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化學(xué)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字號:

偉人所達(dá)到并保持著的高度,并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著。幻想在漫長的生活征途中順?biāo)兄鄣娜?,他的終點在下游。只有敢于揚起風(fēng)帆,頂惡浪的勇士,才能爭到上游。高三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三年級化學(xué)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一】
    一、俗名
    無機(jī)部分:
    純堿、蘇打Na2CO3、天然堿、口堿:Na2CO3小蘇打:NaHCO3大蘇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瑩石:CaF2重晶石:BaSO4(無毒)碳銨: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鹽: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緩瀉劑)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綠礬:FaSO4·7H2O干冰:CO2明礬:KAl(SO4)2·12H2O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瀉鹽:MgSO4·7H2O膽礬、藍(lán)礬:CuSO4·5H2O雙氧水:H2O2皓礬: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剛玉:Al2O3水玻璃、泡花堿、礦物膠:Na2SiO3鐵紅、鐵礦:Fe2O3磁鐵礦:Fe3O4黃鐵礦、硫鐵礦:FeS2銅綠、孔雀石:Cu2(OH)2CO3菱鐵礦:FeCO3赤銅礦:Cu2O波爾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劑: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氣、沼氣、坑氣(主要成分):CH4水煤氣:CO和H2硫酸亞鐵銨(淡藍(lán)綠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綠色
    光化學(xué)煙霧:NO2在光照下產(chǎn)生的一種有毒氣體王水:濃HNO3:濃HCl按體積比1:3混合而成。
    鋁熱劑: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機(jī)部分:
    氯仿:CHCl3電石:CaC2電石氣: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
    氟氯烴:是良好的制冷劑,有毒,但破壞O3層。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氣成分(石油裂化):烯烴、烷烴、炔烴、H2S、CO2、CO等。
    焦?fàn)t氣成分(煤干餾):H2、CH4、乙烯、CO等。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甘油、丙三醇:C3H8O3石炭酸:苯酚蟻醛:甲醛HCHO
    二、顏色
    鐵:鐵粉是黑色的;一整塊的固體鐵是銀白色的。
    Fe2+——淺綠色Fe3O4——黑色晶體Fe(OH)2——白色沉淀
    Fe3+——黃色Fe(OH)3——紅褐色沉淀Fe(SCN)3——血紅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藍(lán)綠色
    Fe2O3——紅棕色粉末
    銅:單質(zhì)是紫紅色
    Cu2+——藍(lán)色CuO——黑色Cu2O——紅色
    CuSO4(無水)—白色CuSO4·5H2O——藍(lán)色
    Cu2(OH)2CO3—綠色
    Cu(OH)2——藍(lán)色[Cu(NH3)4]SO4——深藍(lán)色溶液
    FeS——黑色固體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狀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膠狀沉淀
    Cl2、氯水——黃綠色F2——淡黃綠色氣體Br2——深紅棕色液體
    I2——紫黑色固體HF、HCl、HBr、HI均為無色氣體,在空氣中均形成白霧
    CCl4——無色的液體,密度大于水,與水不互溶
    Na2O2—淡黃色固體Ag3PO4—黃色沉淀S—黃色固體AgBr—淺黃色沉淀
    AgI—黃色沉淀O3—淡藍(lán)色氣體SO2—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
    SO3—無色固體(沸點44.8度)品紅溶液——紅色氫氟酸:HF——腐蝕玻璃
    N2O4、NO——無色氣體NO2——紅棕色氣體
    NH3——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氣體KMnO4--——紫色MnO4-——紫色
    三、考試中經(jīng)常用到的規(guī)律:
    1、溶解性規(guī)律——見溶解性表;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PH的變色范圍
    甲基橙<3.1紅色3.1——4.4橙色>4.4黃色
    酚酞<8.0無色8.0——10.0淺紅色>10.0紅色
    石蕊<5.1紅色5.1——8.0紫色>8.0藍(lán)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chǎn)物;
    (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例:當(dāng)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
    3CO32-+2Al3++3H2O=2Al(OH)3↓+3CO2↑
    5、寫電解總反應(yīng)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應(yīng)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電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
    配平:2KCl+2H2O==H2↑+Cl2↑+2KOH
