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期末語文考試題

字號:

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是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習也是一樣,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久而久之,不論是狀元還是伊人,都會向你招手。為了幫助你更好的學習,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以下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微力量----微博彰顯影響力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國快速地發(fā)展和普及,大量傳統(tǒng)媒體、政府機構、公私企業(yè)、公眾人物入駐微博。隨著微博對社會生活的日益滲透,微博充分彰顯了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
    長期以來,傳統(tǒng)媒體一直身兼雙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議題主導者。受眾作為信息傳播的終端,對新聞信息的處置是完全被動的。微博的興起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的“專業(yè)主義壁壘”,為普通公眾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話語平臺。這是一個“人人都能發(fā)聲,人人都可能被關注的時代”。任何人只要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和設備,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甚至成為“公民記者”。微博關于突發(fā)事件的報道已達到“秒互動”地步,它可在幾秒鐘內(nèi)向用戶報道事件實況,用戶甚至可以不到1分鐘就做出反饋,其實時性、現(xiàn)場感以及快捷性,超過了傳統(tǒng)媒體。
    微博帶來的改變已經(jīng)不只是媒介傳播方式的改變,而且是新聞傳播主體的移位?,F(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信息瞬息萬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涌現(xiàn);受人力、物力等條件的限制,任何傳統(tǒng)媒體不可能在全國各地都設立分支機構,更不可能將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數(shù)量龐大的微博則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無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以一種旁觀和參與兼?zhèn)涞淖藨B(tài),注視和記錄著身邊發(fā)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為多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微博在直接發(fā)掘新聞議題的同時,也從傳統(tǒng)媒介那里“搶”走了部分議題設置權。目前國內(nèi)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輿論機制,即微博率先報道,傳統(tǒng)媒體不斷跟進,通過議題互動,共同掀起輿論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某教授設立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僅開通10余天,粉絲數(shù)量達到16萬多人,有1000余張網(wǎng)友拍攝的乞討兒童照片被發(fā)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過網(wǎng)上照片辨認,已發(fā)現(xiàn)被拐賣兒童6個,目前他們已被解救。
    作為現(xiàn)實社會與網(wǎng)絡社會的媒介節(jié)點,微博在用“微力量”改變中國媒介生態(tài)的同時,也見證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目前,微博已經(jīng)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ヂ?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中心調(diào)查報告顯示,微博用戶使用微博發(fā)布信息、記錄心情、消磨時光、結(jié)交朋友、拓展知識、討論同感興趣的話題、關注有興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網(wǎng)絡,重塑了社會關系的總和。它甚至聚集民眾的智慧與力量,通過關注來改變社會,微博的社會救助和社會公益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
    透視中國的“微博熱”,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變式的傳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決定了微博的影響力及其發(fā)展趨勢。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和深化,越來越多的機構與個人入駐微博,微博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1.下列有關微博“打破傳統(tǒng)媒體的‘專業(yè)主義壁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微薄的興起可讓普通公眾從新聞信息的受眾變?yōu)樾畔⒌膫鞑フ摺?BR>    B.微博對于突發(fā)事件的報道比傳統(tǒng)媒體更快捷更易搶得報道先機。
    C.微博具有強大的直接發(fā)掘議題的能力并決定著公共輿論的走向。
    D.微博可以一種更為多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微博直接對傳統(tǒng)媒體的權威地位形成挑戰(zhàn),獨特的優(yōu)勢使受眾不再是信息傳播的終端。
    B.“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事件說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輿論機制且對社會有所改變。
    C.微博信息形式、傳播方式?jīng)Q定了其影響力和發(fā)展趨勢,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D.微博成為了公眾新的生活內(nèi)容的一部分,它促進了社會的交往,對社會關系的總和進行了重塑。
    3.“微力量”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微博主要給傳統(tǒng)媒體在媒介傳播方式和新聞傳播主體兩方面帶來了改變
    B.微博因其無所不在的“自由”精神,使其所發(fā)布的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
    C.微博具有強大的設置議題能力,影響公共輿論。
