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學提出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這既向廣大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也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現(xiàn)代教學手段。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時,教學內(nèi)容要具有直觀性,要使媒體內(nèi)容一目了然,在課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節(jié)課的主題,直觀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傳承教學資源。下面是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數(shù)學欣賞》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選擇生活中有趣而美麗的圖案,供學生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認識數(shù)學的美、體會圖形世界的神奇。
2、引導學生嘗試繪制美麗的圖案等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經(jīng)驗。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培養(yǎng)審美意識;
2、繪制美麗圖案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guī)、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播放視頻或(圖案圖片)——(包裝盒上的圖案、門上的圖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圖案、商標圖案、……等)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想說什么?
6、在你的周圍你還見到了哪些有趣的圖案?
7、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欣賞和制作美麗的圖案。
二、欣賞美麗的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圖案(也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P39(圖1、2、3)
7、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8、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你發(fā)現(xiàn)的這些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9、多媒體動畫演示圖案形成的過程.
10、教師小結。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三、繪制美麗的圖案。
1、小組內(nèi)討論下面美麗圖案是由哪個基本的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而來的?繪制的步驟應該是什么?
要繪制的圖案:
P39(圖4)
2、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3、多媒體再次演示繪制的步驟,并閱讀課本上繪制的方法;
繪制的步驟:
P39(圖5)
8、討論繪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9、操作活動:開始繪制圖案活動,播放輕松音樂,教師巡回參與指導。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作品展示:把學生畫的圖案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全體學生下座位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
①、選對你印象深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是畫得好的,也可以是畫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②、教師系統(tǒng)評價:
A、學生表現(xiàn)
B、作品優(yōu)點、缺點
C、需要改進的地方
D、提出希望
五、課堂小結:
3、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4、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六、課外拓展:
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美麗的圖案?請從中選出一個你感興趣的畫下來。
【篇二】
教學構想:
1.設計與觀察相結合。設計是頭腦中積累一定素材后的創(chuàng)造,沒有圖案的積累,很難設計出好的圖案,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zhuǎn)形成的圖案,并說說這些圖案的特點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設計。在設計初期,由簡單到復雜,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己風格的圖案設計。
2.設計與計算機相結合。有些圖案在方格紙上設計會影響圖案的美觀,有的甚至難以設計,利用計算機進行圖案設計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同時利用計算機設計圖案為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因此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設計。
3.設計與欣賞相結合。在班上舉辦“我是未來設計師”圖案設計展覽,在相互欣賞中感受圖形的美,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圖案
1.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教師依依展示各種圖案,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欣賞。隨后,學生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收集的圖案,再次欣賞。學生在欣賞時眼里流露出贊嘆之神。
2.觀察這些圖案是怎樣得到的。
生1:這塊桌布中的圖案是利用長方形,通過平移旋轉(zhuǎn)得到的。
生2:這塊絲巾的圖案是利用一朵菊花通過平移得到的。
生3:我這件毛衣上的圖案是利用三角形通過平移旋轉(zhuǎn)得到的。
生4:教室窗簾的圖案是把小卡通人通過平移得到的。
……
3.欣賞了這么多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個字“美”。
生2:他們都是通過平移和旋轉(zhuǎn)得到的圖案。
