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化學(xué)試題及答案

字號:

學(xué)習(xí)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是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fù)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xué)習(xí)也是一樣,學(xué)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久而久之,不論是狀元還是伊人,都會向你招手。高一頻道為正在努力學(xué)習(xí)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級化學(xué)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2013•高考全國大綱)
    B.氫氧化鐵膠體中H+、K+、S2-、Br-能大量共存(2013•高考安徽卷)
    C.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電解質(zhì)(2012•高考山東卷)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飽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2012•高考山東卷)
    E.金屬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2012•高考山東卷)
    F.明礬能水解生成Al(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2012•高考江蘇卷)
    G.明礬水解時產(chǎn)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漂白劑(2012•高考天津卷)
    H.“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zhì)(2012•高考四川卷)新
    I.沸水中滴加適量飽和FeCl3溶液,形成帶電的膠體,導(dǎo)電能力增強(2012•高考重慶卷)
    解析:選ABCEGI。高碘酸為強酸性物質(zhì),直接攝入會對消化系統(tǒng)造成傷害;氫氧化鐵膠粒帶電,加入電解質(zhì)會發(fā)生聚沉;NaClO屬于鹽,是強電解質(zhì);Al2O3為*氧化物;Al(OH)3膠體具有吸附性,可做凈水劑,但是沒有漂白性;膠粒帶電,但是膠體不帶電。
    2.(2013•高考四川卷)下列物質(zhì)分類正確的是()
    A.SO2、SiO2、CO均為酸性氧化物
    B.稀豆?jié){、硅酸、氯化鐵溶液均為膠體
    C.燒堿、冰醋酸、四氯化碳均為電解質(zhì)
    D.福爾馬林、水玻璃、氨水均為混合物
    解析:選D。A項,CO不是酸性氧化物;B項,氯化鐵溶液不屬于膠體;C項,四氯化碳為非電解質(zhì);D項,福爾馬林為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為硅酸鈉的水溶液,氨水為氨氣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它們均為混合物。
    3.(2012•高考山東卷)下列與化學(xué)概念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反應(yīng)均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
    B.金屬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C.催化劑能改變可逆反應(yīng)達到平衡的時間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餾產(chǎn)品汽油為純凈物
    解析:選C。有單質(zhì)參加的化合反應(yīng)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否則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如CaO+H2O===Ca(OH)2等;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氧化物,如Al2O3等;催化劑能改變可逆反應(yīng)的速率,故可改變其達到平衡的時間;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餾產(chǎn)品汽油仍為混合物。
    4.(2012•高考江蘇卷)下列所列各組物質(zhì)中,物質(zhì)之間通過一步反應(yīng)就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轉(zhuǎn)化的是()
    物質(zhì)
    選項aBc
    AAlAlCl3Al(OH)3
    BHNO3NONO2
    C[K]SiSiO2H2SiO3
    D新CH2=CH2CH3CH2OHCH3CHO
    解析:選B。A中的Al(OH)3無法通過一步反應(yīng)制得Al,A錯誤;HNO3(稀)――→CuNO,NOO2H2ONO2,NO2――→O2、H2OHNO3,B正確;SiO2不溶于水,無法通過一步反應(yīng)制得H2SiO3,C錯誤;CH3CHO無法通過一步反應(yīng)制得乙烯,D錯誤。
    5.(2012•高考天津卷)根據(jù)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xué)性質(zhì),判斷其應(yīng)用錯誤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
    B.CaO能與SO2反應(yīng),可作工業(yè)廢氣的脫硫劑
