的滄海桑田,“貴州龍”就被凝固在層層的灰?guī)r、頁巖里,形成了化石。
據(jù)清咸豐五年碑文記載,明、清時期,綠蔭村民發(fā)現(xiàn)山上有化石像龍,便將其視為龍山,是布依寨的龍脈,風水。咸同年間,村民集資十千文,植樹造林,立鄉(xiāng)規(guī)民約,加以保護,一百多年來,石漠化的石山綠樹成蔭,古生物化石得到完好保存。
1957年7月,原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胡承志,在興義頂效鎮(zhèn)綠蔭村的三疊紀地層中,采集到7件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標本,隨后貴州省博物館曹澤田先生在該地同一地層中采集到8件化石標本。上述兩批標本經(jīng)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院士鑒定后,于1958年發(fā)表科研論文,這些標本中的動物是距今2。4億年前的中三疊紀時期的水生爬行動物,歸屬腫肋龍亞目腫肋龍科的一個新屬種,已經(jīng)滅絕。屬首次發(fā)現(xiàn),具有世界科學意義,特以發(fā)現(xiàn)者的姓氏和發(fā)現(xiàn)地貴州命名“胡氏貴州龍”,簡稱“貴州龍”。興義因發(fā)現(xiàn)世界罕見的“貴州龍”化石被稱為“貴州龍的故鄉(xiāng)”,聲明遠播,成為貴州乃至全國關注的焦點。
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我國南方海相地層中不斷發(fā)現(xiàn)同一科目的各種動物群,科學家們都將其歸屬于“貴州龍”動物群;除頂效綠蔭村發(fā)現(xiàn)貴州龍動物群外,在烏沙、盤縣、龍廣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貴州龍動物群化石。經(jīng)專家鑒定歸屬的有:爬行類、魚類、棘皮門類、節(jié)肢動物類等,另尚有10余種化石待專家進一步研究定名,“貴州龍動物群”已成為當今的科研熱門。
我國三疊紀水生爬行動物的研究始于胡氏貴州龍的發(fā)現(xiàn)。近年來,科學家不斷深入研究,將傾心撰寫的科研文章,融入我國古脊椎動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發(fā)布鑒定結論:“貴州興義是我國已知海相地層中唯一同時發(fā)現(xiàn)三疊紀爬行動物和魚化石的產(chǎn)地,如此眾多的爬行動物和魚化石在一個產(chǎn)地相同層位中發(fā)現(xiàn),在國外相關的海相地層中也是罕見的”。《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鑒定結論,標題是《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貴州龍化石被認定》,引起全球巨大關注。
興義地區(qū)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和魚類化石的發(fā)現(xiàn),對古脊椎動物學、古動物學、古生態(tài)學和古化石埋藏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價值。
很多朋友會問:“貴州龍”是恐龍嗎?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從時間上看,貴州龍生活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而恐龍則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從生存環(huán)境來看,貴州龍長期生活在水里,而恐龍基本上是一群陸生動物,是在貴州龍絕滅以后才出現(xiàn)的,所以它們一點關系也沒有,它之所以被叫做“龍”,完全是命名習慣的緣故?!百F州龍”是一支在向水生生活適應過程中逐漸演化的過度性物種,它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曾是茫茫大海的見證,是我們這一片土地對生物進化、物種起源等科學研究的依據(jù)。
貴州龍動物群發(fā)現(xiàn)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科學研究層面,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地質變遷和生物演化過程中得到啟示,要愛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增強環(huán)保意識,倍加熱愛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好了,各位來賓,今天我們的探尋“貴州龍”之旅就到此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段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五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高原明珠草海。草海以獨特的高原濕地湖泊和珍稀鳥類保護為主要特色。
