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梅蘭芳練功》教案(滬教版)

字號:

《梅蘭芳練功》是一篇內(nèi)容淺顯,含義深刻的文章。學完課文之后,很多學生都表示對梅蘭芳練功時的刻苦精神十分敬佩,領(lǐng)會到“只有憑頑強的毅力苦練本領(lǐng),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積累詞語,區(qū)別“硬”的不同意思。
    2、仿照例句,嘗試把句子續(xù)寫完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有憑頑強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點難點:
    理解句子:“他不是學戲的料子”、“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像針一樣刺痛他的心”等。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梅蘭芳的劇照,(板書:梅蘭芳)簡介梅蘭芳。
    2、你們知道嗎?在成功的背后,梅蘭芳付出了多少艱辛,今天要了解的是他苦練功夫的故事。
    (板書:練功)
    二、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
    2、聽了梅蘭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三、學習課文
    1、引讀第二節(jié)。
    理解:“學戲的料子”(學戲的人才)先生為什么說梅蘭芳不是學戲的料子?
    出示句子:“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BR>    學習生字:祖 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2、聽了先生的話,梅蘭芳是怎么想的?指名讀第三節(jié)。
    出示句子:“梅蘭芳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戲,闖出個樣子來。”
    指導(dǎo)朗讀。你又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3、從中可以看出梅蘭芳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有志氣)
    4、齊讀第二、三節(jié)。
    5、過渡:梅蘭芳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僅有志氣,而且有毅力。
    小組學習第四~七節(jié),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劃出表現(xiàn)梅蘭芳練功有毅力的語句。
    6、學習生字:磚(換部首) 腫 設(shè) 使(和“便”比較)
    7、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8、交流:
    (1) “梅蘭芳為了練出過硬的功夫,硬是咬著牙堅持著,連腿都站腫了?!?BR>    查字典,選擇“硬”在“過硬”和“硬是”中的不同解釋。
    指導(dǎo)讀句。
    練習續(xù)寫:梅蘭芳為了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 )。
    (2)“梅蘭芳身上經(jīng)常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來,繼續(xù)練?!?想象說話:被摔得渾身是傷的梅蘭芳心想:,,,,
    指導(dǎo)朗讀。
    (3)“練功練功,一日不練三日空?!?BR>    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9、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七節(jié)。
    10、引讀第八節(jié)。
    學習生字:憑(讀準后鼻音) 蜚(理解“蜚聲”)
    (板書:終獲成功)
    四、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梅蘭芳從“不是學戲的料子”到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你從中悟出了什么?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10個生字“曾、拜、蹺、磚、踩、腫、設(shè)、跤、憑、蜚”,在閱讀過程忠積累9個詞語。通過查字典,能區(qū)別詞語“過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梅蘭芳刻苦練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憑頑強的毅力苦練本領(lǐng),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梅蘭芳刻苦練功的故事。
    2、懂得“只有憑頑強的毅力苦練本領(lǐng),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師: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在眾多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中,有一位人人稱道的了不起的大師,他就是——梅蘭芳。
    1、要求學生用一句話介紹自己知道的梅蘭芳的某一方面的情況
    梅蘭芳,我國的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出生于北京的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臺,演青衣,兼演刀馬旦。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留居香港、上海,蓄須明志,拒絕為日本人演出,表現(xiàn)了高尚民族氣節(jié)。解放后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梅蘭芳小時候練功的故事。
    2、出示課題:17梅蘭芳練功(齊讀)
    二、初讀課文,預(yù)習反饋
    1、輕聲讀全文,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各小組內(nèi)反饋預(yù)習情況:交流自學的字詞
    三、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師:梅蘭芳是舉世聞名的京劇表演大師,他的戲唱得這么好,可他小時候?qū)W戲時,先生對他說了什么?
    1、學習2——3節(jié)
    (1)輕聲讀2、3小節(jié),劃出先生對梅蘭芳說的話。
    (2)出示句子,指導(dǎo)朗讀
    “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被颉罢f他不是學戲的料子?!?BR>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先生為什么這么說?怎么讀好這句話?