    D.微博對改變?nèi)藗兊纳罘绞疆a(chǎn)生了影響。
    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8題(22分)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劉祥道巡行關內(nèi),勃上書自陳,祥道表于朝,對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數(shù)獻頌闕下。沛王聞其名,召署府修撰,論次《平臺秘略》。書成,王愛重之。是時,諸王斗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怒曰:“是且交構?!背獬龈?BR>    勃既廢,客劍南。嘗登葛憒山曠望,慨然思諸葛亮之功,賦詩見情。聞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倚才陵藉,為僚吏共嫉。官奴曹達抵罪,匿勃所,懼事泄,輒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參軍,坐勃故,左遷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沆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門人甚眾。嘗起漢、魏盡晉作書百二十篇,以續(xù)古《尚書》,后亡其序,有錄無書者十篇,勃補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yī),時長安曹元有秘術,勃從之游,盡得其要。嘗讀《易》,夜夢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極,子勉思之。”寤而作《易發(fā)揮》數(shù)篇,至《晉卦》,會病止。
    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初唐四杰。崔融與張說評勃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鄰可以企之?!?BR>    (選自《鑫唐書》,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
    B.論次《平臺秘略》次:編次。
    C.勃往省,渡海溺水?。禾揭暋?BR>    D.勃屬文屬:交付。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祥道表于朝,對策高第
    良曰:“長于臣”
    慨然思諸葛亮之功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倚才陵藉,為僚吏共嫉
    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皆以文章齊名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一項是(3分)()
    ①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數(shù)獻頌闕下
    ③沛王聞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
    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鄰可以企之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zhuǎn).②③⑤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時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職,后來又被沛王征召擔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閣宴會上曾使都督為之折服而嘆為“天才”。
    B.王勃命運坎坷。因戲作《檄英王雞》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C.滕王閣盛會,都督原非誠心請眾賓寫序,于是提前讓女婿寫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唯有王勃,慨然應允,自然引起了都督的不滿。
    D.從崔融、張悅等人對王勃的評語中可以看出,歷來“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楊炯、盧照鄰等人的文采遠遠不及他。
    8.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官奴曹達抵罪,匿勃所,懼事泄,輒殺之。(4分)
    譯文:
    (2)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3分)
    譯文:
    (3)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藥,未曾廢離。(3分)
    譯文:
    (二)詩歌鑒賞(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9-10題
    舟中二首(其一)
    陳師道①
    惡風橫江江卷浪,黃流湍猛風用壯。②
    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殘更。
    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
    注:①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作者因黨爭之禍受牽連被罷職。這首詩作于離任途中。
    ②風用壯:表示風力壯猛。
    9.第三、四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作簡要賞析。(4分)
    10.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1.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當益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窮且益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無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臣生當隕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蜩與學鳩笑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搶榆枋而止?!?BR>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城里人與鄉(xiāng)下人
    畢淑敏
    近幾個月來,吃過的美味一餐飯,是在鄉(xiāng)間的小山村。正午時,背靠著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簡易涼棚下,老農(nóng)端上自家種的玉米和土豆,還有剛剛從水中打撈的半尺長的魚,架在炭火上烤熟。
    那魚被從中間剖開,平鋪在黯啞的火焰上,一條好像變成了兩條。渾身披鹽掛霜,硬而微黃,好似生了薄銹的盔甲。吃到嘴里,魚刺和魚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著一襲土色的蓑衣。
    我問老農(nóng),用了什么調(diào)料呢?
    他嘬著旱煙嘴,含混地回答,鹽。
    鹽是不消說的,看得見,而且,無所不在的咸。我說,還有呢?
