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別 難舍難分 杜牧《贈別》及賞析

字號:


    杜牧的古體詩題材廣闊,筆力峭健,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fēng)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fā)”的特色相結(jié)合,風(fēng)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亩拍痢顿泟e》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贈別
    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
    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
    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注釋
    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dá),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
    樽:酒杯。
                                                                                                           
    賞析
    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diǎn)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shí)乃多情,回應(yīng)首句。
    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jīng)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 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xiàn),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shí)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qiáng)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 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多情。別筵上,凄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拔ㄓX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qiáng)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yàn)楦袀x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愿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tài)描寫,把詩人內(nèi)心的真實(shí)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dāng)然是要表現(xiàn)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跋灎T”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里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里,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疤嫒舜箿I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暗教烀鳌庇贮c(diǎn)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xiàn)。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dá)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fēng)流蘊(yùn)藉,意境深遠(yuǎn),余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xiàn)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jié),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jié),好歌舞,風(fēng)情頗張,本詩亦可見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