    C.明礬水解時產(chǎn)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漂白劑
    D.鑭鎳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屬氫化物,可作儲氫材料
    解析:選C。酒精可以殺菌消毒的原因就是其能夠使蛋白質(zhì)變性,A對;CaO能與SO2反應(yīng),可以吸收工業(yè)廢氣中的SO2,CaO+SO2===CaSO3,B對;明礬水解生成的Al(OH)3膠體可作凈水劑,但是不能作漂白劑,C錯;因為鑭鎳合金可以吸收H2,故可以用作儲氫材料,D對。
    【二】
    1.(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有關(guān)試驗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分液時,分液漏斗的上層液體應(yīng)由上口倒出
    B.用加熱分解的方法區(qū)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
    C.配置0.1000mol•L-1氫氧化鈉溶液時,將液體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檢驗NH+4時,往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
    解析:選D。A.分流漏斗下端的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正確;B.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碳酸氫鈉加熱分解,正確;C.必須要引流,正確;D.氨氣呈堿性,應(yīng)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錯誤。
    2.下列實驗操作與安全事故處理均正確的是()
    ①做銀鏡反應(yīng)實驗后的試管內(nèi)壁附有銀,可用氨水清洗②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時,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③欲從碘水中分離出I2,可將適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蕩,靜置分層后分液④將飽和氯化鐵溶液煮沸,可制得氫氧化鐵膠體⑤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的水浴溫度時,不慎打破水銀球,用滴管將水銀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殘破的溫度計插入裝有硫粉的廣口瓶中⑥用試管夾從試管底由下往上夾住距試管口約1/3處,手持試管夾長柄末端,進行加熱⑦制備乙酸乙酯時,將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濃硫酸中⑧把玻璃管插入橡膠塞孔時,用厚布護手,緊握用水濕潤的玻璃管插入端,緩慢旋進塞孔中
    A.①②③④B.②⑤⑥⑦
    C.③⑤⑥⑧D.⑤⑥⑦⑧
    解析:選C。銀鏡反應(yīng)實驗后,一般用稀HNO3清洗試管內(nèi)壁的銀;在配置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時,物質(zhì)的溶解、向容量瓶中轉(zhuǎn)移液體都需要使用玻璃棒;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是將飽和氯化鐵溶液加到沸水中,而不是將其加熱煮沸;制備乙酸乙酯時,三種液體的滴加順序為將乙醇和濃硫酸混合,后加入乙酸。
    3.(2013•高考重慶卷)按以下方案可以從海洋動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腫廇活性的天然產(chǎn)物。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1)需要過濾裝置B.步驟(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驟(3)需要用到坩堝D.步驟(4)需要蒸餾裝置
    解析:選C。步驟(1)得到濾液和不溶性物質(zhì),所以為過濾,故A項正確;步驟(2)得到水層溶液和有機層溶液,所以為分液,儀器為分液漏斗,故B項正確;步驟(3)由水層溶液析出固體,需要加熱蒸發(fā),儀器為蒸發(fā)皿,故C項錯誤;步驟(4)從有機層溶液中得到甲苯,需要蒸餾,故D項正確。
    4.(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易燃試劑與強氧化性試劑分開放置并遠離火源
    B.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
    C.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鈉溶液
    D.金屬鈉著火時,用細沙覆蓋滅火
    解析:選C。A項:燃燒過程是一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過程,易燃試劑作還原劑,在強氧化性試劑存在下,當(dāng)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就容易發(fā)生火災(zāi),正確;B項:氨氣是堿性氣體,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正確;C項:量筒不能用作配制溶液的儀器,不正確;D項:金屬鈉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會發(fā)生反應(yīng),所以金屬鈉著火時,用細沙覆蓋滅火,正確。
    5.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yīng)的實驗,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