一聽草海這一詞,我們便知水是草海的一絕,候鳥因水而來,海水因水而活,相映成趣,別具一番景象。草海天水相連,山水相依,海灣岬角相間,風和日暖。
看,前面碧波蕩漾,山水倒影,一望無際,成群鳥兒在天空翱翔,湖邊星星點點分布著農(nóng)舍的地方,正是我們美麗的草?!,F(xiàn)在進入草海,可從東西兩個碼頭,進入碼頭的長廊上,可以聞著周圍花兒的芳香,可以欣賞到各種充滿特色的商品,可以品味到各種小吃。慢慢的從長廊走近碼頭,你會看見漁民們正悠閑的劃著小船在水上蕩漾,偶爾還哼著小曲。劃著小船進入草海,一種怡然自得,賞心悅目的感覺油然而生。船到中游時,水草茂盛,小船瞬間被水草埋沒,仿佛在林中蕩漾。偶爾,你會在水草里發(fā)現(xiàn)幾個蛋,不必驚奇,那可能是剛剛鳥兒才下的。早晨的時候,如果你提著籃子在水草里搜索,可能撿到好多鳥蛋呢!突然的,小船又從水草里冒了出來,眼前又是豁然開朗的一切。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遠處的小山丘上,矗立一座亭子,那是觀鳥亭,每年觀鳥節(jié)的時候,許多游客聚集在觀鳥亭里,等待著南飛回來的黑頸鶴。當成群結隊的黑頸鶴飛來的時候,草海的上空黑壓壓的一片。頓時,鳥叫聲,游客的歡呼聲,聲聲具起。在觀鳥亭里,草海的全景盡收眼底,湖邊水草里若隱若現(xiàn)的人家,夜幕的時候縷縷青煙,仿佛從水里突然躍出一條臥龍,為草海的風光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海上悠閑蕩漾的小船,劃開波浪,慢慢遠去,直至消失在你的視線里;成群的黑頸鶴,在小船里漁民的動靜的驚嚇下,從水草里一躍而起,這一切,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給崇尚自然的人們帶來一份輕松歉意的享受。
盡管我說的再多,也不如大家自己體會,下面就是我們親自體會草海帶給我們神奇的時刻了,敞開心扉,盡情的遨游在草海吧!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六
大家好!
壯美大瀑布,多彩貴州風,相信有很多人對貴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俗語;我想三千八百萬貴州各族人民不會認同,因為它的描述與實際的貴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鄉(xiāng)處處平、人逢節(jié)日遍身銀”才是真正的貴州。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實乃“中國之寶貝”。根據(jù)“貴州”二字寫法,乃‘中、一、貝、州’,即‘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一語道破貴州的奇特與珍貴。
貴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結合、和諧相伴的一個大寶貝,是自然與人類文化的一片凈土。貴州的“天”—潔凈、濕潤、氣候宜人;貴州的“地”—由變化萬千的喀斯特奇觀構成;貴州的“人”—生活在多種文化環(huán)境之中,并且創(chuàng)造出絢爛多姿的文化與文明。
貴州位于北緯24″37′到29″13′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在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飽受炎熱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澇的危害、沙塵暴的襲擊;自然災害正在大范圍地侵蝕人類的家園,可是在貴州這塊寶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兩雨、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儼然一個難得的大空調(diào)。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huán)境,造就了貴州種類繁多、覆蓋豐厚的綠色植被,演繹出“山山張家界、處處九寨溝”神奇畫卷,由此得到‘公園省’、‘空調(diào)省’的美譽,這正是貴州動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劉伯溫曾經(jīng)預言:“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痹瀑F以什么來取勝江南呢?