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的分布地區(qū):弘農(nóng)郡:西漢弘農(nóng)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省靈寶北,為弘農(nóng)郡治所,郡境包括黃河以南、宜陽以西一帶。東漢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農(nóng)郡。天水郡:西漢時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河內(nèi)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nèi)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湖南省沁陽)。隋于野王為河內(nèi)縣。隋唐河內(nèi)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nèi)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nèi)縣為沁陽。此支楊氏,其開基始祖為韓襄王將領楊苞。
歷史來源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jù)《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山西翼城)。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楊侯,以國為氏。2.為五胡十六國時氐族姓氏,據(jù)《晉書》云;氐有楊氏,世居仇池(甘肅仇池山)。3.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蘆」氏,后改為漢字單姓「楊」氏。4.出自「揚」姓。以邑為氏。古時有「揚氏邑」。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楊姓的起源,要從黃帝說起。5.賜姓轉(zhuǎn)姓。6.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施行漢化,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蘆」氏,后改為漢字單姓「楊」氏。
遷徙分布
楊姓的發(fā)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nèi),后為晉所滅,其子孫因避亂,遠在春秋戰(zhàn)國(前770—前221年)時期就有個別楊姓人士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內(nèi),散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至秦漢之際,有的遷居河內(nèi),有的遷居馮翊(今陜西大荔)。楊姓為晉所滅后,便向西發(fā)展繁衍,其先遷入陜西,后遷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縣一帶,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漢時楊姓已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楊姓入川也于此時,多由湖北、陜西遷去。早在春秋戰(zhàn)國之時,已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qū)(今湖北潛江一帶),后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迫使他們再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晉、唐這一時期,是楊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時期,由于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和唐玄宗時的“安史之亂”,及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蕩,許多楊姓子孫為了避亂,大舉南遷,其中以福建為遷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東、內(nèi)蒙、安徽、湖南、浙東、福建、廣東、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發(fā)展。至宋代起,楊姓已廣布江南廣大地區(qū)。南宋初有大商人楊垢,隨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寶山白沙,“潛心經(jīng)商,誠一無偽,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楊榮從上虞遷至上海;另支楊氏,與鐘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賢濱海地區(qū);元代,渤海濱州人楊乘、嘉靖進士楊道亨的先人,相繼自杭州和河南遷入青浦;元末,錢塘楊璃遷南匯下沙;詩人諸暨楊維楨避亂華亭天馬山。明代洪武初年,人們稱之為“洪武落業(yè)”。據(jù)志書記載,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戰(zhàn)爭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別是長沙、岳陽、常德、益陽、湘潭等地區(qū)成為一片廢墟。朱元璋建國后,為了復蘇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廣”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楊姓宗族,遷往湖廣地區(qū)。總之,楊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陜西、山西三省外,還有以甘肅天水為中心的一線,以湖南、江西為中心的一線,直至遍及全國各地。
當代楊姓的人口已達到3696萬,為全國第6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3.1%。根據(jù)新華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電,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順序已經(jīng)新鮮出爐,楊姓保持第6位。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楊姓人口由240萬激增到3700萬,增長了15倍多。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楊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楊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約占楊姓總?cè)丝诘?0%;其次分布于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為當代楊姓第1大省,居住了楊姓總?cè)丝诘?2.4%,占省總?cè)丝诘?%。全國形成了以長江以北、內(nèi)蒙古以南和以東的高比率楊姓區(qū),以及長江以南的低比率的南方楊姓區(qū)。在內(nèi)蒙古、大西北、西藏地區(qū),楊姓人數(shù)很少;而高比率楊姓區(qū)又以秦嶺和三峽為界,形成云貴川高密度的楊姓區(qū),以及兩湖、黃淮、北方和東北四塊低密度的楊姓區(qū)。在近600年中,楊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jīng)大于由北由東南和南方的遷移,特別是向西和西南地區(qū)的強勁的回遷,以及向東北地區(qū)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