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三篇精選

字號:

一個完整的說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nèi)容:說教學目標、說教學內(nèi)容、說學生情況、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程序設(shè)計、說練習的內(nèi)容與方法。其中,在說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除了簡單介紹教學內(nèi)容在學科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外,還要注意指出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點。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一、說教材
    本單元圍繞“環(huán)?!边@一專題,選材新穎別致,貼近兒童生活。課文中的主人翁小潔面對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寧可長時間地把面包紙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臟那“清澈的湖水”,從點滴小事中反射出了小潔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面永遠的“明鏡”吧。別忘記小潔那企盼的目光。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這節(jié)是新授課,我在識字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體悟感情,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朗讀感悟?qū)W習法等學法。
    四、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你在學校、公園等地方,吃完面包后,你會把面包紙扔到哪里?
    2、你們做得真好,是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正是因為有你們愛護環(huán)境,天才格外藍,湖水才格外清澈。今天,我們就一塊兒來學習第27課,看看課文中的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出示課題,標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課前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同學們: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
    2、認讀詞語。(出示詞語)
    3、文中主要寫誰?
    三、讀文感悟
    過渡:小潔跟著爸爸媽媽出去游玩,乘坐在游船上,欣賞到了非常美麗的風景。
    1、自由讀2---4自然段:用筆畫出你喜歡的風景優(yōu)美的句子。
    2、同桌交流。
    3、匯報交流:
    (一)、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喜歡?把喜歡的句子讀出來。
    預設(shè):我喜歡山石這部分,因為山石很美。
    (1)、出示第四張幻燈片。(寫山石的句子)
    (2)、你能給大家讀出你感受到的美嗎?(指名讀,評讀,練讀)
    (二)你還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預設(shè):寫湖水的句子。
    (1)、出示第五張幻燈片。
    (2)、這句話該怎么讀?你當小老師,我當學生教教我,行嗎?(指名學生讀)
    (3)、說說你覺得湖水怎么樣?
    (4)齊讀這句話。
    (三)、還喜歡哪些句子?
    預設(shè):寫小魚的句子。
    (1)、出示第六張幻燈片。
    (2)、說說小魚在這清澈的湖水中生活得怎樣?
    (3)、同學們快樂地讀讀這句話吧。
    (四)、小結(jié):這里的山石美、湖水美、小魚也美。這地方的景色多美啊!
    過渡:可是后來,小潔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為什么呢?
    4、自由讀第4自然段后一句話。(出示第七張幻燈片)
    (1)指名讀句子。(出示句子)
    (2)老師:是啊,小潔的心里也像這起了皺紋的湖水一樣不在平靜,他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
    (3)、什么是“企盼”?小潔在企盼什么?
    (4)、同學們用不滿的語氣齊讀這句話。
    過渡:小潔對小孩亂扔垃圾很不滿,而她又是怎么做的?
    5、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后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小潔跨上岸,四處張望什么?(出示第八張幻燈片)
    四、課堂小結(jié):學完這課,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五、當堂訓練: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景色美與人物的行為美是本文的主題,面包紙是本文的線索。因此,我著重板書山石美、湖水美、小魚美和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六、說反思
    這節(jié)課我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結(jié)合課文特點,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抓住重點句子朗讀感悟課文內(nèi)容,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但是,從整個課堂來看,在教材的處理上對于小潔的心靈美突出不夠,今后還需努力。
     【篇二】
    《紅領(lǐng)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優(yōu)美的兒童詩。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詩歌文質(zhì)兼美,語言典范,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有曉春老師在我們二(5)班試教,讓我如沐春風,經(jīng)歷了一段美妙的詩歌之旅。林老師這一整堂課樸實親切,清新流暢。以下是我聆聽了林老師試教后的感受。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二年級第一學段強調(diào)識字寫字是重點。林老師舍得花時間抓好識字記字的環(huán)節(jié),課前精心設(shè)計分類,課堂采用多種形式識字記字,如編字謎、說近義詞、在生活中識字,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興趣。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處理好閱讀、識字和發(fā)展語言等方面的關(guān)系。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以讀書為主體,并以此貫穿始終,把說話和感知課文內(nèi)容融入讀書活動之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課堂伊始,林老師就用極其親切樸素的語言引入課題,“請你們輕輕摸摸胸前的紅領(lǐng)巾”又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恰到好處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情境中,那形象的畫面,聲情并茂的朗讀,都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為整堂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立足文本,關(guān)注學生
    在詞語教學環(huán)節(jié),林老師就賦予詞語感情色彩,特別注意讀好“嘰嘰喳喳、撲棱棱、機靈”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皣\嘰喳喳”四張小口你一句我一句真快樂,要讀得輕短,“撲棱棱”的“棱”字變讀為第一聲,很輕快,“機靈”讀輕聲。林老師還關(guān)注文本的言語現(xiàn)象?!芭钏傻挠鹈薄ⅰ皺C靈的小鳥”還可以說蓬松的(),達到了積累語言的目的。
