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地磚的周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jié)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自制各教具,準備實物及掛圖;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
    運用現(xiàn)實物體引入新知。
    談話: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學們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鋪上了許多鮮艷的泡沫地板,你們看,每塊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數(shù)學信息:“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③學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④討論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問題: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⑥小結(jié):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有時間的話,可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先測量,再計算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思考,找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必要條件,再準確測量,正確計算。)
    2.淘氣將兩塊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圖),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嗎?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60×2+60)×2=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shù)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
    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4.游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圖形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到和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的圖形,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
    四、課堂總結(jié),課后延伸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教科書51頁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shù)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淘氣的猴子》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603÷3=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shù)是0的除法。
    師:現(xiàn)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shù)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jié)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shù)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jié)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jié)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shù)都一樣嗎?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jié)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802÷2=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jié)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shù)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jié)果和估算的位數(shù)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接近150?
    906÷6=答案745÷5=答案480÷4=答案447÷3=答案
    四、本課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分桃子》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展示課本內(nèi)容
    2、提出問題
    3、根據(jù)學生提的問題教師板書在黑板上。
    4、該怎樣列式呢?
    5、多種方法嘗試解決
    6、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索
    1、由情境提出問題
    兩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個桃子非常高興,剛想坐下來美餐一頓,這時又跑來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2、有48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幾個?怎樣列式呢?
    3、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4、學生匯報:
    (1)。質(zhì)疑
    生:我也會用豎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聯(lián)系起來;
    (2)。釋疑
    師:誰來解釋一下呢?
    5、總結(jié)歸納計算方法
    6、共同歸納出:筆算除法時,應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鞏固強化
    1、只小猴子拿著分到的桃子高高興興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們,給它們帶來了一組練習題,做對了就拿著桃子回家去,否則就留下桃子,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幫小猴子嗎?(愿意)
    2、出示55頁練一練第一題(小猴回家)先估計,再計算
    四、全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那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