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中國最經典的古詩詞

字號:


    古典詩詞,寥寥數(shù)字,卻是四兩撥千斤,字字千錘百煉,就這么幾個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畫卷,或激蕩或幽咽的音樂。其內涵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10首中國最經典的古詩詞有哪些,歡迎閱讀!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登幽州臺歌》和《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詩開創(chuàng)時期在詩歌革新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大功績的詩人,杜甫稱贊他:“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卑拙右踪澦骸岸鸥﹃愖影?才名括天地?!表n愈稱贊他:“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倍紝λ谔圃姲l(fā)展上的功績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詩人的公論,至于他的《感遇詩》直接啟發(fā)了張九齡《感遇》和李白《古風》的創(chuàng)作,李白繼承他以復古為革新的理論,進一步完成唐詩革新的歷史任務,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從這首流傳千古的《登幽州臺歌》,我們當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本篇在藝術表現(xiàn)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漢族,由湖北搬到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稱“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李杜”。杜甫的詩篇流傳數(shù)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李清照是我國宋代一位的女詞人,是宋朝詞壇的一顆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詞作,獨樹一幟,贏得了當時和后世的好評,在詩歌使上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钡钋逭盏男×钶^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云:“短幅中藏無數(shù)曲折,自是圣于詞者?!笨芍^的評。
    《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關于曹操的文學地位,過去常為其政治業(yè)績所掩,而不為人重視,其實,他在中國文學發(fā)展,是有卓越貢獻的人物,特別對建安文學有開創(chuàng)之功,實在是應當大書一筆的。
    本詩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時曹操五十三歲。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詩,闡發(fā)了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詩中“老驥伏櫪”四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于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辟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弄得漢代文人不會寫詩,只會寫那些歌頌帝王功德的大賦和沒完沒了地注釋儒家經書,真正有感情,有個性的文學得不到發(fā)展。直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風云擾攘,政治思想文化發(fā)生重大變化,作為一世之雄而雅愛詩章的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空氣。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身邊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們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經戰(zhàn)亂的時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xiàn)得慷慨激昂。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作于熙寧八年(1075年)冬。蘇軾詞風于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為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碧K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tǒng)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詞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tài)橫生,“狂”態(tài)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史彌珍的名篇。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是華夏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詩創(chuàng)作的題材非常廣泛,風格也是多姿多彩的,這首《月下獨酌》完全是李白飄逸風神和浪漫詩風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詩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聲韻,后六句仄聲韻。就五言古詩這一體裁來說,《月下獨酌》的篇幅并不算長,但其中卻飽含了一顆孤獨、寂寞心靈的追求與向往。這首詩通篇的出場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個人,卻通過獨白的方式,在心靈的深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感情波瀾,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歷來被認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是詩經中秀的篇章之一。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么,這首詩就是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時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詩人。詩人賀敬之評述毛澤東詩詞時曾這樣說:“毛澤東詩詞以其前無古人的崇高優(yōu)美的革命感情、遒勁偉美的創(chuàng)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藝術思想、豪華精美的韻調辭采,形成了中國悠久的詩風格絕殊的新形態(tài)的詩美,這種瑰奇的詩美熔鑄了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人格和個性。在漫長的歲月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是風靡了整個革命詩壇,吸引并熏陶了幾代中國人,而且傳唱到了國外?!痹谖铱磥恚绻f毛主席舊體詩水平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有人還持異議,但說毛主席舊體詩代表了當代舊體詩詞的水平應該是毫無疑義的。我堅定認為毛主席舊體詩水平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水平,是中國舊體詩詞第一人。
    《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fā)前進的信心和力量。在毛主席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xiàn)得最為鮮明?!肚邎@春·長沙》就是其中秀的篇什之一。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李杜文章萬丈高,就中詩律杜陵豪?!倍鸥Φ穆稍姷拇_取得了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詩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詩對仗工妥,用字精當,聲音和諧。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樣,“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律詩的這些長處,讀者在細讀《蜀相》這首詩時,是能夠領悟得出的?!妒裣唷肥嵌鸥Φ拿?,對于壯志未酬者,它既是頌辭,又是挽歌。唐代詩人劉禹錫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于詩者能之?!薄妒裣唷芬辉娔依v史,融匯古今,語言凝煉而內涵豐富。如果把劉禹錫的話用來評《蜀相》,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詞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shù)境界狹窄,詞語塵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chuàng)。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xiàn)力方面,本篇應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