生3:欣賞了這些圖案,現(xiàn)在我也想設計了。
師:真聰明,不但欣賞了它的形,還觀察到了它的本質(zhì)。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放飛思想去設計開誰的圖案創(chuàng)作得有特色。
【通過欣賞,學生初步體驗了運用平移,旋轉(zhuǎn),在設計圖案中的樂趣,同時激活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
二、動手設計,深化對平移,旋轉(zhuǎn)的認識。
1.在正方形紙上設計基本圖案(要求其中有一至兩個基本幾何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zhuǎn),在紙上繪制你喜歡的花邊圖案。
2.用一塊硬紙片剪出一個你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zhuǎn)繪制一幅圖案(對于設計2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設計)
【通過設計,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把數(shù)學知識與美術,計算機等學科的知識有機結合,從而設計出心中美麗的圖案】
三、展示作品,體驗設計樂趣。
師:“我是未來設計師”圖案設計展覽現(xiàn)在開幕,請每位“設計師”介紹自己的圖案設計構想與特點。
生1:我想設計一幅七彩雪花圖,而這些雪花又非同一般的雪花圖,于是我將自己的名字(張珉玥)用漢語拼音打出來,再利用旋轉(zhuǎn)就得到一朵雪花,然后將這朵雪花進行平移便制作成了這幅七彩雪花圖。
生2:我設想能否將三角形通過切拼制作圖案呢?于是,我嘗試在計算機上講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切下來再拼到其他地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我將這個圖案平移便得到了一條花邊圖案。
生3:我是用硬紙剪了一條小魚,在通過平移得到的。
……
【在相互欣賞中,感受圖形美,體驗成功喜悅】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感受圖形的美。
2、用基本圖形的平移、旋轉(zhuǎn)、對稱,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重點難點:
1、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感受圖形的美。
2、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教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
呈現(xiàn)教材中的圖案讓學生欣賞。
這些圖案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點。
二、設計圖案
這些圖案是怎樣得到的,你想動手做一做嗎?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圖嘗試畫出來。
1、找出一個基本的圖形。
2、在紙板上畫出基本圖形并剪下來。紙板上的大小要與方格紙上的大小一樣。
過程要求
1、利用平移、旋轉(zhuǎn)和對稱,將基本圖形畫在方格紙上,組成美麗的圖案。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三、課堂活動
(一)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①
1、活動準備。
取硬紙板一塊,剪成正方形
2、按課文要求制作圖案。
3、將基本圖形平移,形成一幅圖案,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二)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②
讓學生先觀察這些基本圖案是怎樣得到的,然后選擇其中一個設計美麗的花邊。
(三)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③
在附頁中設計喜歡的圖案
三、總結
回家收集漂亮的圖案,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到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教材呈現(xiàn)了六幅圖案,供學生欣賞,這六幅圖分別是由對稱、平移和旋轉(zhuǎn)形成的。體會圖案形成過程能在方格紙上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zhuǎn)設計簡單的圖案,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觀察這六幅圖案是怎樣的得到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成的過程,如第四幅圖是由半圓通過旋轉(zhuǎn)的得到的。
教學目標:
1、通過選擇生活中有趣而美麗的圖案,供學生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認識數(shù)學的美、體會圖形世界的神奇。
2、引導學生嘗試繪制美麗的圖案等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經(jīng)驗。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培養(yǎng)審美意識;
2、繪制美麗圖案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guī)、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播放視頻或(圖案圖片)——(包裝盒上的圖案、門上的圖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圖案、商標圖案、……等)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想說什么?
6、在你的周圍你還見到了哪些有趣的圖案?
7、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欣賞和制作美麗的圖案。
二、欣賞美麗的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圖案(也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P39(圖1、2、3)
7、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8、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你發(fā)現(xiàn)的這些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9、多媒體動畫演示圖案形成的過程.
10、教師小結。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三、繪制美麗的圖案。
1、小組內(nèi)討論下面美麗圖案是由哪個基本的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而來的?繪制的步驟應該是什么?
