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法修辭介紹三篇

字號:

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助力,更是個人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面向,隨著中國崛起,全世界學習華語的趨勢,越來越熱,孔子學院開到了全球。我們作為中國人更應(yīng)該努力學好這門課程。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
    構(gòu)成比喻的關(guān)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
    ①化平淡為生動;
    ②化深奧為淺顯;
    ③化抽象為具體;
    ④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
    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
    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guān)系,就是箭和靶的關(guān)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guān)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
    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
    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篇二】
    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作用: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篇三】
    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
    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
    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
    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
    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jié)果代原因。
    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
    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