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知識點整理

字號:

數(shù)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一切重大科技進展無不以數(shù)學息息相關。沒有了數(shù)學就沒有電腦、電視、航天飛機,就沒有今天這么豐富多彩的生活。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圖形的運動
    1、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軸對稱圖形,那條直線就是對稱軸。
    2、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的兩個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對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的初步認識:
    (1)張叔叔在筆直的公路上開車,方向盤的運動是(旋轉)現(xiàn)象。
    (2)升國旗時,國旗的升降運動是(平移)現(xiàn)象。
    (3)媽媽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現(xiàn)象。
    (4)自行車的車輪轉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轉)現(xiàn)象。
    4、鏡子內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篇二】
    千克、克、噸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質量,或者為物體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
    小朋友的體重30千克
    一本書重50克
    一頭大象重12噸
    一個書包重12千克
    一個西瓜重5千克
    一個蘋果重200克
    一袋大米的重為50千克
    一張紙重1克
    注意: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稱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單位,稱較重物品用噸作單位。
    2、千克、克、噸之間關系:
    1千克=1000克
    1噸=1000千克
    噸可記作“t”,千克可記作“kg”,克可以記作“g”。
    公式可以記作1kg=1000g ,1t=1000kg。
    常見單位間換算題:
    13噸=13×1000=13000千克 
    14000千克=14000÷1000=14噸    
    8噸60千克=8×1000+60=8060千克
    15600千克=15噸600千克   
    8千克=8×1000=8000克
    21000克=21÷1000=21千克
    3千克120克=3×1000+120=3120克
    4123克=4千克123克
    3、同一的物體,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單位表示,如:一個西瓜重2(kg),也可以說這個西瓜重2000(g)。
    4、幾種常見的稱量工具:天平、臺秤、電子稱。
    5、簡單計算時需要注意:(1)認真讀題,仔細審題;(2)在計算一般算式時,得數(shù)的末尾也應該寫出單位名稱,但不打括號。例:32千克×4=128千克;(3)應用題在算式中要在得數(shù)后加括號,填上單位名稱。
    例:一筐蘋果重5千克,8箱蘋果重多少千克?5×8=40(千克)
     【篇三】
     面積
    1、認識面積:物體的表面或圖形內部空白,就是它們的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3、面積單位的換算(進率一般為100)
      1千米2=1000000 米2    1米2 =100 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1厘米2 =100 毫米2  
    1公傾 =10000 米2       1千米2=100公傾
    4、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 = 邊長×邊長
    補充:長方形的寬=面積÷長
    長方形的長=面積÷寬
    復習: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單位換算:小單位化大單位去“0”,大單位化小單位添“0”。
    例: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
    400 dm2=4m2   
    30000米2=3公頃
    9平方千米=900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