    6、將一個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yīng)的方法:(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yīng)式;(2)再考慮反應(yīng)時的環(huán)境(酸性或堿性);(3)使二邊的原子數(shù)、電荷數(shù)相等。
    例:蓄電池內(nèi)的反應(yīng)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yīng)。
    寫出二個半反應(yīng):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環(huán)境中,補(bǔ)滿其它原子:
    應(yīng)為:負(fù)極:Pb+SO42--2e-=PbSO4
    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
    注意:當(dāng)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yīng)則為以上電極反應(yīng)的倒轉(zhuǎn):
    為:陰極:PbSO4+2e-=Pb+SO42-
    陽極:PbSO4+2H2O-2e-=PbO2+4H++SO42-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zhì)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guān)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yīng):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yīng):電子守恒用得多)
    8、電子層結(jié)構(gòu)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shù)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xué)學(xué)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jù)的:
    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
    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物質(zhì),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fù)電。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價的S)
    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zhì):H2O、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2)是否有弱電解質(zhì)生成;(3)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4)是否生成絡(luò)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5)是否發(fā)生雙水解。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的是W(鎢3410c);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jī)酸酸性的強(qiáng)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機(jī)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zhì)。
    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
    22、取代反應(yīng)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yīng)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jī)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zhì)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zhì)量時產(chǎn)生的CO2、H2O和耗O2量。
    【二】
    一、常見物質(zhì)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鹽類
    (1)皓礬:ZnSO4·7H2O
    (2)重晶石(鋇餐):BaSO4
    (3)綠礬:FeSO4·7H2O
    (4)芒硝:Na2SO4·10H2O
    (5)明礬:KAl(SO4)2·12H2O
    (6)藍(lán)礬(膽礬):CuSO4·5H2O
    (7)熟石膏:2CaSO4·H2O
    2.礦石類
    (1)電石:CaC2
    (2)磁鐵礦石:Fe3O4
    (3)赤鐵礦石:Fe2O3
    (4)石英:SiO2
    (5)剛玉(藍(lán)寶石,紅寶石):Al2O3
    3.氣體類
    (1)高爐煤氣:CO、CO2等混合氣體
    (2)水煤氣:CO、H2
    (3)天然氣(沼氣):CH4
    4.有機(jī)類
    (1)福爾馬林:35%~40%的HCHO水溶液
    (2)蟻酸:HCOOH
    (3)尿素:CO(NH2)2
    (4)氯仿:CHCl3
    (5)甘油:CH2OH—CHOH—CH2OH
    (6)硬脂酸:C17H35COOH
    (7)軟脂酸:C15H31COOH
    (8)油酸:C17H33COOH
    (9)肥皂:C17H35COONa
    (10)銀氨溶液:Ag(NH3)2OH
    (11)葡萄糖:C6H12O6
    (12)蔗糖:C12H22O11
    (13)淀粉:(C6H10O5)n
    (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類
    (1)石灰乳:Ca(OH)2
    (2)銅綠:Cu2(OH)2CO3
    (3)王水:濃鹽酸、濃HNO3(按體積比3∶1混合)
    (4)泡花堿:Na2SiO3
    (5)小蘇打:NaHCO3
    (6)純堿、蘇打:Na2CO3
    (7)大蘇打:Na2S2O3·5H2O
    (8)光鹵石:MgCl2·6H2O
    (9)生理鹽水:0.9%的氯化鈉溶液
    (10)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
    (11)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
