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yè):二年級數(shù)學日記示例【五篇】

字號: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在數(shù)學日記中,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上沒有機會表達的意思或建議寫出來,可以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日常生活中隱含的數(shù)學知識寫出來,也可以將自己學習數(shù)學的心得體會等寫出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真正含義。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脾益。
    【篇一】
    
    媽媽巧設“陷阱”
    今天,我想上網(wǎng)玩兒會兒游戲。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上會兒網(wǎng)嗎?”
    媽媽說:“想上網(wǎng)可以,但是得先完成這道題。做對了,可以玩兒30分鐘。做錯了,只能玩兒15分鐘。怎么樣呀?”
    我只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了。
    媽媽給我出的題是:
    小麗家的鐘表是報時的,時鐘3點鐘敲3下需要4秒鐘,那么12點敲12下需要幾秒鐘?
    聽完題,我暗自高興:這道題難不倒我!
    “時鐘3點敲了3下,12點敲了12下,12是3的4倍,也就是4×4=16(秒)?!蔽液茏孕诺恼f出了解題思路。
    媽媽“狡猾”地笑著說:“兒子,請你再想想!”
    我仔細想了一下,噢!原來這道題屬于間隔問題。時鐘3點敲了3下中間有3-1=2(個)間隔,2個間隔需要4秒,那么一個間隔就用:4÷2=2(秒)。12點敲了12下,中間有12-1=11(個)間隔,11個間隔就用11×2=22(秒)。
    雖然我第做錯了,但還是自己想出了答案,媽媽還是獎勵我上了30分鐘網(wǎng)。
    通過做這道題,我明白了,做題之前應反復讀題,仔細思考,免得掉進媽媽的“陷阱”。
    【篇二】
    
    除法估算
    預習是把金鑰匙。今天,數(shù)學課后,老師布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預習是什么呢?老師為什么叫我們預習呢?我?guī)е@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來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己先把書上的內容看一遍,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著除法估算。通過預習,我知道了估算538÷62時,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來,預習可以幫助我掃除數(shù)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可以使聽課質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著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篇三】
    
    數(shù)學小竅門
    讓我回味無窮數(shù)學,數(shù)學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大家知道我為什么喜歡數(shù)學呢?因為數(shù)學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松。
    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后用367+500,發(fā)現(xiàn)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減去2,結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學完了加法的簡便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
    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好別動被減數(shù)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現(xiàn)在,我越來越喜歡數(shù)學了,因為它讓我學會迅速的計算結果,數(shù)學真的是讓我回味無窮!
    【篇四】
    
    渡河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shù)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于9,后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篇五】
    
    各有幾只鳥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shù)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fā)現(xiàn)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