    沒有了。老農(nóng)吐出一口煙霧,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問:沒有花椒、大料?沒有豆豉、辣椒?沒有蠔油香葉?沒有……
    老農(nóng)打斷我,你說的那些都沒有----光是鹽。
    我說,今天才知道,鹽是這樣好吃啊。
    老農(nóng)就笑了,說,你這個人啊,整岔了。鹽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們給自己預備的這些個物產(chǎn)。乾隆年間老一輩子怎么著種,咱現(xiàn)在還是怎么著種。
    我反駁道,乾隆年間老輩子好像沒有這種甜糯玉米。
    老農(nóng)笑笑說,你這個人還好較真。種子是沒這會兒的好,我說的是種法。我們給自己吃的東西,用的是土法,沒有化肥,沒有農(nóng)藥,更沒有激素。
    說到這里,他滄桑的臉上露出一點點不懷好意的淺笑,說,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總想找個不見怪不愛生氣的城里人打聽打聽。
    我說,您打聽吧,我不見怪也不生氣。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將要詢問的題目是多么不同尋常。在咽下了幾大口唾沫之后,他說,我們在莊稼和菜葉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農(nóng)藥,眼看著活蹦亂跳的蟲子眨眼間就撲拉拉死了一地,可你們城里人一年到頭吃的就是這種糧食和菜,怎么到如今還沒有被藥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為躊躇加之不好意思,讓方言味變得更加濃厚?!八幩馈边@個詞,在他的發(fā)音里,說成“約死”。
    我聽懂了他的話,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個反應是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農(nóng)藥和化肥加激素卻“約而不死”,依然活蹦亂跳地大吃東西而深感慚愧。我說: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為什么還沒有被“約死”……
    在一旁偷聽我們對話的一個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圍。
    他說,早年間,有一個廣告,唱的是“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記得嗎?人就像害蟲。打了農(nóng)藥,有些人生了癌癥等惡病死了,有的就產(chǎn)生了抗藥性,不死。你們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來的害蟲,有了抗體,反倒更堅強了。
    周圍的人偷聽到我們的話,七嘴八舌道,是啊,是這樣。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種藥餌毒殺嗎?絕了嗎?沒有!越殺越多。城里人也跟它們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準自己作為城里人的一員,在農(nóng)藥和化肥的圍攻浸*中,至今活著,是該自豪還是該悲哀呢?
    我們從來不吃給城里人準備的東西。我們把給自己吃的東西和賣給城里人的東西,分成兩個地塊,絕不摻和。今天給你們吃的,就是平日留給俺們自己吃的東西。老農(nóng)非常熱情地說。我望著他善良而滄桑的臉,心中滿是惘然。
    涇渭分明地把種糧的人和吃糧的人齊刷刷分開,給自己留下清潔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藥去“約”他人,這是生存的智慧還是蓄意的謀殺?
    我不敢生出責備老農(nóng)的意思,倘若自己是農(nóng)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對現(xiàn)今中國的普遍現(xiàn)象,無奈,只得寄希望能變成殺不死的青蟲。
    前兩天看報紙,中國的城鎮(zhèn)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62%以上。可否這樣說:大部分中國人現(xiàn)在吃的食品,其實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歡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訓。那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曾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F(xiàn)今在“吃”這個天大的問題上,怎么美德盡失?
    分手的時候,老人很開心地告訴我們,他的一雙孫兒女,都考上了大學,以后也要成為城里人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古訓,目的只是為了批評老農(nóng)狹隘自私的小農(nóng)意識。
    B.本文以小見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平淡無奇的情節(jié)展示了一種社會現(xiàn)象,其所反映的問題引人深思。
    C.對于老農(nóng)的詢問,“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一個在旁偷聽的小伙子給解了圍,“我”對他的回答感到非常滿意。
    D.“咯吱吱,似嚼著一襲土色的蓑衣”運用了擬聲詞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我”吃老農(nóng)烤魚時香美可口的感覺。
    E.文末老農(nóng)很開心地告訴“我”,他的一雙孫兒女,都考上了大學,以后也要成為城人了。這個結(jié)尾具有明顯的反諷意味,引人深思。
    (2)“我”聽了老農(nóng)“城里人怎么到如今還沒有被藥死”的問題后,內(nèi)心想到了什么?(6分)
    (3)請簡要分析“老農(nóng)”的形象。(6分)
    (4)你怎樣看待老農(nóng)“把給自己吃的東西和賣給城里人的東西,分成兩個地塊,絕不摻和”的做法?請你表明觀點并作分析。
    四、語言運用(15分)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嚴格等問題,人們對這場本不該發(fā)生的事故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國許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們,本來就水資源匱乏的北京離“水貴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節(jié)水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C.位于2011西安世園會主軸線上的自然館,建筑形體獨特,氣宇軒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標志性建筑。
    D.日前的某歌星之子無照駕車打人事件,與河北大學李啟銘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轍,網(wǎng)民均認為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愛、管教無方,以及同階層玩伴間相互影響。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關于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理情況,研究部署加強環(huán)境保護工作。
    B.國家發(fā)改委日前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地開展月餅市場價格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通過過度包裝、搭售貴重物品等手段變相提高價格行為的發(fā)生。
    C.新學期開學,為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輸入地就近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教育部網(wǎng)站15日公布一項通知強調(diào),不能因為城市拆遷和學校撤并使隨遷子女失學。
    D.針對社會各界對安保能力的質(zhì)疑,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和國土安全部表示,會加強國內(nèi)安保的級別,紐約世貿(mào)中心遺址所處的區(qū)域在每年的紀念日都會被紐約警方“冰封”。
    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3分)()
    (1)廣告一直是電視臺的撈金法寶,觀眾對此卻一直頗有__________。廣電總局下文規(guī)定,2012年1月1日起電視劇中將嚴禁插播廣告,這立即得到了電視觀眾的一致?lián)碜o。
    (2)事故井下那些在塵世間摸爬滾打的兄弟,吃樹皮,喝臟水,把礦燈_______,以保證救援到來的那一刻它們還能準確指示自己的方位。
