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計劃匯編

字號:


    一個漫長的暑假已過去,迎來的是一個美好的春天。在這萬物復蘇的時刻,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又重新回到美麗的校園,開始了新一學期的征途。下面為您分享了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計劃匯編,歡迎關注。
    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計劃【一】
    一、教育目的根據(jù)課程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生活常規(guī)和日常行為準則的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學校;了解學校一日生活常規(guī)等。通過入學教育課,為一年級小學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作好鋪墊。
    二、教育培訓內容安排表時間教育內容具體要求及教育方法第一節(jié)
    1、安排座位
    2、師生互相說明情況
    3、隊列訓練
    4、熟悉鈴聲
    1、理順班級管理體制(排座位、分小組等)
    2、老師自我說明;學生自我說明,說出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家庭電話號碼。從學生自我說明中物色班干部。
    3、隊列訓練:早操隊、放學路隊。
    4、讓學生明白鈴聲的作用。第二節(jié)
    1、熟悉校園環(huán)境
    2、學習打掃衛(wèi)生
    1、老師帶領學生熟悉校園環(huán)境,如校園、操場、食堂、教學大樓、教師辦公室、專用教室、廁所等。
    2、學會使用各種清潔工具,通過操作明白如何搞好衛(wèi)生的順序。第三節(jié)
    1、針對前兩節(jié)課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表揚好人好事。
    2、訓練課堂常規(guī)
    1、演練:坐(坐端正、手放平)、立(胸挺頭正)、寫
    (三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看(仔細看)、聽(認真聽)、說(大膽說)等六個學習習慣。模擬訓練。
    2、訓練舉手、讀書等各種姿勢。
    3、訓練擺放學習用品。第四節(jié)
    1、學會卷鉛筆
    2、學會傳遞作業(yè)本
    3、訓練進校門時如何行禮、問好。
    1、訓練卷鉛筆的方法,做到垃圾放到指定地方。
    2、作業(yè)本傳遞比賽,做到快、靜、不損壞本子。
    3、教師示范,學生訓練進校門時如何行禮、問好。第五節(jié)
    1、了解學校一日生活
    2、初步了解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的學習內容。
    1、參照《葉城小學學生一日常規(guī)》,根據(jù)新生特點,簡化為基本的內容,編成淺顯、口語化、貼近兒童生活的三字經。
    2、通過聽、說、讀、寫,初步了解課本學習內容。第六節(jié)
    1、交代開學有關事宜。
    2、總結培訓情況,表揚好人好事。
    1、準備好書包、文具。
    2、衣著整潔。
    3、按時到校不遲到。
    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計劃【二】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校的名稱和自己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初步學會大膽地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愛好。
    3.初步學會向老師和同學講講自己想當怎樣的小學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學生。學生(出示帶拼音的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小學生了”。當小學生高興嗎?當了小學生,說明你們已經長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光榮的。
    二、認識校名、年級、班級
    開學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紅花戴在你們胸前,這說明,全校的老師和同學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所學校的校名誰知道?(請學生回答)
    1.出示帶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2.教師接拼音正確地把校名念一遍,請學生跟老師念,請個別同學念。
    3.誰知道,我們的學校在什么路上?我們學校周圍有什么工廠、商店、機關、公園?(可根據(jù)學校周圍的特點設計問題)
    (教師正確地介紹學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稱、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可邊介紹邊畫。)
    4.教師邊畫邊講年級與班級。
    (教師在本班名稱上用粉筆畫上小紅旗。)
    5.說一說:
    我是()小學()年級()班的小學生。
    誰能看著小黑板,看著圖連起來大聲、清楚地說一遍?(先請預先準備好的學生講)
    三、自我介紹
    我們這個班有()個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認識—下。
    1.示范引路。
    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請先預習過的學生作示范,教師評議)
    2.同桌互相介紹。
    3.介紹愛好。
    小朋友都有許多愛好,有的愛唱歌,有的愛跳舞,有的愛畫畫,有的愛講故事,還有的愛下棋。誰能把自己的愛好大聲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1)連起來作介紹。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歡什么連起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講的時候人要站正,聲音要響亮,說話要清楚,用普通話講。(請預先準備好的同學先講,教師評議)
