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邊塞詩合集【五首】

字號: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qū)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fā)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據(jù)統(tǒng)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xiàn)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余首。其中有些宏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邊塞詩是唐代漢族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jīng)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chuàng)作。參與人數(shù)之多,詩作數(shù)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其創(chuàng)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fā)的格調,藝術性。盛唐是邊塞詩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涌現(xiàn)了大量的邊塞詩人,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邊塞詩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的一部分。以邊塞軍旅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或描寫奇異的塞外風光,或反映戍邊的艱辛以及表達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詩作稱之為邊塞詩。邊塞詩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將領或隨軍文官之手。通過對古戰(zhàn)場的艱辛生活和自然風光的描寫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以及保家衛(wèi)國的高尚情操。在唐代邊塞詩中,多以漢朝喻唐朝的類型。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耐蹙S的邊塞詩合集【五首】,歡迎大家閱讀。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少年行四首
    唐代: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隴西行
    唐代: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燕支行
    唐代:王維
    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萬乘親推雙闕下,
    千官出餞五陵東。誓辭甲第金門里,身作長城玉塞中。
    衛(wèi)霍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shù)貳師功。趙魏燕韓多勁卒,
    關西俠少何咆勃。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
    畫戟雕戈百白寒,連旗大旆黃塵沒。疊鼓遙翻瀚海波,
    鳴笳亂動天山月。麒麒錦帶佩吳鉤,颯沓青驪躍紫騮。
    拔劍已斷天驕臂,歸鞍共飲月支頭。漢兵大呼一當百,
    虜騎相看哭且愁。教戰(zhàn)雖令赴湯火,終知上將先伐謀。
    觀獵
    唐代: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