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到,心中思念更甚前。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下面由為您整理出的是端午隨想作文,歡迎閱讀。
端午隨想日記
端午節(jié)隨著田里金黃色的麥子,枝頭黃橙橙的杏子悄然來臨了。端午節(jié)在兒時的記憶中是模糊而又清晰的。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便是我們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刻。因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好東西”,還有許多的意想不到的“禮物”。如粽子和雞蛋、香包與絨線等。記得那時母親會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在鍋里煮上幾只雞蛋、一些大蒜頭,然后在我們兄妹幾個每一個人的口袋里會裝上一只雞蛋和幾個大蒜頭。雞蛋和大蒜頭我們是舍不得吃的,往往會在身上裝一整天。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的習(xí)俗,就是在小孩的脖子、腳踝和手腕上要扣上五彩的“絨絨”,腰里掛上芳香四溢的香包,說是辟邪用的!
早在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莊子上就會有外地的小商販挎著個籃子在叫賣絨線、香包和鈴鐺了。從事這一行業(yè)的人大都是中、老年婦女。她們包著四方的花頭巾,手里面挎著個竹篾籃子,看上去像個狼外婆。但她們很溫和,臉上總是笑瞇瞇的,給人的印象是和藹可親的。每每這時候母親總會上前去買上一些絨線、鈴鐺,然后小心地給我們兄妹四人扣上絨線。那時候能扣上絨線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因此我們會喜滋滋地跑完整個村莊,捋著袖子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說真的并不比現(xiàn)在帶上項鏈、手鏈的感覺差!
在端午節(jié),我們不能不想起一位偉大的詩人。那就是寫出千古“離騷”的詩人——屈原。紀念屈是過端午節(jié)的初衷。想當年詩人懷著著一顆愛國之心和自己堅決不做亡國奴的之精神,毅然不顧汨羅江的驚濤駭浪,縱身跳了下去,成為千古的遺憾和楷模。再回首,心里不禁有點澀澀的,只恨英才早逝。不然的話,在燦爛的文學(xué)史中,又要多幾篇讓人反復(fù)吟唱的詩章了!
斯人已去,追古惜今!生活在現(xiàn)代文明中的當代人,我們早已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我們也不再為做亡國奴而去擔憂,因我們的國家早已強大!但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都市的燈紅酒綠的背后,我們那顆浮躁不安的心是否要靜下來,去誦讀一下詩人的《離騷》,去體會和學(xué)習(xí)一下當年那個“文人騷客”的心情與精神呢!
端午隨想范文
五月,多么美好的時光。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個“詩人節(jié)”,又是一個飄滿粽香的日子。家家都備好粽子、雄黃酒,掛上菖蒲,為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丹陽人,今湖北秭歸縣人。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家庭,從小就沒有富貴子弟身上的那種猖狂、任性,這使他成為了一個愛國詩人。屈氏子孫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shù)拇髮⑶ぁ.敃r這個貴族家庭已經(jīng)衰落了。
楚國朝廷中,與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他向懷王進讒言,懷王庸懦昏聵,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最后,懷王不聽屈原的勸告,客死于秦,當時屈原已經(jīng)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漢北地區(qū)。楚懷王死了以后,長子頃襄王繼位,再次將屈原流放到江南,“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鄉(xiāng)而就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鼻L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他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他的一生詮釋了世上最真誠的愛國情懷,他用他的一片真情譜寫了《離騷》這一古代瑰寶。
即使這樣的愛國情懷、赤子之心也無法挽留他?;栌沟某趼犘帕?臣的讒言,卻對屈原的忠言不管不顧,屈原最終不忍看到國家滅亡,在五月初五這天,懷抱一塊大石頭,帶著滿腔的憤怒、滿肚的冤屈投向了汨羅江。聞此事,世人哀之。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蔽臐撚昧攘葦?shù)筆寫出端午賽龍舟時對屈原受的冤屈感到悲傷,忠魂一去便不再回。國家滅、人也死的事件今天哪里有?只留下一點影子在世間。
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滿載豪情欲報國,卻郁郁不得志,君主無能,*臣當?shù)?如此的世風,怎能不讓他痛心!為了區(qū)區(qū)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結(jié)果卻不是他所預(yù)料的。
端午隨想
剛剛過完六一,馬上就到了端午。想起以前在家里的時候?qū)Χ宋绻?jié)沒什么好期待的,粽子感覺貌似也沒什么好吃的,從小也不喜歡吃;還好的一點就可以說是學(xué)校放假。又可以和同伴一起玩了吧。
如今回想起來。感覺有些想笑。不知道是笑那時候的純真,還是不知好歹,或者是笑自己?
記得初中快畢業(yè)了的時候,也是端午節(jié)左右。那時候我們彼此忙碌著,也許并不是準備中考。而是在寫留言冊,或者是買了個“記事本”,我們統(tǒng)稱為歌本。就是給同學(xué)抄一首歌,不過都是一些老歌,什么“記事本”“窗外”還有個經(jīng)典歌曲“單身情歌”“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呵呵,現(xiàn)在又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蛟S我們那時候所謂的流行,也就不復(fù)存在了吧;不過,記得我們也曾流行過。如今,記得我們未曾離開過。雖然從未聯(lián)系,然而未曾忘記。
記得有人說過,真正的朋友并不時常聯(lián)系,卻好似從未離開。無論相隔遠,無論何時相見。在相聚的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平淡、默契。如果需要靠聯(lián)系才能維持的朋友,那這種就朋友就很容易失去。因為要經(jīng)常聯(lián)系。一不聯(lián)系就會斷的。
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來說。我感覺并不是憶屈原,而是在這繁華、充滿誘惑的都市里,給自己一種心靈的放假。在這難得的無憂無慮的日子里,釋放那壓抑很久的情感。當然,包括親情、友情還有所謂的愛情。
在這一天里,你可以打個電話回家。平時,沒時間可能不記得或者是沒什么話題。也許平時只能說一兩分鐘,那么在這一天可能會多少幾分鐘。也許,相對你來說無關(guān)緊要??墒?,對于你家人來說。你開始懂事了、長大了;有空可以打個電話給同學(xué)、朋友、兄弟。聊聊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分享你的快樂和煩惱。也可以打個電話給你的“愛人”互相關(guān)心下對方,對煩惱的事情給予幫助、給予鼓勵。偶爾調(diào)佩調(diào)佩,培養(yǎng)下感情;
記得以前喜歡過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特別是過年,父親在外都回家了。有好菜吃,有錢用,還有壓歲錢。
現(xiàn)如今只要是過節(jié)都喜歡,因為有假放。不過喜歡的節(jié)日,跟以前也差不多,有所改變的就是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也漸漸的喜歡了。當然,五一、十一、過年也是很喜歡。
具體的原因,也不太清楚。也許是因為年齡的增長,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或許是想的更遠了,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