    (2)“開火車”介紹,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好。(對講得好的學生,教師在黑板上畫上☆)
    4.說說當小學生的愿望。
    先請事先有準備的小朋友講,然后各自講,再指名講。教師要熱情鼓勵,肯定、贊許學生的愿望。
    5.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自己是xx學校一(x)班的小學生,我們這個班有那么多小朋友,又互相幫助,大家都要為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老師看誰的行動快。
    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計劃【三】
    行為上的準備
    行為上的準備包括:培養(yǎng)孩子的紀律意識、時間觀念、文明行為、正確舉止
    1.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紀律。孩子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有午睡的習慣,上了小學就沒有了,因此,在上學前兩個星期就可中斷孩子的午睡習慣,以免孩子上課時打瞌睡。另外,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爺爺、奶奶的身邊,過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如今將要到一個受紀律約束的環(huán)境里,家長要以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在學校要遵守紀律,上課專心聽講,不能玩東西,不與同學說話,發(fā)言時要先舉手,老師同意了再講。排隊、上課時行動迅速,不帶零食或其他與上課無關的東西到校。
    2.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要教育孩子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這包括:要按時到校,不能遲到;放學后,如無家長接要按時回家,不要在路上玩耍;回到家先做作業(yè),做作業(yè)要專心,做完作業(yè)后再玩,不能邊玩邊做。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孩子文明行為。要求孩子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要尊重長輩和老人,要關心弱者和需要幫助的人,要會用禮貌語言,即:“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等。父母除了講道理教育孩子外,比如在車上鼓勵孩子給老人、給病人和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等讓座;或在孩子出現(xiàn)不文明、不禮貌行為時,及時制止。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用自己文明禮貌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家長尤其要教育孩子在學校里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老師是很辛苦的,又是長輩,所以對老師要有禮貌,見到老師要問好,要聽從老師的教導,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同學是學習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學習,大家要團結友愛,學生上、生活上誰有困難要互相關心、幫助,誰忘了帶學習用具,要主動借給他,在學校里不要與同學鬧矛盾,更不能打架駕人。家長可以講一些科學家、偉人或英雄小時候關心同學、助人為樂的事,引導孩子向科學家、偉人和英雄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
    4.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站、坐、行姿勢。要求孩子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還可以讓他背幾句諺語作為自我要求。家長要注意孩子看書、寫字時的正確坐姿,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階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變形。孩子看書、寫字時,身體要坐直,眼睛距離書本需一尺左右,筆尖與手指距離一寸,胸前距離桌子一拳。決不能躺著看書,不在光線很暗或很強的地方看書,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看書學習一段時間后,要到戶外走走或望望遠方,以保護視力?,F(xiàn)在有些孩子年紀小小就戴上了眼鏡,就是因為不注意視力保護,看書、寫字等習慣不好造成的。需要補充的是,孩子在家吃飯時,家長好要求孩子與大人同桌吃,不允許他邊吃邊玩,更不允許端著碗到處走,這不但有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學習上的準備
    (1)教會孩子寫自己的名字,能說出父母的名字和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家中主要成員與自己的關系。
    (2)教孩子會數(shù)100以內的數(shù),數(shù)出20以內實物個數(shù),會寫簡單的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要會口算得數(shù)在10以內的計算,做到脫口而出。
    (3)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家長要教孩子多講講故事、背誦古詩、唱唱兒歌;帶孩子上街、進公園、去作客時,要引導他觀察樹木、房屋、動物等的形狀、顏色,留心身邊發(fā)生的事,并讓他說出來,回家后或事后可問他能否說說去過哪兒,那些地方有什么東西給自己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可讓孩子練習說說簡單的看圖說話。平時,家長應多與孩子對話,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