劉伯溫又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辟F州風光的集中表現(xiàn)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貴州屬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據(jù)境內(nèi)地土面積的95.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tài)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喀斯特。貴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黃果樹、龍宮、馬嶺河。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唱,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無窮;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沒有機會見到這比廬山瀑布更大、更壯、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暢游黔中,目睹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果樹大瀑布,又會留下怎樣的詩篇?此時此刻,我們無法臆斷歷史,但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表達對大瀑布的贊美:“白水雄哉,遠接銀河三萬里;雷霆壯矣,早驚黔域五千年”當目光轉向黔西南,發(fā)源于烏蒙山系白果嶺的馬嶺河從河源至河口約100公里的流程內(nèi),落差近千米,在地面上切割出一條狹窄幽深的美麗傷疤。置身其中,有如墜入深淵,翹首仰望,天成一線,此情此景,有詩為證:“一溝碧水,且行且憩且吟;兩壁懸崖,可讀可圈可點;地縫天溝,西南勝景推興義。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大體說來,漢族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少數(shù)民族占三分之一。由于高山阻隔,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自古以來,這里的人民與大自然和諧相伴,卻與外界少有交通,各自沿著自身的歷史文化軌跡,獨立而平等地共同生活在這個山國的土地上,古樸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習慣完整的保存下來,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民族與民族、村寨與村寨之間,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有許多不同,出現(xiàn)一座座風格個異的‘文化孤島’,在每座孤島中,都隱藏著豐厚而博大的心靈世界,蘊涵著千百年的歷史隱秘和鮮為人知的故事;天龍屯堡正是這千島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屯堡人在自己狹小的天地里,按固有的方式和傳統(tǒng)與世無爭的生活著,六百年歲月滄桑,他們鄉(xiāng)音不改,服飾依舊,緊緊地凝固在了六百年前。“粗石壁壘,細木雕堂、武勇亦文嫻,知是戍邊后裔;明飾承先、軍儺繼古、俗敦猶禮樸、了然屯墾遺風”。
放眼貴州,這一座座‘文化孤島’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組成了‘文化千島’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貴州旅游多姿多彩的形象特點,稱其為“多彩貴州”實在是名至實歸。
親愛的朋友,熱情淳樸的貴州人民正舉起飄香的美酒,唱響動聽的迎賓曲迎接您的到來!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篇七
南江峽谷靜靜地矗立在貴陽市的東北面,碧綠的江水緩緩流動,人行走在峽谷,不知不覺被感染,讓你氣定神閑,是個修身養(yǎng)性的世外桃源。然而,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樣一個幽靜美麗的地方竟然還是個體育健身旅游的地方。"靜若處子,動若狡兔"是南江大峽谷的寫照。
南江峽谷在喀斯特巖溶分布地區(qū),長達40多千米,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發(fā)的有18.5千米。兩岸峰巒疊嶂、奇峰插天,最深處有320米。時而寬谷相間,時而懸崖蔽日,極為奇秀。石抱樹、古藤、奇花異草點綴其間,獼猴、鴛鴦和野鴨水中嬉戲,充滿了生機和靈氣。地質家告訴我們,在l百萬年以前,這里獸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溶洞,洞內(nèi)有各種各樣的鐘乳石、石筍,并有陰河從下面穿過。后來,由于地殼劇烈運動,地下溶洞坍塌了,就形成了這個大峽谷。從這里流出來的河水發(fā)源于修文的南江,最后注入烏江,這就是為什么把它稱作"南江大峽谷"的緣由。
