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音樂之城 維也納》教學教案三篇

字號: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樂曲均誕生于此。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⒈學會五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讀六個生字。
    ⒉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悟音樂的神圣是怎樣和維也納以及人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體會作者對維也納的無限贊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通過重音、停頓和語調(diào)表達自己對維也納的贊美的感情。
    ⒋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并學習在習作和表達中加以運用。
    教學重點:
    ⒈研究學習音樂、維也納和人們的平凡的生活之間的關系。
    ⒉學習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學習使用。
    教學準備:
    維也納的大街小巷的圖片、維也納的音樂家的雕塑的照片、來自維也納的的樂曲、相關資料介紹。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學習生字、新詞。
    ⒈⑴讀文章,要正確讀準每個字音。
    ⑵邊讀邊找出生字生詞,并借助工具書加以學習。
    ⑶結(jié)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做到會讀、會講、會用。
    二、練習朗讀課文
    1、自己練讀,再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朗讀。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3、熟讀并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三、指導表達
    ⑴提出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的什么特點。作者是通過幾個方面來說明這一觀點的。同時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來。
    ⑵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己先練習,再和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介紹了維也納是座音樂城,音樂和這座城市以及人們的生活已經(jīng)融為了一體。
    在閱讀中抓住重點,并能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大膽質(zhì)疑。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查找相關資料,練寫文中的生字新詞。
    認真完成各項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欣賞藍色多瑙河樂曲。
    2、在多瑙河畔,有一個城市叫維也納,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
    3、解題: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什么意思?
    4、為什么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而且是世界的音樂之都?
    教師在課題旁板書:?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二、檢查朗讀情況
    隨機抽查。并給出朗讀成績。
    三、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1、指導學生帶著“音樂和維也納以及人們平凡的生活是怎樣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边@樣的問題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2、通讀全文,找出文章中能集中回答這一問題的語句談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能說出作者是從幾個方面來深入說明了這幾者之間的關系的。
    3、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研究學習,也可以請老師幫助解答。抓住重點段落進行深入學習。組織小組間討論研究。借助照片、風光片使學生形象感知維也納的神圣、優(yōu)雅、迷人。
    五、討論研究文章所運用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課文中除了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法,還運用了哪些說明事物的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六、總結(jié)全文
    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整理,弄懂穩(wěn)中寫了維也納的大街小巷、公園、酒店、歌劇院,也就是在告訴我們維也納音樂無處不在。
    七、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查找相關資料。
    欣賞來自維也納的音樂,并寫一篇讀后感或聽后感;也可以根據(jù)所聽音樂編寫一篇童話故事。
    板書設計
     多瑙河和音樂融為一體
    音樂之城維也納  音樂既神圣又平常
     擁有音樂該擁有的一切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10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悟音樂的神圣是怎樣和維也納以及人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體會作者對維也納的無限贊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通過重音、停頓和語調(diào)表達自己對維也納的贊美的感情。
    4.學習說明事物的方法,并學習在習作和表達中加以運用。
    教學重點:
    1.研究學習音樂、維也納和人們的平凡的生活之間的關系。
    2.學習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學習使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維也納的大街小巷的圖片、維也納的音樂家的雕塑的照片、來自維也納的的樂曲、相關資料介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學習生字、新詞
    1.讀文章,要正確讀準每個字音。
    2.邊讀邊找出生字生詞,借助工具書加以學習。
    虔誠:恭敬而有誠心。
    經(jīng)典:①重要的、有權(quán)威性的著作②特指儒家經(jīng)典③泛指中國的四部類書籍,廣義的④宗教徒指宣傳各種宗教教義的經(jīng)書⑤著作具有權(quán)威性的。
    風靡全球:形容一個事物在全世界都很流行。
    怡然自得: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3.結(jié)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二、練習朗讀課文
    1.自己練讀,再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朗讀。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三、指導表達
    1.提出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的什么特點 。
    作者是通過幾個方面來說明這一觀點的。同時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來。
    2.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自己先練習,再和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介紹了維也納是座音樂城,音樂和這座城市以及人們的生活已經(jīng)融為了一體。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查找相關資料,練寫文中的生字新詞。
    2.找相關資料,為進一步學習課文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由題入手,導入新課
    1.讀課題,課題有什么特點,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
    2.抓主課題中的“音樂之城”這幾個字,從而了解到維也納的特點就是與音樂密不可分。
    二、檢查朗讀情況
    學生朗讀,同學互聽,并進行評價。
    三、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通讀全文,找出文章中能集中回答這一問題的語句談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能說出作者是從幾個方面來深入說明了這幾者之間的關系的。
    四、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1.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和組內(nèi)同學一起研究解決。
    2.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研究學習,也可以請老師幫助解答。抓住重點段落進行深入學習。組織小組間討論研究。借助照片、風光片使學生形象感知維也納的神圣、優(yōu)雅、迷人。
    五、討論研究文章所運用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課文中除了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法,還運用了哪些說明事物的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六、進一步指導朗讀
    熟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總結(jié)全文
    1.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整理,弄懂文中寫了維也納的大街小巷、公園、酒店、歌劇院,也就是在告訴我們維也納音樂無處不在。
    八、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查找相關資料。
    2.來自維也納的音樂,并寫一篇讀后感或聽后感;也可以根據(jù)所聽音樂編寫一篇童話故事。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并進行匯報
    指導學生共同欣賞來自維也納的音樂,并請一部分同學配樂朗讀自己的作品。
    二、指導學生進一步學習課后有關課文內(nèi)容學習的習題
    提出自己不能完成的問題,請老師和同學幫助解決。
    三、作業(yè)
    1.繼續(xù)整理相關資料,想一個佳的保存辦法。
    2.預習新課。
    板書設計:
    流經(jīng)的國家
    音樂之城 音樂之河
    是音樂家的都城
    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維也納為什么被稱為音樂之都,并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難點:
    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抓住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總分式的構(gòu)段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維也納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理清脈絡。
    3.能找出小節(jié)中心句,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能找出小節(jié)中心句,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維也納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 同學們,音樂是世界上富生命力的語言,剛才我們聽到的就是世界名曲《蘭色的多瑙河》,聽著音樂,我們仿佛來到了美麗的多瑙河畔。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流經(jīng)一座美麗的城市,她就是奧地利的首都,有人說,音樂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了這座城市。誰能來猜一猜這座城市的名稱?
