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等詩人形成東晉田園詩派,謝靈運、謝朓等詩人形成南朝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模禾飯@詩:徐璣《新涼》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新涼
宋代:徐璣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譯文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齊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葉,投影在地上,晨霧在樹間繚繞。
黃鶯也喜歡早晨的清涼時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歡快的啼鳴。
注釋
新涼: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田疇:耕熟的田地。泛指田地。
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園小詩,雖無深意,卻具恬適、自然的情致。
“涼”是一種“心境”,很不好表現(xiàn),所以,必須采用以“物境”來表達“心境”的手法,通俗一點說,就是化無形為有形,構成詩中的“圖畫”,以渲染氣氛。詩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小畫面,第一幅是稻田,從它灌滿了水和長得綠油油、齊整整的稻葉中透出涼意。第二幅是樹叢,“曉”字自含涼意,低壓的霧氣也自含涼意,“日”本有熱意,因其初升,故也“滄滄涼涼”,何況其穿樹而來。第三幅是飛鶯,黃鶯兒越過田野,飛向晨霧迷蒙的山陰,納涼去了,詩人的心中仿佛也頓生涼意。把這三幅小畫面合起來,便構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園山水大圖畫。
由此,“新涼”這一心境,也就從這大圖畫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里滲透出來。而那黃鶯的啼鳴,又為這幅大圖畫添上畫外音,呼喚詩人投身其中,共納新涼。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
新涼
宋代:徐璣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譯文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齊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葉,投影在地上,晨霧在樹間繚繞。
黃鶯也喜歡早晨的清涼時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歡快的啼鳴。
注釋
新涼: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田疇:耕熟的田地。泛指田地。
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園小詩,雖無深意,卻具恬適、自然的情致。
“涼”是一種“心境”,很不好表現(xiàn),所以,必須采用以“物境”來表達“心境”的手法,通俗一點說,就是化無形為有形,構成詩中的“圖畫”,以渲染氣氛。詩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小畫面,第一幅是稻田,從它灌滿了水和長得綠油油、齊整整的稻葉中透出涼意。第二幅是樹叢,“曉”字自含涼意,低壓的霧氣也自含涼意,“日”本有熱意,因其初升,故也“滄滄涼涼”,何況其穿樹而來。第三幅是飛鶯,黃鶯兒越過田野,飛向晨霧迷蒙的山陰,納涼去了,詩人的心中仿佛也頓生涼意。把這三幅小畫面合起來,便構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園山水大圖畫。
由此,“新涼”這一心境,也就從這大圖畫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里滲透出來。而那黃鶯的啼鳴,又為這幅大圖畫添上畫外音,呼喚詩人投身其中,共納新涼。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