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說再多的漂亮話,也不如做一件實實在在的漂亮事,行動永遠(yuǎn)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想永遠(yuǎn)只會在原地踏步。對于學(xué)習(xí)而言亦是如此,每天進(jìn)步一點點,基礎(chǔ)扎實一點點,通過考試就會更容易一點點。整理中考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專題練習(xí),為你提供高質(zhì)量習(xí)題,日積月累,一定會有進(jìn)步。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物體在透鏡前14厘米處,通過透鏡所成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B.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cè)
C.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D.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jìn)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析】
凸透鏡的焦距是10m,物距u=14,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與像在透鏡的兩側(cè).
故選C.
2. 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cm的紙上承接到一個很小、很亮的光斑.當(dāng)把一個物體放在距這個凸透鏡15cm處時,在透鏡的另一側(cè)可以得到( )
A.放大、正立的實像
B.縮小、正立的實像
C.放大、倒立的實像
D.縮小、倒立的實像
①陽光聚焦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②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確定成像情況.當(dāng)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dāng)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dāng)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析】
(1)將一個凸透鏡對準(zhǔn)太陽光,可在距透鏡10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亮點,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10cm.
(2)一個物體放在這個透鏡前15cm處,此時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C.
3.如圖所示,一束光線與主光軸平行且寬度為a,照射到一個凹透鏡上,經(jīng)過拆射后在距透鏡L的光屏上形成一個寬度為b的光斑,則此凹透鏡的焦距為.

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有發(fā)散光線的作用.
并且要掌握三條特殊的光線通過透鏡的情況.
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透鏡后過焦點.“過焦點”:凸透鏡會聚于焦點,凹透鏡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②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③過焦點的光線,通過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過焦點”:凸透鏡從焦點發(fā)出,凹透鏡是會聚于焦點.
【解析】
(1)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變得發(fā)散,但其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2)將圖中折射光線反向延長,與主光軸交與點F,則O、F之間的距離就是焦距f,如下圖所示:

該圖簡化成如下圖所示:

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相似,對應(yīng)邊成比例,則有=,解得f=.
4.
(1)完成光路圖;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AB的像.

(1)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凹透鏡和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解析】
(1)第一個圖是凹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延長線過另一側(cè)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
第二個圖是凸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

(2)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物距 (u) |
像的性質(zhì) |
應(yīng)用 |
|||
倒立或正立 |
放大或縮小 |
實像或虛像 |
像距 ( v) |
||
一束平行光 |
實像點 |
V=f |
測凸透鏡焦距 |
||
u>2f |
倒立 |
縮小 |
實像 |
f<v<2f |
照相機 |
u=2f |
倒立 |
等大 |
實像 |
v=2f |
|
f<u<2f |
倒立 |
放大 |
實像 |
v>2f |
投影儀 |
u=f |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
||||
u<f |
正立 |
放大 |
虛像 |
與物同側(cè) |
放大鏡 |
1.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物體在透鏡前14厘米處,通過透鏡所成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B.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cè)
C.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D.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cè)
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jìn)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析】
凸透鏡的焦距是10m,物距u=14,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與像在透鏡的兩側(cè).
故選C.
2. 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cm的紙上承接到一個很小、很亮的光斑.當(dāng)把一個物體放在距這個凸透鏡15cm處時,在透鏡的另一側(cè)可以得到( )
A.放大、正立的實像
B.縮小、正立的實像
C.放大、倒立的實像
D.縮小、倒立的實像
①陽光聚焦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②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確定成像情況.當(dāng)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dāng)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dāng)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析】
(1)將一個凸透鏡對準(zhǔn)太陽光,可在距透鏡10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亮點,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10cm.
(2)一個物體放在這個透鏡前15cm處,此時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C.
3.如圖所示,一束光線與主光軸平行且寬度為a,照射到一個凹透鏡上,經(jīng)過拆射后在距透鏡L的光屏上形成一個寬度為b的光斑,則此凹透鏡的焦距為.

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有發(fā)散光線的作用.
并且要掌握三條特殊的光線通過透鏡的情況.
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透鏡后過焦點.“過焦點”:凸透鏡會聚于焦點,凹透鏡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②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③過焦點的光線,通過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過焦點”:凸透鏡從焦點發(fā)出,凹透鏡是會聚于焦點.
【解析】
(1)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變得發(fā)散,但其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2)將圖中折射光線反向延長,與主光軸交與點F,則O、F之間的距離就是焦距f,如下圖所示:

該圖簡化成如下圖所示:

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相似,對應(yīng)邊成比例,則有=,解得f=.
4.
(1)完成光路圖;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AB的像.

(1)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凹透鏡和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解析】
(1)第一個圖是凹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延長線過另一側(cè)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
第二個圖是凸透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

(2)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