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觀察記錄不會寫?看完這篇后秒懂!

字號:


    幼兒園個案觀察包括有目的地獲取兒童行為中的信息,并給這些信息賦予意義,促進兒童成長、發(fā)展和全面幸福。那么,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怎么寫?下面為您分享了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三篇,歡迎關注。
    【篇一】
    分析:葛雨澤不是一個愛告狀的孩子,而且他和郭宇錚又是的朋友我分析其中一定有原因,有的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弱,勇氣也不足,而認為老師和家長是無所不能,所以依賴大人?;蛘叽笕伺潞⒆記]有處理事情的能力怕孩子吃虧告訴孩子告訴老師。
    措施:事后我找到葛雨澤和郭宇錚,問他們原因郭宇錚很委屈的說:“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和他鬧著玩,我都和他說對不起了。”我又問葛雨澤“他真的撞疼你了嗎?”葛雨澤搖搖頭,我又問“你們是不是的朋友呢?”葛雨澤點點頭,“那為什么一定要告訴老師呢?”葛雨澤沒有說什么眼圈紅了,我只好說:“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包容相互體諒的,葛雨澤你以后如果真的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來告訴老師,但是如果你覺得是能解決你愿意試著自己解決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焙髞斫涍^我了解葛雨澤平時不愛說話他母親總怕他吃虧,回家就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坑腥似圬撃隳憔透嬖V老師。孩子之所以會想老師打小報告不是因為孩子本身想向老師告狀,是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獨立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糾紛的能力,過度依賴老師,是家長引導錯誤。我事后與家長溝通家長也表示會糾正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班級小朋友打小報告的情況明顯減少了。張敏慈現在不但不會打小報告了,且經常主動幫助小朋友,在班級也經常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師和同學們都叫她是我的小秘書。葛雨澤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上顯提高,有時別的小朋友發(fā)生摩擦他還會教育別的小朋友互相謙讓,也比從前自信了。從總體上觀察,教師的合理引導,起到的主體作用。在問題發(fā)生時我們應該不回避找到原因合理解決。在孩子成長中我們面臨種種問題,合理的引導適當的放手,技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增進孩子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篇二】
    幼兒:涵涵【男孩、5歲】地點:本班教室
    時間:晨間活動、手工活動、數學區(qū)域活動
    觀察記錄:
    觀察一:今天下雨,小朋友在教室進行晨間活動——建構活動。小朋友正專注地建構,只見涵涵在教室竄來竄去,不時地把小朋友的玩具扔在地上;小朋友很生氣,他卻憨憨地看著小朋友笑。自己從不坐下安靜地玩。
    觀察二:要進行手工活動了,小朋友都表現得很興奮,只見涵涵沮喪地來到我身邊,對我說“為什么要做手工?不做手工好不好?”我說“你為什么不喜歡做手工?”他說:“我討厭做手工?”小朋友在做的過程中,只見他拿起剪刀胡亂地剪幾下,然后就對我說:“老師,我的破了,再給我一張。”我在給他用雙面膠補貼,他則竄來竄去地用手抓小朋友的手工材料。
    觀察三:下午組織幼兒練習書寫10以內的數字,小朋友都在認真地書寫,只見涵涵拿著鉛筆在寫字本上胡亂畫圈圈,我上前指導他,沒想到他連握鉛筆都不會,一下午他只學會了寫1.
    案例分析: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爸爸媽媽是大學老師,平時比較忙,沒時間照顧引導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爺爺奶奶在家里照顧他,在爺爺奶奶心中他是小皇帝,他提出的條件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爺爺奶奶都會答應,使他養(yǎng)成了唯他獨尊的性格,以致于他什么都不會,因為有人包辦了。所以,他沒有自己做事的目的,也沒有自己做事的習慣,更沒有練習出獨立做事的能力,連玩他都是在東游西逛,不知道要獨立完成。
    措施:
    1.與家長溝通,請家長抽時間指導他練習書寫10以內數字。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引導幼兒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手工活動時,教師在他身旁引導他剪貼,做的不美觀不要緊,關鍵要他自己動手剪貼,培養(yǎng)他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
    3.建構活動、泥工活動時,給他下達指令:拼搭什么、捏出什么動物,培養(yǎng)他做事的目的性。不準下位游蕩。
    4.抓住他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提高他的自信心。
    效果:
    1.涵涵進步比較明顯的是現在能獨立完成書寫10以內數字,并且速度較快,不會東游西逛,做事有目的性了。
    2.手工活動時,他不會咔嚓一下就把手工材料剪壞,會求助老師指導他完成手工制作。
    3.與幼兒相處這一方面效果不明顯,還有待進一步引導。
    【篇三】
    個案姓名:程xx
    性別:男
    年齡:5歲
    觀察者:莊x
    個案分析:
    程曉龍是我班一個聰明可愛,又調皮的男孩子,平時的他,臉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中卻是一臉的專注;有時很可愛,但有時也會很調皮;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他就會乖得一聲不吭,或者趕忙討?zhàn)埖狼刚f對不起,但過不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狀。因此,有一些幼兒就不太喜歡跟他一起玩。
    個案指導設想:
    1、以尊重為原則,循序漸進地改變程曉龍的不良習慣,幫助他與小朋友較和諧地相處。
    2、教師給予他特殊的關愛,在生活方面給予幫助,在學習方面隨時督促,培養(yǎng)和孩子之間的情感。
    3、家園聯系,調整程曉龍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
    觀察與教育記錄:
    3月27日周四
    實錄一:
    自由活動時,毛毛哭著跑過來,“小龍咬我”,只見毛毛手上一個深深的齒痕,別的小朋友見毛毛哭了,也都跑過來看熱鬧。這時陳悅也跑來告訴我“小龍打我,還搶積木”。但見小龍若無其事,正在玩剛才搶來的積木。
    看到他這種若無其事的樣子,真是又氣又好笑。就是這樣一個男孩,他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嚇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措施: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一次家訪。經過家訪,才知道他一直是由店里的阿姨領著,父母平時忙著經營理發(fā)店,很少回家,對孩子的關心尤其不夠。
    一、從說“我”到“看我”,增強自我認識能力
    二、豐富活動內容,增強幼兒的自我情感體驗
    三、通過體育游戲促進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
    四、家園合作,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
    通過我們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認識到自我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讓家長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孩子,給孩子以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過程中,學會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