    在學習第二小節(ji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受小鳥“撲棱棱”“飛來飛去”忙著捉蟲的那份忙碌與快樂,林老師適時讓學生角色體驗,“小鳥小鳥,你撲棱棱飛來飛去在忙什么呀?”那時候?qū)W生仿佛自己就是在捉害蟲的小鳥了,在精彩的師生對話,生本對話中,學生完全走進了課文中角色,忙著小鳥的忙,開心著小鳥的開心。
    四、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林老師為學生設(shè)計了言語實踐平臺。憑借教材進行恰當、巧妙的語言實踐。當人們傷害小鳥,一只只擔驚受怕的小鳥們在說些什么,這樣,拓展了思維,培養(yǎng)了語言。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同時升華人文內(nèi)涵。拓展文本,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文本,林老師帶領(lǐng)學生感悟了小鳥的快樂與活躍,就出事捕捉害蟲的小鳥圖,深深的激起孩子對小鳥的喜愛之情,繼而出示小鳥受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小鳥的可憐。兩幅圖片兩種基調(diào),激起學生愛護小鳥的決心,給學生留下了人與自然生靈要和諧共處的美好形象。
     【篇三】
    一、說理念
    這課我主要想突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說教材
    《可愛的娃娃》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第三冊“6.誠實”里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以“誠實”為主題,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藝館參觀時,由于被布娃娃的美麗損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飽受痛苦,終在還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從前的快樂。告訴我們: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誠實的行為,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文章雖短,但卻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根據(jù)學情和學段特征,這一課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認字13個。能選擇不同的方法識字,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讀代講,學習在閱讀中想象,結(jié)合自身體驗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讓學生懂得勇于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行為。誠實的人才能生活得快樂的道理。教學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識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結(jié)合自身體驗體會珍妮復雜的心情。
    三、說教學法
    1.由于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征,學生往往對故事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而對人物心理體驗較少。因此,教學時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讀課文”與“生活感悟”融為一體。這是運用了激活原有知識策略中的聯(lián)系實際法進行教學。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鼓勵他們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驗人物情感。這是運用了閱讀策略教學中的質(zhì)疑釋疑策略。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布娃娃、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程序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shè)計了如下四大環(huán)節(jié):
    1.談話導入,激發(fā)情感
    ①用生字、詞語卡片顯示生字詞,讓學生學會生字詞。
    ②出示手中的娃娃,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前交流。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進入課題,由“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娃娃?”“如果你有個這樣的娃娃,你的心情會怎么樣?”等問題進入文中。③布娃娃是課文的主要線索,對于學生熟悉并喜愛的事物,課文里與現(xiàn)實中卻產(chǎn)生了情感反差,利用這種情感的碰撞,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
    2.讀文識字,積淀情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請同學們輕聲讀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同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后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并試著有感情地朗讀“渾身濕透、又冷又餓、心驚肉跳”等詞;做動作理解“盯”字,為后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ch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對生字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3.精讀品悟,體驗情感
    ①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試著用“誰、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結(jié)果怎么樣”這種句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將課文內(nèi)容讀通、讀懂;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④在課文的重點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體課件(電閃雷鳴)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讀中體驗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驚肉跳的心理變化過程。
    ⑤啟發(fā)學生由文中內(nèi)容想開去:媽媽看到女兒‘哇哇大哭’會怎么說、怎么做呢?⑥后由“珍妮又變得活潑快樂了”回歸文本,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下“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4.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這樣以讀代講,讀想結(jié)合,通過感情朗讀,角色體驗,讓學生將自己和課文中的形象合二為一,啟發(fā)學生思考:“你覺得珍妮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邊,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嗎?”這樣不只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把情感目標落實在每個個體身上。
    五、說板書
    布娃娃
    美麗
    可愛的娃娃
    看娃娃
    珍妮…
    拿娃娃還娃娃
    這一板書設(shè)計,不但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十分簡明地體現(xiàn)在黑板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涵——“可愛的娃娃”不但指美麗的布娃娃,還指知錯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