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600字優(yōu)秀作文

字號:


    五月五是端午,粽葉飄香鼻尖傳。片片蘆葦片片情,點點紅豆寄情誼。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端午節(jié)里的奇聞趣事
    端午節(jié)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可是你們知道這一個節(jié)日的來歷嗎?
    端午節(jié)源于屈原。屈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等。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卻不忍舍去祖國于5月5日,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萬分,在汨羅江上劃龍舟,把雞蛋、飯團丟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以免啃咬屈原之身。之后怕雞蛋、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便發(fā)明出了粽子。
    端午節(jié)早上,我的眼睛剛睜開,“撲通”一聲跳下了床,便看見爺爺奶奶正在包粽子,我很有興趣,便也走過去請教他們?nèi)绾伟兆?。我拿著兩片粽葉,用剪刀將一頭的硬角剪掉。然后把兩片粽葉平鋪,再對折。接著對折好兩頭。再然后,就把粽葉打開,填入兩勺糯米,放上一個蜜棗,填入一勺糯米蓋住蜜棗,用勺子壓緊。最后對折另外一部分粽葉,隨手把突出的粽葉摁下去,用細(xì)繩子綁好。多包了幾個后,我把它們放入熱水騰騰的鍋中,煮了半個鐘頭左右,香香的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扯開繩子,掰開粽葉,咬上一口,軟軟的,甜甜的,熱熱的,可美味了!畢竟也是自己的手藝。
    我通知了小伙伴;“每人從家中三個粽子到姥姥前院中,比賽誰最快吃完?!彼麄円涣餆熕频膹募抑袔С鰜砹巳齻€粽子。有些人吃花生餡兒的,有些人吃棗餡兒的,跟我一樣。我和小伙伴們圍成一個圈兒,從1數(shù)到3,每個人都不甘示弱,扯開繩子,撕開粽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咱們每個人的嘴巴兩邊都鼓鼓的,嘴巴、臉上、鼻子上到處粘上了糯米······我是最先吃掉三個粽子的,成為了“大胃王”,肚子就是無底洞!
    端午節(jié)可還是我的生日呢!媽媽說,我是想從肚子里出來吃粽子啦!才生于端午節(jié)。對!我就是愛吃粽子!我喜歡端午節(jié)!
    【篇二】端午追思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fù)長。
    端午不是清明,沒有折菊的清香與斷腸的青煙;端午不是中秋,沒有月圓人團圓的歡喜與夜下的冷桂;端午也不是重陽,沒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遺憾與惋惜。
    端午很安靜。靜得只聽見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端午是與眾不同的,再沒有一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jì)念一位詩人。
    我的面前擺著一只粽子,好像是一個迷你的金字塔,我看著它,好像是一座青色的墳,住著一個人。
    我用手剝開粽葉,那些葉子順著葉脈裂開,好像是打開了一段奇妙的歷史,那些水珠順著葉脈流下,像是今天在與往昔重疊,我的視線朦朧,是否那滴滴水珠,是汨羅江的潺潺流水?
    剝開粽葉后,我看見的是一個如白玉般的粽子,那些緊緊相依的糯米粒泛著淡淡的光,我手握筷子,卻無從下手,這潔白的顏色,超出了平凡,好似戰(zhàn)國時期,詩人那獨一無二的清高廉潔,他的愛國情懷,至今讓人稱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這些都是詩人的詩作,詩人寫下無數(shù)的詩句,都是為了祖國。
    再怎么于心不忍,我還是動起了筷子,輕輕咬下一口粽子,那糯米的柔嫩,在我的嘴里慢慢融化,帶著淡淡的甜味,與粽葉淺留的清香,伴著我對詩人的思念,咽下。
    是不是只有那些小人才會那樣排擠他,是不是只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楚懷王才會誤會他,讀他的故事,我明白了不被人信賴的滋味,一個人堅守,會有多么艱難?在那些筆觸間有他多少的愛與心酸?
    想到這里,我感覺嘴里的粽子又多了幾分苦澀。窗外的雨仍下著,這些雨,會不會帶著我,流向汨羅江?