    (3)師生接讀第3節(jié),想象說話
    先生的話常常在梅蘭芳耳邊響起,像,他常想:。
    2、過渡:梅蘭芳在挫折面前沒有倒下,而是立志要好好學戲,闖出個樣子。他這么說,也這么做了。
    3、學習4——7節(jié)
    (1)默讀4——7節(jié)找找:4——7節(jié)中寫了幾個梅蘭芳刻苦練功的事例?分別是哪幾小節(jié)?(兩個事例,分別在5、7小節(jié))
    (2)反復(fù)讀5、7兩節(jié),劃出梅蘭芳刻苦練功的句子。
    (3)出示句子,仔細品讀
    ①開始,梅蘭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張,站一會兒腰又酸,腿又疼。梅蘭芳為了練出過硬的功夫,硬是咬著牙堅持著,連腿都站腫了。
    結(jié)合理解“過硬”和“硬是”中的硬的不同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冬天,他自己澆了一個小冰場,踏上高蹺,在冰場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說踩高蹺,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難免要摔跤。梅蘭芳身上經(jīng)常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來,繼續(xù)練。
    從哪些地方能感受梅蘭芳練功時的刻苦頑強?
    朗讀訓(xùn)練:誰能讀好這句話?
    (4)齊讀4——7節(jié)
    4、師生接讀第8節(jié),結(jié)合理解“蜚聲”的意思。積累表示很有名的詞語。
    5、梅蘭芳從“不是學戲的料子”到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你從中感悟出什么?
    小結(jié):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要有頑強的毅力,敢于面對失敗和挫折,才會取得成功。
    四、完成練習、適度拓展
    1、給下面的字加部首變成另一個字再組詞。
    2、試試你身手,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3、收集通過刻苦學習而獲得成功的人物故事。
    4、對京劇、越劇等劇種中角色種類進行了解。
    五、練習
    1、加部首成字,再組詞
    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
    堯——
    采——
    中——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小明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一夜睡不安穩(wěn)。
    (2)小張在百米賽跑中跌倒了,硬是要咬牙爬起來,繼續(xù)沖刺。
    (3)雜技演員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易碎的瓷碗在纖細的棒尖上飛快地旋轉(zhuǎn)著。
    篇三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自主識記本課生字10個”曾、拜、蹺、磚、踩、腫、設(shè)、跤、憑、蜚”;積累詞語“拜師學藝、蹺功、想方設(shè)法、頑強、毅力、扎實、蜚聲”通過選擇解釋條,區(qū)分“硬”在“過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繼續(xù)培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抓住關(guān)鍵詞句,展開合理的想像,理解“頑強的毅力”,感受到梅蘭芳刻苦練功;并且能正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借助“為了……為了……”說說梅蘭芳練功的具體事例,從而感受梅蘭芳刻苦勤奮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頑強的毅力;初步感受梅蘭芳藝術(shù)成就,激發(fā)探究京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梅蘭芳如何從“不是學戲的料子”轉(zhuǎn)變成為“蜚聲世界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
    教學難點:
    通過對梅蘭芳言行的描寫中體會到他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而成為一代京劇宗師。
    教學過程
    一、了解京劇,檢查預(yù)習,引出課題
    1、播放梅蘭芳的京劇片段,引出梅蘭芳。
    剛才大家欣賞的這是什么戲呀?
    對,這就是(京劇),唱這段京劇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劇演員),他就是(梅蘭芳照片)梅蘭芳。
    讓我們一起來寫寫他的名字,特別注意“芳”的筆順。(板書:梅蘭芳)
    2、反饋預(yù)習,了解梅蘭芳藝術(shù)成就。
    已經(jīng)預(yù)習了課文,大家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請用一句話來說說看,誰先說?     關(guān)注三點:
    的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
    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
    小時侯不是學戲的料子(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 蜚聲
    這個生字是第一聲,我們一起把它讀準了。
    預(yù)習課文時,借助課后注釋,我們知道了“蜚聲”是什么意思? 蜚聲海內(nèi)外的意思就是(揚名海內(nèi)外、名揚海內(nèi)外)
    蜚聲海內(nèi)外 (板書:蜚聲海內(nèi)外)
    請同學們來試著換個詞說
    (舉世聞名、世界聞名)
    ◆ 眾多的演員中有一定成就,能夠脫穎而出的,才能成為一名——(藝術(shù)家),這其中藝術(shù)成就高的,才稱得上是——(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就是這樣一位——(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
    ◆ 許多人是這樣贊美他的,大家齊讀來贊美他。
    (真正的演員,美的創(chuàng)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絕的,非常難得的京劇大師。)   3、引出課題,理解題意。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功”指的就是功夫。作為一名京劇演員,要練的基本功就有好幾百種,大致分為四類,統(tǒng)稱四功(唱念做打)。今天我們就學習梅蘭芳練蹺功的故事。補充板書: 梅蘭芳練功
    4、這個“蹺”字,從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預(yù)習課文時,我們看到課后注釋是這樣說的,誰來讀讀。
    (蹺功:京劇稱旦角踩著有踏腳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蹺”,表演時踩的木棍叫“蹺”,這種功夫叫“蹺功”。)
    (圖示——蹺)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位京劇藝術(shù)家,一起來學第20課(齊讀課題)
    二、預(yù)習質(zhì)疑,分類篩選
    通過預(yù)習后,我們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呢?