    2.這座城市有一個美稱,那就是音樂之都,都dū 在這里指大城市,往往指盛產(chǎn)某種東西,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地方,如霧都倫敦,浪漫之都巴黎等等。
    3. 讓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4.讀了課題以后,你想從課文中了解些什么呢?
    維也納在哪里?為什么稱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5.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音樂之都維也納去看一看。
    二、自學課文
    1. 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學課文,要求。
    (1)把課后的生字用筆在文章中圈出來,注意讀準字音。
    (2)大聲地讀一遍課文,遇到難讀的長句子多讀幾遍。
    (3)思考:維也納在哪里?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找到答案就用筆劃下來。
    2.聽清楚要求了嗎?拿起筆出發(fā)吧。
    三、學習第一個問題
    1.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能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2.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請你帶著大家把這組詞語讀一讀。
    出示:歐洲 奧地利 維也納。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這就是奧地利的地圖,多像一把小提琴啊!
    3.還有誰有補充?
    出示:阿爾卑斯山北麓 多瑙河穿城而過 指導寫“卑”。
    北麓就是指北面的山腳下。
    4.現(xiàn)在,誰能把維也納的地理位置說得更全面一點?
    5.回答得非常好,你能給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嗎?
    學生一起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們要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稱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呢?
    2.你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你能迅速地找到答案嗎?
    指導用學生找中心的辦法了解自然段的意思。
    教師指導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因為沒有中心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與“金色大廳”都具有世界影響。
    學生用上“因為—所以”再說一說。
    3.好,通過同學們的努力,介紹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四個方面都找到了,下面我們先來看第一原因。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先總后分)
    理解“搖籃”一詞。
    (本意是嬰兒的睡具,這里指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
    因為許多的音樂家長期生活、成長在維也納,在這里他們譜寫了許多優(yōu)美樂章——古典音樂,所以,由此可知,歐洲古典音樂早發(fā)源于維也納。
    練習:句式仿寫
    例: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 )的搖籃。
    ( )是( )的搖籃。
    3.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美美地讀一讀。
    小結(jié):一座城市,有這么悠久輝煌的音樂史,有這么多世界的音樂大師,有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yōu)美樂章,當然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這節(jié)課我們詳細了解了維也納被稱為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的原因,那它是如何用音樂裝飾的,是怎樣一天也離不開音樂的,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具有怎樣的國際影響,還有更多的精彩,下節(jié)課我們?nèi)ヮI略。
    課堂作業(yè): 抄寫詞語。
    回家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完成《助學》前半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3.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自讀探究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教學難點:
    學會圍繞中心句敘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人們把維也納叫作“音樂之都”。
    學生交流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都有世界影響。
    3.上節(jié)課我們詳細了解了維也納被稱為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的原因,這節(jié)課我們來探究它是如何用音樂裝飾的,是怎樣一天也離不開音樂的,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具有怎樣的國際影響?請你自己讀課文3-7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3-7自然段
    1.學生自讀思考,并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
    2.小組匯報,根據(jù)小組匯報相機學習。
    (1)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①學生抓關鍵詞、句來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②“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中的“裝飾”與“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中的“裝飾”有什么不同?
    看來“裝飾”用在這兒來形容維也納是多么的準確。
    ③感情朗讀。
    (2)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①學生抓“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 “室內(nèi)演奏”、“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也要演奏”。(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音樂資料)
    ②重點理解“摻和”。
    ③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舒暢。小組
    感情朗讀。
    (3)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具有怎樣的國際影響。
    (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①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
    (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相關圖片)
    歷史悠久:1869年創(chuàng)建。
    音樂會規(guī)模大、規(guī)格高、演出水平高等:“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
    ②讀了4、5自然段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歌劇院和金色大廳的規(guī)模宏大、內(nèi)部豪華。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圖片欣賞)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讓我們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③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讓音樂之都更美。
    三、總結(jié)全文、完成課堂作業(yè)
    作者通過四個方面來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學到這里,我們不禁要贊嘆:維也納真不愧是世界的音樂之都,下面讓我們走進世界文化名城——巴黎,來領略它的風采。
    學生自讀完成《補充習題》第四題。
    回家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后半部分題目。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