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哲理兒童小故事

字號:

哲理兒童小故事是文學(xué)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簡單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下面是整理分享的簡單的哲理兒童小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古時候掌管錢糧的官員叫司農(nóng)。有一個名叫曹竹虛的司農(nóng)在與朋友閑談時說:他有一個同族哥哥由安徽歙縣到揚州去,途中經(jīng)過一個朋友家,朋友將他留下小住幾日。當(dāng)時正值烈日當(dāng)空、酷暑炎熱的夏季。朋友把他引到自己的書房去坐,那書房又寬敞又涼快。兩人談得很投機,不知不覺天漸漸黑了下來,曹竹虛的哥哥老曹想就在朋友的書房里過夜。他的朋友對他說:“我不是舍不得將書房讓你住,只是這書房里晚上鬧鬼,半夜出來怪怕人的。我怕你晚上看見了害怕,睡不好覺。”老曹卻不以為然,偏要在那書房里住下,他的朋友沒法,只好在書房里備下臥具,讓老曹睡覺。
    老曹由于好奇,又是新到朋友家,半夜時分,還沒有睡著。過了一會兒,看到有一個東西慢慢地從門縫里爬了進來,模模糊糊看到是薄薄的,薄得只有兩張紙片那么厚。那東西進來之后,漸漸地舒展開來,漸漸變作人的模樣,越來越清楚了,原來是個女人。老曹一點兒也不怕,認真地看著。只見那女人忽然披散頭發(fā),吐出舌頭,噢!原來是一個女吊頸鬼。老曹笑著說:“你這還是原來這些頭發(fā),只是稍微亂了一些;也還是原來這只舌頭,就是比剛才要略長了一些,變?nèi)プ儊矶际悄阍瓉淼念^,你原來的頭發(fā),你原來的舌頭,只不過是稍微亂了一些,長了一些,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那鬼聽到后忽然把自己的頭從頸子上摘下來,又放在案桌上。老曹看到后“哈哈”笑了起來,笑著說:“剛才你有頭,一會兒披散了頭發(fā),一會兒又弄長了舌頭。你有頭時尚且不值得害怕,更何況沒有頭了,更沒有什么可怕的了?!惫淼谋绢I(lǐng)已經(jīng)使完了,見沒有嚇住老曹,轉(zhuǎn)眼間一閃,不見了。第二天,老曹離開朋友家到揚州去了。
    過了些時日,老曹從揚州回家的路上,又經(jīng)過這里,仍住在朋友家這間書房里。也是到了半夜時分,看見門縫里又有什么東西在那兒慢慢地爬著。等到門縫里慢慢爬著的那家伙剛剛露出一個頭時,老曹就冷不防猛地吐它一口唾沫,并大聲說:“又是這個叫人掃興的家伙作什么祟呢?沒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又來干什么?”鬼覺得再沒有什么法子使老曹害怕了,竟然不敢進到書房中來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告訴人們:對待鬼魅邪氣要敢于揭露敢于斗爭,正氣就會上升。否則,就會遭到鬼魅邪氣的迫害。
    
篇二

    有一個叫荔姐的姑娘,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勤勞善良,對長輩孝順,在娘家是個好女兒,嫁到婆家又是個好媳婦。
    一天,荔姐的母親病了,讓人捎口信給荔姐,荔姐十分著急,她來不及等丈夫回來陪她一道去娘家探望,就一個人匆匆忙忙上路往娘家奔。她走著走著,天漸漸黑下來了,天上一彎月牙兒只發(fā)出微弱的光,勉強可以照得見路。
    忽然,荔姐聽見身后似有聲響,她心里十分緊張,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正遠遠跟在她身后向她追過來。荔姐馬上意識到,一定是遇上歹人了。怎么辦?這一片曠野,除了荒墳和稀稀疏疏的樹,就只有自己和那個壞人。這時候,荔姐情急之下,反而鎮(zhèn)定下來,她急中生智,走到一座墳邊的白楊樹下站定,把發(fā)簪耳環(huán)拔下來揣進懷里,又解下身上的絲帶拴在脖子上,披頭散發(fā)吐出舌頭,迎面向著走過來的歹人,瞪著眼睛直直地看著。那人追到荔姐近前,荔姐又變著腔調(diào)叫他過來。那人走到荔姐面前仔細一看,原來是個吊死鬼,便嚇得驚叫一聲癱軟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荔姐趁此機會,趕緊逃脫,幸免遇害。
    荔姐一路小跑,一直跑回娘家,親人們見她披頭散發(fā)衣衫不整渾身是汗,全都大驚失色。荔姐喘過氣來后,慢慢向他們講述了路上發(fā)生的事情,一家人聽后,又是氣憤又是好笑,荔姐的母親十分心疼地撫摸著女兒的頭發(fā)說:“我兒受苦了?!?BR>    第二天,附近一帶傳來消息說,有一家少年昨夜在外遇見了鬼,中了邪,那鬼一直附在他身上不依不饒,以至于他發(fā)了狂,神志不清,盡說胡話。過了幾天,聽說那少年的病越來越厲害,他家里請醫(yī)生、抓藥吃,都不見好;又請道士念咒,仍沒治好。過了不久,又傳來消息說那遇“鬼”的少年終于死去了。
    荔姐雖是一位舊時女子,卻在情急之中能自己解救自己,在惡人面前表現(xiàn)得沉著鎮(zhèn)定又機智勇敢;而那個壞人,由于居心不良,反而送掉了自己性命。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世間本沒有什么鬼怪,只有愚昧的人才相信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