    預(yù)設(shè):◆ 一炷香
    請大家注意這個炷的字形,與什么有關(guān)?對,用火燒香。這是古代人的一種計時方法。點上一炷香,完全燃盡就表示15分鐘。
    ◆ 怎么澆小冰場的?
    ◆ 兩個“硬”各是什么意思?(我們讀文時來解決。)
    ◆ 梅蘭芳:為什么要站那么高練蹺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練三日空呢?
    為什么蹺功有長進了,他還不滿足?
    ◆ 吳先生:吳先生嚴格,為什么又讓梅蘭芳休息?
    三、研讀課文,體會毅力
    (一)、作為頂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夫)。前面講到了梅蘭芳小時候不是學戲的料子,文中哪些部分講了梅蘭芳小時候?qū)W戲的經(jīng)過?(2、3小節(jié))
    先生:說他不是學戲的料子-----“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BR>    梅蘭芳:像針一樣刺疼他的心------下定決心
    板書:下定決心
    指導(dǎo)朗讀,讀出暗下決心的語氣
    過渡:下了決心就要有行動,梅蘭芳是如何行動如何練就過硬的功夫呢?
    (二)、請大家默讀5-7小節(jié),用橫線劃出梅蘭芳開始練蹺功時感覺是怎樣的,用波浪線劃出梅蘭芳是怎么說的。
    交流出示句子,重點指導(dǎo)
    1、出示梅蘭芳練蹺功的句子:
    開始,梅蘭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張,站一會兒腰又酸,腿又疼。梅蘭芳為了練出過硬的功夫,硬是咬著牙堅持著,連腿都站腫了。
    (1)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試驗,聽好要求:每位小朋友把一只腳蹺起來,單腳站立,并且墊起腳尖,好,我們輕輕地站起來,按照要求做,堅持?。〈蠹襾碚?wù)勀愕纳眢w、你的腿有什么感覺?
    指名交流。
    (2)再來看看云和堂的吳老師當時是怎么要求梅蘭芳的呢?誰來讀有關(guān)句子?
    ◆ 一炷香——15分鐘,時間很長
    ◆ 不準休息——連續(xù)15分鐘
    (3)指名讀。
    (4)現(xiàn)在你能不能根據(jù)剛才的親身體驗,再結(jié)合課文里的句子來談?wù)劽诽m芳練蹺功難在何處嗎?
    (5) 一邊交流,一邊適時地進行朗讀指導(dǎo)。
    ◆ 慌張
    ◆ 腰酸腿疼
    ◆ 腿腫
    說得很好,讓我們讀好這些句子,來體會梅蘭芳硬是咬牙堅持練功。
    (6)文中出現(xiàn)了兩個“硬”字,他們的意思一樣嗎?(出示解釋條幫助學生選擇“硬”的正確義項,區(qū)分“過硬、硬是”中“硬”的不同意思。)
    中國的漢字內(nèi)涵豐富,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可能不同,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正確理解。
    板書:硬是 過硬
    (7)說話訓(xùn)練
    梅蘭芳練蹺功,比我們學習難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當時的情景嗎?書上只用了一句話來介紹,老師請大家借助下列提示來具體說說?
