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hào)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奶K軾《送頓起》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送頓起
宋代:蘇軾
客路相逢難,為樂常不足。
臨行挽衫袖,更嘗折殘菊。
酒闌不忍去,共接一寸燭。
留君終無窮,歸駕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繼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斷陽關(guān)曲。
天門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頭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塵土相豗蹴。
惟有黃樓詩,千古配淇澳。
注釋
頓起:蘇軾及弟蘇轍好友,蘇轍有詩《送頓起及第還蔡州》。
嘗:曾。
佳人:當(dāng)指頓起妻。
凄斷陽關(guān)曲:像《陽關(guān)曲》寫的那樣凄冷地告別。“陽關(guān)曲”指“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句意。
酒闌不忍去,共接一寸燭:餞別之宴,酒意正濃,但夜已深,蠟燭將盡,只好重新點(diǎn)燃一支。
留君終無窮,歸駕不免促:挽留您的心意沒窮盡,歸去赴任,不免太倉促。駕,車。
岱宗:泰山。下文“天門”為泰山一險(xiǎn)要處?!段褰?jīng)通義》:“太山一名岱宗,言王者易姓告成,必于岱宗,東方萬物始交代之處。宗,長也。”《太山記》:“仰視天門,如從*中望天窗?!?BR> 前躅(zhú):先前的游蹤。
扶桑?。禾柍鲈∮诜錾??!痘茨献印分姓f太陽“出于陽谷,浴于咸池,是名扶?!??!渡胶=?jīng)》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此指在泰山極頂看日出。
彭城:今徐州市。
故人在其下,塵土相豗蹴:你的老朋友我在彭城,就如一粒飄蕩的塵土那樣渺小。其,指彭城。豗蹴,huīcù,豗,撞擊;蹴,踢踏。
黃樓詩:頓起有詩記黃樓本末(原詩注)。黃樓,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黃河在徐州北決口,七十余日后恢復(fù)故道。作為徐州太守的蘇東坡受到皇上嘉許,為長治久安,他又修壩一條,并建摟一座,命名黃樓。據(jù)五行理論,黃代表土,黑代表水,黃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黃樓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淇澳:借代《詩經(jīng)》?!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有《淇奧》一詩。澳通奧。
題解
此詩作者43歲時(shí)作于徐州。嘆息人生難逢易離,抒發(fā)與老朋友不忍分離之情。在贊頌頓起具有可與《詩經(jīng)》相媲美的詩才并平步青云之際,詩末回首彭城,感慨自己宦海生涯建功立業(yè)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