    (12)堿石灰:CaO、NaOH
    二、物質(zhì)的狀態(tài)和顏色
    1.固體物質(zhì)
    淡黃色:S、Na2O2、AgBr、三硝基甲苯
    黃色:Au、AgI、Ag3PO4、FeS2
    紫紅色:Cu
    紅色:Cu2O
    紅棕色:紅磷、Fe2O3
    棕黃色:CuCl2、FeCl3
    白色:P4、Fe(OH)2、無水CuSO4、AgCl、BaSO4、Al(OH)3、Mg(OH)2、BaCO3、CaCO3、Na2O、MgO、Al2O3
    黑色:石墨、CuS、Cu2S、FeS、MnO2、FeO、Fe3O4、CuO、PbS、粉末狀銀和鐵
    棕褐色:Ag2O
    紫黑色:I2
    紅褐色:Fe(OH)3
    藍(lán)色:CuSO4·5H2O、Cu(OH)2
    綠色:FeSO4·7H2O、Cu2(OH)2CO3
    銀白色:塊狀鐵、銀、鈉、鉀
    2.液體物質(zhì)
    藍(lán)色:Cu2+、[Cu(H2O)4]2+、,遇I2的淀粉溶液
    黃色:Fe3+、碘的水溶液、遇濃HNO3的蛋白質(zhì)溶液、久置的濃硝酸、工業(yè)鹽酸
    紫紅色:MnO4(-)、碘的CCl4溶液
    紅色:[Fe(SCN)n]3-n(n=1~6)
    深紅棕色:液溴
    淺黃綠色:氯水
    橙色:溴水
    橙紅色:溴的CCl4溶液
    紅褐色:Fe(OH)3膠體
    褐色:碘的乙醇溶液
    3.氣體物質(zhì)
    淡黃綠色:F2
    紅棕色:NO2、溴蒸氣
    紫紅色:碘蒸氣
    黃綠色:Cl2
    無色:NH3、NO、N2O4、SO2、H2S、CH4、CH2===CH2等
    三、特殊的物理性質(zhì)
    1.易液化的物質(zhì)
    常壓下SO2(-10℃)、NH3(-33.5℃)、Cl2(-34.6℃)
    2.SO3
    熔點和沸點都很低,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是一種無色晶體。
    3.H2SO4
    硫酸是一種無色透明、黏稠的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的質(zhì)量分?jǐn)?shù)為98.3%,密度為1.84g·cm-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8.4mol·L-1),屬高沸點、難揮發(fā)性酸。
    濃硫酸具有強(qiáng)腐蝕性,若濃硫酸不慎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應(yīng)先用濕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4.單質(zhì)溴易揮發(fā),單質(zhì)碘易升華
    5.易潮解的物質(zhì)
    NaOH、MgCl2、CaCl2.
    6.氣體溶解性歸納
    難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C2H2;較易溶于水:Cl2(1∶2)、H2S(1∶2.6)、CO2(1∶1)、SO2(1∶40);極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
    7.物質(zhì)的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Cl、NH3、Cl2、SO2;
    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
    四、常見物質(zhì)的重要用途
    1.O3:①漂白劑②消毒劑
    2.Cl2:①殺菌消毒②制鹽酸、漂白劑③制氯仿等有機(jī)溶劑和多種農(nóng)藥
    3.N2:①焊接金屬的保護(hù)氣②填充燈泡③保存糧食作物④冷凍劑
    4.Al:①制導(dǎo)線電纜②食品飲料的包裝③制多種合金④做機(jī)械零件、門窗等
    5.Na:①制Na2O2等②冶煉Ti等金屬③電光源
    ④Na、K合金作原子反應(yīng)堆導(dǎo)熱劑
    6.Al2O3:①冶煉鋁②制作耐火材料
    7.NaCl:①化工原料②調(diào)味品③腌漬食品
    8.CO2:①滅火劑②人工降雨③溫室肥料
    9.NaHCO3:①治療胃酸過多②發(fā)酵粉
    10.AgI: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11.SO2:①漂白劑②殺菌消毒
    12.H2O2:①漂白劑、消毒劑、脫氯劑②火箭燃料
    13.CaSO4:①制作各種模型②石膏繃帶③調(diào)節(jié)水泥硬化速度
    14.SiO2: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鐘表②光導(dǎo)纖維
    15.NH3:①制硝酸、銨鹽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機(jī)合成
    ③制冷劑
    16.乙酸乙酯:①有機(jī)溶劑②制備飲料和糖果的香料
    17.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纖維、有機(jī)溶劑等②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果實催熟)
    18.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護(hù)膚
    五、常用的除雜方法
    1.雜質(zhì)轉(zhuǎn)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zhuǎn)化為苯酚鈉,利用苯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
    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dá)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結(jié)晶法(結(jié)晶和重結(jié)晶)
    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兩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jié)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將萃取后的碘單質(zhì)和苯分離可采用蒸餾法。
    8.分液法
    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