    出示——
    起初,梅蘭芳一站上去,就 。不一會兒,就 。你看,他的頭上 ,臉 ,全身的衣服 。眼看快要堅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
    交流。
    梅蘭芳面對這樣的困難,硬是咬牙堅持著。那是多么頑強的毅力呀!讓我們拿起課本,一起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三)、學習第六小節(jié):
    1、 過渡出示
    就是憑著這樣一種頑強的毅力,梅蘭芳練了整整——(一個秋天),他的蹺功——(大有長進),從一炷香,到兩炷香,甚至三炷香,梅蘭芳站得越來越穩(wěn),腰腿也就越來越有勁了。吳先生看了也——(連連稱贊),但是梅蘭芳卻——(并不滿足),他為什么還不滿足呀?
    2、學生交流
    (想方設(shè)法要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想方設(shè)法
    理解:想方設(shè)法
    (四)、研讀第7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說說梅蘭芳是如何憑著頑強的毅力想方設(shè)法提高自己的蹺功的呢?
    1、出示:梅蘭芳為了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 。
    指名說
    2、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地問:你們溜過冰嗎?摔倒后感覺怎么樣?體會梅蘭芳不怕疼不怕苦的精神。
    3、出示:梅蘭芳身上經(jīng)常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來,繼續(xù)練。
    指導(dǎo)朗讀(抓住“經(jīng)常、每次……都、立即、繼續(xù)”等詞語讀好句子。),賽讀。
    4、引讀第7節(jié):是呀,為了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梅蘭芳自己澆了一個小冰場,在冰上跑,困難真大呀!——(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說踩著蹺,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難免摔跤。梅蘭芳身上經(jīng)常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但是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來,繼續(xù)練。)吳先生看見后,勸他休息幾天,梅蘭芳卻說——(先生,您不是常說,練功練功,一日不練三日空嗎?)
    5、出示:“先生,您不是常說,練功練功,一日不練三日空嗎?”
    “一日不練三日空”(泛紅)
    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指名交流)
    梅蘭芳說得多好呀!難怪吳先生聽后——(不住地點頭)。
    (五)出示第8節(jié),復(fù)習鞏固理解句義的方法。
    正是憑著這種頑強的毅力,梅蘭芳從小打下了扎實的功底,后來終于成為一名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板書:頑強的毅力
    引讀長句。練習因為……所以/是因為句式。
    正是憑著 ,梅蘭芳 ,后來終于成為一名 。
    因為梅蘭芳 ,所以成為一名 。
    梅蘭芳終于成為了一名 ,是因為 。
    四、總結(jié)提升
    1、小結(jié)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梅蘭芳練功的故事知道,當先生認為梅蘭芳不是學習的料子時——(出示句子,生接:梅蘭芳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戲,闖出個樣子來。)當他的蹺功有進步時——(出示句子,生接:梅蘭芳并不滿足,想方設(shè)法要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憑著——(出示句子,生接:這種頑強的毅力,梅蘭芳從小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后來終于成為了一名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
    2、總結(jié)板書:
    梅蘭芳8歲開始學藝,11歲登臺演出,他從小(指板書)下定決心,(寫“+”想方設(shè)法練好功夫,(寫“+”),憑著自己的頑強毅力打下了扎實的功底,后終于(寫“=”)獲得了成功,(板書:成功)成為了一名蜚聲海內(nèi)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
    3、讓我們懷著敬佩之情,再來讀讀課文第8小節(jié),一起來深深地贊嘆一下吧?。R讀)
    4、梅蘭芳成功了,他的努力不禁讓我們回想起以前學過的一些名言。
    指名交流。(多請幾位學生)
    大家說得真好,從梅蘭芳苦練蹺功的故事中,讓我們體會到了勤能補拙的道理,請大家跟老師一起把這個成語端端正正地寫在課題的下面 。
    板書:勤能補拙
    五、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京劇藝術(shù),博大精深,要練的功夫有許許多多,蹺功只是做功中的一個。梅蘭芳在他60余年的學藝生涯中,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真是不容易?。≌埻瑢W們課后到上網(wǎng)去找一找,看看梅蘭芳是如何練眼功的?并用上(出示詞語)“經(jīng)常、每次、都、繼續(xù)”這幾個詞語,寫三到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