要繪制的圖案:
P39(圖4)
2、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3、多媒體再次演示繪制的步驟,并閱讀課本上繪制的方法;
繪制的步驟:
P39(圖5)
8、討論繪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9、操作活動:開始繪制圖案活動,播放輕松音樂,教師巡回參與指導。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作品展示:把學生畫的圖案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全體學生下座位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
①、選對你印象深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是畫得好的,也可以是畫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②、教師系統(tǒng)評價:
A、學生表現(xiàn)
B、作品優(yōu)點、缺點
C、需要改進的地方
D、提出希望
五、課堂小結:
3、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4、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六、課外拓展:
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美麗的圖案?請從中選出一個你感興趣的畫下來。
教學構想:
1.設計與觀察相結合。設計是頭腦中積累一定素材后的創(chuàng)造,沒有圖案的積累,很難設計出好的圖案,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zhuǎn)形成的圖案,并說說這些圖案的特點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設計。在設計初期,由簡單到復雜,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己風格的圖案設計。
2.設計與計算機相結合。有些圖案在方格紙上設計會影響圖案的美觀,有的甚至難以設計,利用計算機進行圖案設計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同時利用計算機設計圖案為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因此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設計。
3.設計與欣賞相結合。在班上舉辦“我是未來設計師”圖案設計展覽,在相互欣賞中感受圖形的美,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圖案
1.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教師依依展示各種圖案,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欣賞。隨后,學生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收集的圖案,再次欣賞。學生在欣賞時眼里流露出贊嘆之神。
2.觀察這些圖案是怎樣得到的。
生1:這塊桌布中的圖案是利用長方形,通過平移旋轉(zhuǎn)得到的。
生2:這塊絲巾的圖案是利用一朵菊花通過平移得到的。
生3:我這件毛衣上的圖案是利用三角形通過平移旋轉(zhuǎn)得到的。
生4:教室窗簾的圖案是把小卡通人通過平移得到的。
……
3.欣賞了這么多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個字“美”。
生2:他們都是通過平移和旋轉(zhuǎn)得到的圖案。
生3:欣賞了這些圖案,現(xiàn)在我也想設計了。
師:真聰明,不但欣賞了它的形,還觀察到了它的本質(zhì)。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放飛思想去設計開誰的圖案創(chuàng)作得有特色。
【通過欣賞,學生初步體驗了運用平移,旋轉(zhuǎn),在設計圖案中的樂趣,同時激活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
二、動手設計,深化對平移,旋轉(zhuǎn)的認識。
1.在正方形紙上設計基本圖案(要求其中有一至兩個基本幾何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zhuǎn),在紙上繪制你喜歡的花邊圖案。
2.用一塊硬紙片剪出一個你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zhuǎn)繪制一幅圖案(對于設計2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設計)
【通過設計,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把數(shù)學知識與美術,計算機等學科的知識有機結合,從而設計出心中美麗的圖案】
三、展示作品,體驗設計樂趣。
師:“我是未來設計師”圖案設計展覽現(xiàn)在開幕,請每位“設計師”介紹自己的圖案設計構想與特點。
生1:我想設計一幅七彩雪花圖,而這些雪花又非同一般的雪花圖,于是我將自己的名字(張珉玥)用漢語拼音打出來,再利用旋轉(zhuǎn)就得到一朵雪花,然后將這朵雪花進行平移便制作成了這幅七彩雪花圖。
生2:我設想能否將三角形通過切拼制作圖案呢?于是,我嘗試在計算機上講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切下來再拼到其他地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我將這個圖案平移便得到了一條花邊圖案。
生3:我是用硬紙剪了一條小魚,在通過平移得到的。
……
【在相互欣賞中,感受圖形美,體驗成功喜悅】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感受圖形的美。
2、用基本圖形的平移、旋轉(zhuǎn)、對稱,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重點難點:
1、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感受圖形的美。
2、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教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
呈現(xiàn)教材中的圖案讓學生欣賞。
這些圖案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點。
二、設計圖案
這些圖案是怎樣得到的,你想動手做一做嗎?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圖嘗試畫出來。
1、找出一個基本的圖形。
2、在紙板上畫出基本圖形并剪下來。紙板上的大小要與方格紙上的大小一樣。
過程要求
1、利用平移、旋轉(zhuǎn)和對稱,將基本圖形畫在方格紙上,組成美麗的圖案。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三、課堂活動
(一)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①
1、活動準備。
取硬紙板一塊,剪成正方形
2、按課文要求制作圖案。
3、將基本圖形平移,形成一幅圖案,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二)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②
讓學生先觀察這些基本圖案是怎樣得到的,然后選擇其中一個設計美麗的花邊。
(三)完成課本35頁的活動③
在附頁中設計喜歡的圖案
三、總結
回家收集漂亮的圖案,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到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教材呈現(xiàn)了六幅圖案,供學生欣賞,這六幅圖分別是由對稱、平移和旋轉(zhuǎn)形成的。體會圖案形成過程能在方格紙上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zhuǎn)設計簡單的圖案,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觀察這六幅圖案是怎樣的得到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成的過程,如第四幅圖是由半圓通過旋轉(zhuǎn)的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