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評卷老師告訴你:怎么寫作文能得高分!

字號:

語文里分值的模塊就是作文,與此同時作文也是相對來說最難的。那些作文得高分的孩子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閱卷老師閱讀了大量中考考生試卷后,給出的總結(jié)!
    
    給你幾個為什么給他們高分的理由。
    一篇高分作文,無非六個方面的出色,題目、結(jié)構(gòu)、選材、語言、立意、書寫,每一個方面都要用心盡力。當你得到低分時,你一定是擁有穩(wěn)定得到此分的模式,你要改革,你要創(chuàng)新。
    理由一:有魅力的標題
    老師看一眼就明白你是扣話題的、扣材料的、你的觀點是正確的、你是深刻的、你是有文采的。(如果你平時沒有飽讀詩書,不要求文采,符合前三點就可以)
    理由二:作文標題是觀點句
    如果你不能起——“云在青天水在瓶”“閑雨輕敲魚鱗瓦”“園花寂寞紅”“莊周的燕子”之類的名字,那么可以換成——“適應環(huán)境,成就夢想”“現(xiàn)實是船,理想是帆”“抑制*,堅守自我”之類的也行呀,
    但請你千萬別起“論毅力”“我的想法”“環(huán)境的作用”這種太籠統(tǒng)的?。ūM量具體鮮明)
    開頭的三個目標:在三到五行里完成“扣題、亮觀點、展示文采”,盡量引用、用修辭、語句整齊、語言精練。
    能讓人一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讓他看兩眼,能讓人兩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讓他看三眼,能讓人三眼看明白的——你基本失敗了!
    理由三:多段式
    一篇*百字的文章,只分三段,顯得層次很不清晰,而且三段式幾年前就被舍棄了,比較老舊!
    另外,那最美的一句、最精練的一句、最詩意的一句、最扣題的一句、最對稱的一句、最發(fā)人深省的一句、最讓人過目難忘的一句,總之你最得意的一句、最能體現(xiàn)你水平的一句,要給單獨放在一個醒目的位置,開篇或文末!
    理由四:選材很妙
    蘇軾被貶、屈原跳江、陶淵明歸隱這些選材,閱卷時百分之八十都用這些材料,絕對審美疲勞。
    所以,看題目第一眼就想到的東西不能寫,第二眼看到的也不能寫,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寫。
    寫《時間在流逝》能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算不錯了吧,但當年閱卷現(xiàn)場以這一句開頭的作文還是讓人看厭了。好,你肯定會問“老師我沒有素材怎么辦,怎么積累素材,要不要讀點書”?
    同樣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覺得到這個時候也沒有積累素材的必要了,因為每一個人積累的素材都足夠了,關(guān)鍵是提取問題。
    什么叫素材,只有內(nèi)化成自己能用的才叫素材。
    并不是驚天動地、扣人心弦的才叫新穎的材料,否則中考作文就變成電影、迷幻小說的大比拼了
    孩子,你會接著問,那老師你讓我寫什么呢?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都是寫生活瑣事的——《紅樓夢》《背影》《項脊軒志》
    其實教材上有多少我們可用的例子,但你總是嫌太俗,其實,最俗的是蘇軾、屈原、陶淵明,而多數(shù)人對教材上的例子卻熟視無睹。所以他們變得新鮮起來,巴金是新鮮的,韓愈是新鮮的,龍應臺、遲子建也是新鮮的,教材上的東西會感動語文教師的。
    你只要熟諳一個人,深究一件事,細讀一本書就有無盡的源泉。
    當然在同等條件下,你要記得寫《紅樓夢》賈史王薛林都是不能寫的,但你知道焦大嗎,你知道巧姐嗎?你要記得寫《三國演義》劉關(guān)張曹周諸葛都是不能寫的,但你知道荀彧嗎,你知道徐庶嗎?
    可以寫名著里,沒被大家寫爛的人物。
    你要是喜歡出行,不要寫黃山、泰山、五當山,可以寫北京的香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潭柘寺的鐘聲。
    最后、需要鍛煉自己的能力
    1、文章不能太俗氣,要積累自己的素材、學會靈活調(diào)用。
    2、要發(fā)自內(nèi)心,語言要誠實,鍛煉表達自己的想法。
    3、要會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問題,鍛煉自己從多角度思考同一件事。
    最后想對孩子說:語文還是要自己平時多積累多練習多思考,到中考考場上才會觸發(fā)更多的靈感;語句才會精彩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