    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
    欲除去某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可采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六、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
    1.臭氧層空洞——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被氟里昂等氟氯烴破壞而減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線的傷害。
    2.溫室效應(yīng)——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氣溫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環(huán),致使自然災(zāi)害頻繁發(fā)生。
    3.光化學(xué)煙霧——空氣中的污染性氣體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xué)反應(yīng)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學(xué)煙霧.空氣中氮的氧化物主要來自石油產(chǎn)品和煤燃燒的產(chǎn)物、汽車尾氣以及制硝酸工廠的廢氣等。
    4.赤潮——海水富營養(yǎng)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
    5.水華——淡水富營養(yǎng)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
    6.酸雨——空氣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霧隨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5.6.空氣中SO2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含硫礦石的冶煉和硫酸、磷肥、紙漿生產(chǎn)的工業(yè)廢氣。
    7.汽車尾氣——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CO、氣態(tài)烴以及氣缸中的空氣在放電條件下產(chǎn)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氣污染或造成光化學(xué)煙霧的主要原因。
    8.室內(nèi)污染——由化工產(chǎn)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釋放出的甲醛(HCHO)氣體;建筑材料產(chǎn)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電器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糧食、副食品等在生產(chǎn)、貯存、運輸、加工的過程中,農(nóng)藥、化肥、激素、防腐劑(苯甲酸及其鈉鹽等)、色素、增白劑(“吊白塊”、大蘇打、漂粉精)、調(diào)味劑等,以及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的不恰當(dāng)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三】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1)條件問題: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增大,不能使用22.4L/mol。
    (2)狀態(tài)問題:標(biāo)準(zhǔn)狀況時,H2O、N2O4、碳原子數(shù)大于4的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大部分鹵代烴、含氧衍生物等為液態(tài)或固態(tài);SO3、P2O5等為固態(tài),不能使用22.4L/mol。
    (3)某些物質(zhì)中的化學(xué)鍵數(shù)目:如白磷(31g白磷含1.5molP-P鍵)、金剛石(12g金剛石含2molC-C鍵)、晶體硅(1molSi含2molSi-Si鍵)及晶體SiO2(60g二氧化硅晶體含4molSi-O鍵)、Cn(1molCn含nmol單鍵,n/2mol雙鍵)等。
    (4)某些特殊反應(yīng)中的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如Na2O2與H2O、CO2的反應(yīng)(1molNa2O2轉(zhuǎn)移1mol電子;Cl2與H2O、NaOH的反應(yīng)(1molCl2轉(zhuǎn)移1mol電子。若1molCl2作氧化劑,則轉(zhuǎn)移2mol電子);Cu與硫的反應(yīng)(1molCu反應(yīng)轉(zhuǎn)移1mol電子或1molS反應(yīng)轉(zhuǎn)移2mol電子)及與Fe有關(guān)的反應(yīng)(與非氧化性酸、鹽的置換變?yōu)镕e2+、而與氯氣等反應(yīng)而被氧化為Fe3+等)。
    (5)電解質(zhì)溶液中因微粒的電離或水解造成微粒數(shù)目的變化:如強(qiáng)電解質(zhì)HCl、HNO3等因完全電離,不存在電解質(zhì)分子;弱電解質(zhì)CH3COOH、HClO等因部分電離,而使溶液中CH3COOH、HClO濃度減小;Fe3+、Al3+、CO32–、CH3COO–等因發(fā)生水解使該種粒子數(shù)目減少;Fe3+、Al3+、CO32–等因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而使溶液中陽離子或陰離子總數(shù)增多等。
    (6)由于生成小分子的聚集體(膠體)使溶液中的微粒數(shù)減少:如1molFe3+形成Fe(OH)3膠體時,微粒數(shù)目少于1mol。
    (7)此外,還應(yīng)注意由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微粒時,是否告知了溶液的體積(如1mol/LNa2CO3溶液中Na+為2NA是錯的);計算的是溶質(zhì)所含分子數(shù),還是溶液中的所有分子(應(yīng)考慮溶劑水)數(shù);某些微粒的電子數(shù)計算時應(yīng)區(qū)分是微粒所含的電子總數(shù)還是價電子數(shù),并注意微粒的帶電情況(加上所帶負(fù)電荷總數(shù)或減去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