    解析:選C。A中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2H2;B中Na2CO3與NaHCO3的位置應(yīng)互換;D中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6.(2014•浙江寧波調(diào)研)實驗室里不同化學(xué)試劑的保存方法不盡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4種試劑通常各自存放在如下圖所示的玻璃試劑瓶中。按照試劑瓶的順序存放試劑序號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解析:選D。NaOH溶液放在帶橡膠塞的無色細口玻璃瓶中,大理石放在廣口瓶中,NaCl溶液放在無色細口試劑瓶中,濃、稀*均保存在帶玻璃塞(不能用橡膠塞)的棕色細口玻璃瓶中。
    7.用托盤天平稱取10.1gNaOH試樣,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將NaOH放在天平左邊托盤中的紙片上
    B.將NaOH放入燒杯中(燒杯事先已稱重),并放在天平左邊托盤上
    C.用鑷子取出標(biāo)定為10.1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邊的托盤上
    D.用鑷子取出標(biāo)定為10g的砝碼放在天平左邊的托盤上,并將游碼向右移到0.1g位置上
    解析:選B。A項,氫氧化鈉不可以放在紙片上,應(yīng)放入小燒杯中;B項,正確;C項,砝碼沒有10.1g的,故不正確;D項,砝碼應(yīng)該放在托盤的右盤上,故不正確。
    8.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是()
    A.①為稀釋濃硫酸
    B.②為滴定前除去堿式滴定管尖嘴處氣泡
    C.③為向試管中加固體粉末狀藥品
    D.④為向容量瓶中加水
    解析:選B。①中標(biāo)簽應(yīng)靠近手心;③中應(yīng)先將試管平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入試管底部,然后將試管豎起,再輕輕彈一下藥匙或紙槽;④中應(yīng)用玻璃棒引流。滴定前除去堿式滴定管尖嘴處氣泡時,將尖嘴斜向上,擠壓橡膠管中玻璃球,使水流將氣泡沖出,即圖②所示。
    9.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2gNaCl②用50mL量筒量取5.2mL鹽酸③用蒸發(fā)皿加熱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體④用100mL容量瓶配制80mL0.1mol•L-1H2SO4溶液⑤用帶玻璃塞的棕色試劑瓶存放濃HNO3⑥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使用的玻璃儀器只有2種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D(zhuǎn).②③⑤⑥
    解析:選A。不能用50ml量筒量取5.2mL鹽酸;測定中和熱時需要燒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溫度計。故不選②⑥。
    10.下列實驗方案設(shè)計合理且能達到相應(yīng)實驗預(yù)期目的的是()
    解析:選A。B項,NO2與水反應(yīng)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項,無法證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D項,HCl的尾氣處理要防倒吸。
    11.化學(xu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自然科學(xué),化學(xué)實驗在化學(xué)學(xué)習(x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關(guān)于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有()
    A.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翻失火,應(yīng)立即用濕布蓋滅
    B.10mL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確度是相同的,都可讀到0.1mL以下
    C.測量溶液的pH時,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而在檢驗氣體時則要用水先潤濕
    D.*銀溶液應(yīng)當(dāng)用棕色廣口瓶盛裝
    E.長頸漏斗在用于制氣體時要插入液面以下
    F.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2)下列實驗沒有錯誤的是()
    (3)下圖為常見儀器的部分結(jié)構(gòu)(有的儀器被放大)
    A圖中液面所示溶液的體積為28.0mL,用上述四種儀器中的某種測量一液體的體積,平視時讀數(shù)為NmL,仰視時讀數(shù)為MmL,若M>N,則所使用的儀器是________(填字母標(biāo)號)。
    答案:(1)ACEF(2)D(3)C
    12.如下圖所示,A、B、C是實驗室常用的三種制取氣體的裝置,提供的藥品有:大理石、濃鹽酸、鋅粒、稀鹽酸、二氧化錳、氯化銨、熟石灰?,F(xiàn)欲利用這些藥品分別制取NH3、Cl2、H2、CO2四種氣體,試回答以下問題:
    (1)選用A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選用B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通常選用C裝置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__________。