    (3)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問題更加_______出來,綜合國際、國內(nèi)經(jīng)濟形勢看,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A.質(zhì)疑搜集實現(xiàn)B.置疑收集實現(xiàn)
    C.置疑搜集實顯D.質(zhì)疑收集實顯
    16.閱讀下面一篇微型小說的片斷,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
    晚上,小李提著禮品來到頂頭上司張局長的家里……
    張局長:你這是什么意思①!
    小李:沒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②!
    張局長:啊,你這人還真有點意思③!
    小李:其實,我也沒別的意思!
    張局長: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李:不客氣!不客氣!
    (1)請解釋上文中三個加點的“意思”的含義。(3分)
    (2)請說出畫線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五、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意。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際關系和諧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溝通是“融”……
    請以“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少于800字。
    
【篇二】

    第Ⅰ卷(共36分)
    一、(共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敕造(chì)商賈(gǔ)朱拓(tà)少不更事(gēng)
    B.儼然(yǎn)蹙縮(cù)藩籬(fān)轉(zhuǎn)軸撥弦(xuán)
    C.孝悌(tì)巉巖(chán)氓隸(méng)鍥而不舍(qì)
    D.笑靨(yè)炮烙(lào)阿諛(yú)紈袴子弟(kù)
    2.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雕梁畫棟鄙薄度長挈大歆享
    B.甜言蜜語吞噬一曝十寒寂寥
    C.強弩之末惘然揭桿而起漫游
    D.滄海桑田蹂躪沽名釣譽杜饌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R>    A.囊中羞澀的我,也不能上什么地方去旅行,只能在那暗室的燈光下呆坐。
    B.《紅樓夢》不僅思想深邃,而且在藝術上也嘆為觀止,這首先表現(xiàn)在作者善于刻畫人物上。
    C.你對下級的要求不予理睬,對下級的意見置之度外,對下級的困難視而不見,你不是一名稱職的領導干部。
    D.巴爾扎克深邃的眼光看到當時封建貴族社會已經(jīng)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資產(chǎn)者統(tǒng)治的社會。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作為從事現(xiàn)代教育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另類”思想更應充分的寬容和鼓勵,從而為他們一個寬松自由的抒寫空間。
    B.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
    C.如果中國不緩解人口增長對水土資源構成的巨大負擔,那么,環(huán)境的惡化將會危及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D.語文學習無論是它的內(nèi)容還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加強綜合性測試無疑更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
    5.對下面有關文學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是先秦儒家的后的代表人物,與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他一生“序列著數(shù)萬言,后人編為《荀子》,內(nèi)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等等,我們所學的《勸學》是其中的一篇。
    B.唐代以前出現(xiàn)的詩歌一般叫古體詩,唐代出現(xiàn)的律詩、絕句等格律詩,叫近體詩?!秹粲翁炖岩髁魟e》中的“吟”,《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詩中的一種體裁,有十分嚴格的字數(shù)、句數(shù)的限制。
    C.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具代表性的現(xiàn)實主義大師之一,他創(chuàng)作的主要小說總稱為《人間喜劇》,其中《高老頭》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間喜劇》的序幕,也是《人間喜劇》中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
    D.韓愈,字退之,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
    二.文言文閱讀(21分)
    (一)閱讀下面的《寡人之于國也》選段,按要求答題。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唬骸俏乙?,兵也?!鯚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R>    6、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時,學于余。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盡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反省
    C.斧斤以時入山林:按
    D.百畝之田,勿奪其時:錯過,耽誤
    8、下面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用比喻說理,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的荒唐,說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tǒng)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給人以吃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和“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孟子對梁惠王本人的直接批評。
    D.選文從實行王道談起,層層深入,有力地闡明了使民歸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梅圣俞①詩集》序
    歐陽修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nèi)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yè)。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jīng)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fā)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fā)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
    廬陵歐陽修序。
    [注]①梅圣俞即梅堯臣(公元1002年~公元1060年),北宋詩人,歐陽修之友。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達:得志。
    B.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放:放逐。
    C.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凡:一共。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選取。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不得奮見于事業(yè)出語已驚其長老
    A.B.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其一犬坐于前
    而為窮者之詩圣俞以疾卒于京師
    C.D.
