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自古便有,據(jù)宋錢易《南部新書》載:有胡饤餃、張打油二人皆能為詩。那么歷都有哪些打油詩呢?下面是分享的關于打油詩都有哪些閱讀。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李白“戲杜甫詩”》
飯順山頭逢杜甫,
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
只為從來作詩苦。
《司馬光的“登山詩”》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嶺頭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
五湖四海歸一望。
《蘇東坡的“洗兒詩”》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注:這首詩表面上是為孩兒而寫,而且其期待明顯地有悖于常情,卻抒發(fā)滿腔激憤,諷刺了當時“愚且魯”的公卿,鞭撻了不公正的社會現(xiàn)實。
《蘇東坡的“竹筍燜肉詩”》
無竹令人俗,
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筍燜豬肉。
《歐陽修的猜謎詩》
大雨嘩嘩飄濕墻,
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
劉備掄刀上戰(zhàn)場。
注:據(jù)說這首打油詩寫于一次飯后。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吃完飯后,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于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楊萬里的“早餐詩”》
船中活計只詩編,
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
半山絕句當早餐。
注: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就一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唐伯虎的“除夕詩”》
柴米油鹽醬醋茶,
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閑無一事,
竹量寺里看梅花。
注: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年貨還沒置辦齊全,一首打油詩生動地吟出一種別樣的“除夕”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