    詩人何等堅貞,以至于他“舍生而取義”,灰色的石頭上,是他的身影,江風(fēng)吹拂著他的衣襟與發(fā)絲,他的頭發(fā)被風(fēng)吹得凌亂,可卻亂不了他那顆心,縱使沒有人相信他,他卻還是堅持。
    吃著粽子,我又泡了一杯茶,那淡淡的茶香,彌漫在屋里。
    當(dāng)時詩人跳進汨羅江時,一定也如同這茶水一樣清逸而略帶苦意,我能想象。傳說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掉詩人的遺體,于是包粽子扔到河里給魚兒吃。詩人不知道,他的故事傳了幾千年,他的舉動打動了幾億人,在多少個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呢喃他的詩句,投下一個個粽子……
    粽子吃完了,我放下筷子,轉(zhuǎn)頭看著窗外,有人手捧艾葉走在雨中,漸漸模糊了。是啊,我們又何嘗不是那一條條魚兒,我們咀嚼粽子,是在緬懷詩人,是對詩人表示無限的尊重。
    此時,我仿佛已化為一條魚兒,隨著思緒游向汨羅江,對詩人的崇敬化成了清淚,和著江水,吟唱出一曲永恒贊歌……
    【篇三】粽葉飄香的端午節(jié)
    今年的端午節(jié)與往年大不一樣,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充實愉快而有意義。
    節(jié)前,我們七年級(三)班的同學(xué)們帶著與爸爸媽媽一起親手包的粽子,親手做的香包來到學(xué)校,田老師帶領(lǐng)同學(xué)們開展了"尋根溯源·粽葉飄香"主題的班會活動,同學(xué)們都興致盎然的參與,因為大家提前在網(wǎng)上查閱了相關(guān)的信息,因此每個人都自信滿滿地以舌戰(zhàn)群儒的架勢擺開擂臺,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大家又了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端午節(jié)知識。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記念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卻不知道民間的傳說頗為感人,"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原來屈原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于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當(dāng)時的皇帝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滿懷忠君愛民熱忱的屈原被疏遠了、被放逐了,最終在悲憤絕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才有了端午節(jié),才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xí)俗……
    田老師開展這個獨特的端午節(jié)慶?;顒?,意在讓我們在慶祝節(jié)日的同時,了解人類發(fā)展積淀下來的寶貴知識財富,既輕松愉快過節(jié)又獲益匪淺。在品粽子環(huán)節(jié),同學(xué)們互換粽子,互相品嘗。有包豆沙粽的、包白粽的、包鮮肉粽的、還有包八寶粽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應(yīng)有盡有,謝雨辰包的是三角形的尖角粽,而我因為不會包,帶去的三個粽子也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一個是長方形的,因為粽葉是綠色的,美其名曰"翡翠枕頭粽";還有一個不知是我線沒綁緊,還是其它什么原因,數(shù)了一下居然包出了六個角,我們叫它"六角鉆石粽",還有一個超大巨型粽,夠好幾個人吃飽了。謝雨辰的三角粽一打開就聞到淡淡的粽葉清香,入口軟軟糯糯的很是美味,我這個吃貨不由得陶醉在美味中閉上了眼睛。而我的"翡翠枕頭粽"一打開,五顏六色的內(nèi)容光是看看都讓人垂涎欲滴,這是一個八寶粽,里面有紅棗、薏仁、綠豆、瓜條、紅豆……咬上一口,黏韌又清香甜糯,也有可能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吃著別具風(fēng)味……品嘗了美味的粽子,我們還裝飾了香包,準(zhǔn)備在節(jié)日那天親手送給爸爸媽媽。
    端午節(jié)當(dāng)天,我們一大早就去了祖祖家,一大家子圍著圓桌里三層外三層的擠著品嘗各種端午美食,各種粽子、咸鴨蛋、炒紅莧菜、炒黃鱔……祖祖還準(zhǔn)備了一大堆的菖蒲和艾草,據(jù)說掛在門上可以驅(qū)蟲祛瘟,用其熬制的水來洗澡還可以驅(qū)蚊呢。
    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真是愉快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