    (2)標(biāo)號為①、②的儀器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利用上述有關(guān)藥品制取Cl2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根據(jù)題目提供的藥品可知:NH3可用NH4Cl和Ca(OH)2在加熱條件下制取,2NH4Cl+Ca(OH)2=====△2NH3↑+CaCl2+2H2O,屬于“固+固”加熱型,對照裝置,選用A。Cl2可選用MnO2和濃鹽酸加熱制取,MnO2+4HCl(濃)=====△MnCl2+Cl2↑+2H2O屬于“固+液”加熱型,對照裝置,選用C。H2可用鋅粒與稀鹽酸反應(yīng)制取,Zn+2HCl===ZnCl2+H2↑;CO2可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制取,CaCO3+2HCl===CaCl2+CO2↑+H2O,二者都屬于“固+液”不加熱型,對照裝置,選用B。
    答案:(1)NH3H2、CO2Cl2(2)分液漏斗圓底燒瓶(3)MnO2+4H++2Cl-=====△Mn2++Cl2↑+2H2O
    13.欲配制500mL0.2mol•L-1的碳酸鈉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計算可知,應(yīng)用托盤天平稱取________g碳酸鈉。
    (2)稱量的操作順序為(填序號)________。
    A.調(diào)天平零點
    B.游碼回零
    C.向小燒杯中加入碳酸鈉
    D.稱量空燒杯
    E.向右盤加砝碼并把游碼移到所需位置
    F.將砝碼回盒
    G.記錄稱量結(jié)果
    (3)若砝碼和藥品位置放顛倒(假設(shè)稱量時未用燒杯),天平平衡時,實際稱得碳酸鈉的質(zhì)量是________g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若稱取28.6gNa2CO3•10H2O進行配制
    B.稱量時用了生銹的砝碼
    C.往容量瓶轉(zhuǎn)移溶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D.碳酸鈉中含有不溶性雜質(zhì)
    E.未洗滌溶解碳酸鈉的燒杯
    F.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G.小燒杯洗凈后未干燥即用來稱量
    H.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
    解析:(1)m(Na2CO3)=0.5L×0.2mol•L-1×106g•mol-1=10.6g;(2)考查天平的使用,BADGECF;(3)若放顛倒實際稱得碳酸鈉的質(zhì)量是:10g-0.6g=9.4g;(4)A無影響,B砝碼生銹導(dǎo)致稱量的固體的質(zhì)量偏大,C有液體濺出導(dǎo)致溶質(zhì)的量損失,D含有雜質(zhì)使得碳酸鈉的實際質(zhì)量減小,E未洗滌會導(dǎo)致溶質(zhì)損失,F(xiàn)仰視導(dǎo)致體積偏大,G小燒杯未干燥無影響,H無影響。
    答案:(1)10.6(2)BADGECF(3)9.4(4)B
    14.工業(yè)上測量SO2、N2、O2混合氣體中SO2含量的裝置如圖。反應(yīng)管中裝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N2、O2不與I2反應(yīng)):
    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氣體進入反應(yīng)管后,量氣管內(nèi)增加的水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____的體積(填寫氣體的分子式)。
    (2)反應(yīng)管內(nèi)溶液藍色消失后,沒有及時停止通氣。則測得的SO2含量________(選填:偏高、偏低、不受影響)。
    (3)反應(yīng)管內(nèi)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代替(填寫物質(zhì)名稱)。
    (4)若碘溶液體積為VamL,濃度為cmol•L-1,N2與O2的體積為VbmL(已折算成標(biāo)準狀況下的體積)。用Va、cmol•L-1、Vb表示SO2的體積百分含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將上述裝置改為簡易實驗裝置,除導(dǎo)管外,還需選用的儀器為________(選填下列儀器的編號)。
    a.燒杯b.試管c.廣口瓶d.容量瓶e.量筒f.單孔塞g.雙孔塞
    解析:(1)反應(yīng)管的作用是吸收SO2,所以剩余的氣體是N2、O2。量氣管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是N2、O2的體積。
    (2)若反應(yīng)管內(nèi)溶液藍色消失,說明其中的I2已消耗完,此時若再通入待測混合氣體,其中的SO2不能被吸收,所測得的SO2的含量會偏低。
    (3)反應(yīng)管中的試劑應(yīng)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能吸收SO2,二是要有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以利判斷是否完全反應(yīng)。酸性高錳酸鉀或溴水都可作為吸收劑。
    (4)考察化學(xué)計算能力,根據(jù)題給反應(yīng)可得:V(SO2)%=22.4cVa/22.4c(Va+Vb)×100%
    (5)量氣管可用量筒代替,反應(yīng)管可用試管或廣口瓶代替,所以可以有如下三種組合:b、c、e、g或b、e、g或c、e、g。
    答案:(1)N2、O2(2)偏低(3)酸性高錳酸鉀或溴水(4)×100%
    (5)b、c、e、g或b、e、g或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