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三篇

字號: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影響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奧爾夫的音樂課堂中,孩子們有機會進入豐富的藝術世界,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jié)奏,而是與兒歌說白、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相聯(lián)系。他們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關注特定的一個聲源,去傾聽,辨別,想象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聲音。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森林狂想曲
    一. 設計意圖: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種動物鳴叫以及動物們發(fā)出聲音合成的音樂,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輕快鳥鳴,讓人身臨其境,感受自然,這首音樂很適合奧爾夫音樂的教學,于是我選擇以打擊樂的形式表現(xiàn)此樂曲,我們班的幼兒接受能力強,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選用了沙錘,木魚,雙鈴鐺三種樂器讓孩子們表現(xiàn)出各種動物的聲音以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快樂。 二. 活動目標:
    1. 初步讓幼兒熟悉音樂,掌握音樂節(jié)奏。
    2. 根據(jù)圖譜能進行簡單的樂器分配,學會能跟著指揮,看著圖譜進行樂器演奏,并能試著用多種樂器進行合奏。 3. 享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 活動重點:
    讓幼兒能初步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 四. 活動難點:
    讓幼兒用樂器表現(xiàn)不同的角色進行合奏。 五: 活動準備:
    碰鈴,沙錘,木魚,音樂(森林狂想曲),圖譜,ppt 六: 活動過程:
    ㈠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新年到了,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咱們幼兒園上個星期也舉行了元旦匯演,小朋友你們開不開心呀?那你們知道嗎。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也想要舉行一個音樂會,小動物們想邀請你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你們愿意嗎?那好,我們一起去聽聽小動物們的音樂吧。
    ⑴師幼共同欣賞音樂一遍,提問:孩子們,你們聽出了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嗎? ㈡出示圖譜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參加我們的音樂會呢?請看我們的節(jié)目單。第一個為我們表演節(jié)目的是誰?(青蛙),對,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節(jié)目是唱歌,他唱歌的節(jié)奏是怎么樣的?
    X XX︱X XX︱X XX︱X XX
    第二個表演的是誰?(小黃雞),對,小黃雞的腳尖尖的喜歡跳芭蕾舞了。他今天為我們表演的就是他擅長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 ︱X X ︱XX XX︱XX XX
    第三個表演的是誰?(小孔雀),那小孔雀漂亮的動作是什么?
    X — ︱~~~︱X X︱X X
    1. 看著圖譜,聽著音樂用拍手的方法進行演奏。
    2. 引導幼兒用身體其他部位跟著音樂拍打節(jié)奏。 ㈢幼兒學習初步按圖譜進行樂器分配。 ㈣讓幼兒與老師合作將樂器與動物進行配對,并對其進行演奏練習。(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老師在旁幫助) ㈤嘗試用多種樂器進行合奏。
    ① 集體嘗試演奏一遍(事先說清楚演奏規(guī)則) ② 交換樂器嘗試演奏一遍。
    ㈥請小朋友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加入我們的森林音樂會。
    七:活動結束
    今天的森林音樂會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會到此結束,請小演奏家們謝幕(鞠躬),和咱們的客人老師們再見。
    化石之舞
    活動目標:
    1、通過律動感應回旋曲曲式:前-A-A-間-B-A-A-C-A.
    2、能夠大膽地用肢體動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化石造型。
    3、積極參與角色扮演,體驗奧爾夫音樂活動的歡樂。
    活動重點:用肢體創(chuàng)編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動難點:感應回旋曲式。
    活動準備:化石圖片 鈴鼓 ppt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翱劭劭邸?、、、”從地底下傳來一陣敲打聲,大家又驚又喜地朝著聲響處探索,原來地下王國的化石們也興高采烈地來參加晚會。
    二、音樂活動
    1、化石介紹
    通過圖片簡單介紹化石的由來。
    2、音樂律動
    (1)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各部位,嘗試模仿化石舞蹈時的僵硬感。
    (2)全體圍坐,教師帶領幼兒伴隨音樂感應A段節(jié)奏。
    三、感應回旋曲式。
    全體站立,教師帶領幼兒在A段音樂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師將全體幼兒分組,伴隨音樂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
    五、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做律動出活動室。
    《葡萄牙舞曲》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體驗樂曲《葡萄牙舞曲》歡快跳躍的情緒。
    2、通過節(jié)奏、故事和圖形譜簡單了解該曲子的音樂結構。
    3、讓幼兒感受友情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葡萄牙舞曲》、故事圖片、圖形譜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教室圍半圓坐好。
    二、感受音樂。(放主旋律音樂)
    三、聽故事導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對好朋友,可是因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個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決定去哈哈的新家給她慶生,于是他便帶著禮物出發(fā)了。在出發(fā)之前啊,好朋友哈哈還給丫丫畫了一副路線圖,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讓我們一起來幫丫丫看看那個的路線圖,幫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BR>    四、分段了解音樂結構和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1、 出示丫丫走過路地全程圖片,并開始放音樂,引導幼兒圖形與音樂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樣走路的?請小朋友創(chuàng)編丫丫走路的動作。
    聽音樂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一部分音樂) ××××× ︱ ××××× ︱
    3、出示兩座山的圖片。
    教師提問:丫丫前面有幾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鉆山洞了。
    3、啟發(fā)小朋友創(chuàng)編丫丫鉆山洞的動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動作。
    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動作(鉆山洞——望一望——鉆山洞——望一望),教師示范動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動作。
    4、聽音樂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做丫丫鉆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二部分音樂)
    5、丫丫終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見了分外高興,他們高興的轉起圈來,并說 丫
    丫迎 你。教師引導小朋友一起說 丫丫歡迎 你,教小朋友打節(jié)奏。
    五、聽音樂完整地走圖形譜、做律動和舞蹈。
    1、 請小朋友聽音樂看老師走圖形譜,老師拿著丫丫的圖片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 ∩ ⊙ ⊙
    2、 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活動延伸
    引導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創(chuàng)編丫丫和哈哈見面時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