南江峽谷像個寶盒,打開采流光溢彩:里面藏著以瀑布、溶洞、陡巖為主的自然景觀,集中了喀斯特峽谷的雄、奇、險、秀。南江峽谷片區(qū)有景點26個,以奇峰、險灘、絕壁見長。這些發(fā)育典型、氣勢宏大的喀斯特峽谷風光,類型多樣、姿態(tài)各異的瀑布群落,景色壯麗,氣象萬千,集美學價值、科學價值和旅游價值于一身。主要景點有"一唱三和"瀑布、"金鐘"瀑布、"天外天"瀑布、"水落亭臺"瀑布、"滴水觀景"、"蝦龍入海"、"諸葛亮授計"、"石門鬼怪"等。
游人可以乘橡皮筏順著峽谷漂流,飽覽兩岸有如刀削一般的陡崖峭壁風光;也可以徒步順著峽谷前進,一路跨越峽首,走過鑲嵌在絕壁上的棧道,去跋山涉水。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愛探險的人還可一試身手,或漂流或溜索或攀巖或探洞,快活無比。
要進南江峽谷,先得經(jīng)過流水悠悠的喇叭口。喇叭口有800米長,因為山勢險峻,沒有道路,只能乘船渡過去。船過峽谷的最狹窄處,抬頭向上看去,那懸崖峭壁上長滿了灌木叢。這里的植物都長在土壤很蒲的地方,奇怪的是,它們竟然長得如此茂盛,還有許多罕見的植物和藥材,尤其是棕竹,在這里長得特別茂盛。貴州的蘭草是很有名的,又被叫做"下山草"。蘭草大都長在這些山巖上,它們的品種繁多,常常出現(xiàn)一些奇花呂草。據(jù)說以前由于巖石上的植物長得太茂密了,還在喇叭口遮天蔽日,形成了一堵墻。水里成群的南江花魚個頭不大,味道卻相當鮮美。
下船就到梯子巖。梯子巖民族風情園是南江峽谷公園的第一站。民族風情園內(nèi)樹木茂密,奇樹怪藤,田園農(nóng)舍相互交映,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旅游佳境。在風情園中可領略到苗家特色的吊腳樓、風雨橋。依在吊腳樓"美人靠"上,憑欄遠望,峽谷風光盡在眼前。
你在梯子巖風情園品完了農(nóng)家特色菜,又可以繼續(xù)上路了。沿江要跨過好幾座吊橋,還要走過一段千米棧道,這些棧道全是用兩米長的鋼釬嵌入懸崖峭壁上的巖石中,再鋪上木板搭建而成的。走在晃悠悠的橋上,聽著潺潺流水聲,心曠神怡。河邊那些光渭的大石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靜靜地泛著光澤,讓人不禁想隨便找塊石頭躺下,靜靜地曬曬太陽,什么也不想。還沒等回過神采,抬頭就看見的大絕壁了。絕壁上的石文以及那些樹叢利用"行為藝術",巧妙地繪成了一幅巨大的.壁畫,美麗呂常,叫人百看不厭,浮想聯(lián)翩,這就是形神兼?zhèn)涞?九里畫廊"。畫廊上面的山頂上是大片郁郁蔥蔥的樹林。
再走就來到了"金鐘瀑布"。它真是一口名副其實的"大鐘",敲之有金石之聲。這是一座鈣華瀑布,有30多米高,據(jù)說豎內(nèi)的鈣華瀑布。這個鈣華瀑布的形成,是因為這里的水中言有大量的鈣質,在水流中鈣質漸漸沉淀下來,就形成了鈣華,而水流從上面留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頭的瀑布。最有意思的是,這個鈣華瀑布的中間是空心的,您可以從底下鉆進去,然后從瀑布上面的洞口伸出頭來。在這里一定要留個影,然后拿回去考考朋友,讓他們猜猜自己從哪里進去的。南江大峽谷的瀑布大大小小加起來足有48個。有形神兼?zhèn)涞?象鼻瀑布",剛柔相濟的"鴛鴦瀑布",落差高達150米的"奢香瀑布"以及許許多多無名的飛瀑流泉,時而白鷺飛翔于碧波之上,嘴里還銜了條小魚。到處美不勝收,難以言表。
梯子巖景區(qū)下游就是鑼鼓沖景區(qū)。鑼鼓沖河段長5.2千米,兩岸山勢雄奇,懸崖上鐘乳石密布,石上森林十分典型。從龍門橋到喇叭口,水流舒緩;從喇叭口到鑼鼓村則激流險灘多,頗具刺激性,水也更清澈。到了鑼鼓沖,又有竹筏、獨木舟和摩托艇供你選擇作水上游。在這里乘小游艇往下游去,就是情人谷,那里怪石嵯峨,有許多洞穴和瀑布,也許因為特別幽深寧靜,水平如鏡,蠻有情人幽會的意境,所以叫做情人谷吧。
正是由于南江峽谷地形地貌的獨特,這里成為戶外運動的競技場:峽谷地段落差起伏、河水跌宕,適于漂流、劃艇比賽;梯子巖的巖壁呈90度角,70米高,豎際標準的攀巖勝地;還有原始的喀斯特森林、古風純樸的布依山寨及復雜多變的地形等等。峽谷飛渡、森林穿越、巖降以及溜索,讓人一次又一次玩的就是"心跳"。選擇漂流"隨波逐流",二人一舟,伴隨著天際而來的波濤,仙游于空曠的峽谷,與飛鳥為伴,與青山為朋,與清泉為友。想巖降的話,這里有得是陡峭的絕壁。要做"空中飛人",溜索是個好主意。一條繩索成為連接情人谷兩岸的"險橋"。玩的人連呼過癮。
走在南江大峽谷這個生態(tài)保護良好的地方,你可以一個人漫不經(jīng)心地東游西逛,也可以和幾個朋友相約,玩戶外運動。走走停停間,攀上爬下間,歡樂就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