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駟馬難追的故事

字號:


    五代時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請求北方契丹的支援,契丹主耶律德光親自率軍大敗唐兵,冊立石敬瑭為皇帝,國號為晉。
    天福七年,高祖石敬瑭去世,他的兒子石重貴即位,史稱出帝。石重貴不善治理國家,又遭遇嚴重的旱災和蝗災,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侍罄钍隙啻斡栒]出帝,出帝都聽不進去,等到外族入侵,晉國已是不堪一擊。
    開運元年春,契丹進犯晉國,出帝石重貴率軍抵御,又派人致書耶律德光,請求重修舊好,被耶律德光拒絕。雙方屢屢交戰(zhàn),晉軍節(jié)節(jié)敗退。耶律德光派降將張彥澤率鋒騎兵兩千人進入京城,屯兵于明德門外,京城陷入一片混亂。
    石重貴召來學士范質(zhì),對他說:“昔日先帝起兵太原時,想選擇一個兒子留守太原,契丹皇帝看中了我,他們應該比較了解我。你為我草寫降表,說說過去的事,也許能讓我們*活下來?!?BR>    范質(zhì)草寫降表,石重貴自稱“孫臣”,稱呼耶律德光為“翁皇帝”,表示自己全家低頭認罪,等待處理。范質(zhì)又為太后草降表,自稱“晉室皇太后新婦李氏妾”,上表說:“張彥澤率軍進城,承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先皇帝當年處于危難時,皇帝阿翁親自征戰(zhàn),挽救了石氏,立了我晉朝社稷。不幸先帝去世,嗣子繼位,沒有好好治理國家,忘記了翁皇帝往日的恩德,屢次跟契丹作戰(zhàn)。過去的事已經(jīng)發(fā)生,駟馬難追。今蒙皇帝阿翁的撫慰,對我們有再生之恩,今上表請罪?!?BR>    耶律德光接到出帝和太后的降表,回信說:“你們不必憂慮,保證你們有一個吃飯的地方。”
    耶律德光降石重貴為光祿大夫,封為“負義侯”,命人將他們舉族遣送到黃龍府去。
    近義詞
    駟不及舌、言而有信、覆水難收
    駟不及舌: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言而有信:意思是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覆水難收: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反義詞
    言而無信
    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shù),沒有信用。
    造句示例
    1、我堂堂男子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反悔之理?
    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答應的事情可要記好了,以后這些材料就都歸你處理了。
    “駟馬難追”出自宋·歐陽修《新五代史·晉書·高祖皇后李氏傳》,駟馬,指共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四匹馬拉的車子,跑得很快,因此我們常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意思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shù)。小朋友們,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自古以來就是為人的基本準則和美德,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守信的君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