    為擊破沛公軍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梅圣俞“工于詩”和“不得志”的一組是
    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
    A.
    內(nèi)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
    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
    B.
    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
    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
    C.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
    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D.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作者提出“窮而后工”這一閃耀千古的詩論,后文的內(nèi)容多圍繞這一觀點展開。
    B.第二段寫“長老”“世人”都驚異于梅堯臣的詩才,這些并非閑筆,從正面肯定了梅堯臣詩文所取得的成就。
    C.三、四兩段交代梅圣俞詩集編次的情況,不僅反映了梅圣俞詩作之多,而且表達了作者對他逝去的哀痛之情。
    D.歐陽修為已故摯友梅堯臣的詩集寫此序言,重點不在評梅詩,而在對梅一生懷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第Ⅱ卷(共114分)
    三、(7分)
    13.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7分)
    (1)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3分)
    譯文:
    (2)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4分)
    譯文:
    四.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14—15題(9分)
    林黛玉
    《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薛寶釵
    《詠白海棠》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14、兩首詩歌的頷聯(lián)對白海棠的繪形寫神手法不盡相同,任選其中一首詩,對其頷聯(lián)加以賞析。(4分)
    15、兩首詩歌實際都是作者曹雪芹為書中人物代擬的。既同是作《詠白海棠》的詩歌,曹雪芹設計林黛玉作前一首,而薛寶釵作后一首,有沒有道理?試根據(jù)兩個人物的身世處境、性格特點,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舉例任選其一談談你的理解。(5分)
    五(10分)
    16.根據(jù)課文填空
    (1)西當太白有鳥道,。(《蜀道難》)
    (2),無復雞人報曉籌。(《馬嵬》)
    (3),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
    (4),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憶?。(《錦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寡人之于國也》)
    (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8)履而制六合,,威振四海。(《過秦論》)
    (9)天下云集響應,。(《過秦論》)
    (10)聞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師說》)
    六、(16分)
    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17~20題。
    傘
    湯學春
    徒兒功成,拜別師父下山。
    師父送至山門。
    風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風拂動師父銀髯,撩起師父衣帶。師父走了,就如山間一片飄零的黃葉。
    這是師父后一個徒兒,師父再也不會收徒了。師父潛心武功絕技“天罡刀法”的修煉,終生不娶,因而沒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師父一個人孤守寒山了。這也是師父一生中疼愛的一個徒兒,聰明好學,伶俐精明,平日飲食起居待師父如同親父。師父于是把畢生心血全都傳給了他。此時此刻,師父望著徒兒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時,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這時候,徒兒回首了。
    師父一怔。
    徒兒不該回首,這是武林中的規(guī)矩。徒兒回首意味著他對師父還有所求??墒?,這位風燭殘年的師父已經(jīng)一無所有了。
    是師徒情份實在難分難舍么?
    師父想到這層,心中不快;似這等兒女情長,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卻又一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何況自己待他如同親生,這孩子怎能丟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這么想著,又見那凄迷冷雨,徒兒可還是光著個腦袋呢!于是一陣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傘,給徒兒送去。
    徒兒在前面斷崖邊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師父熱淚盈眶,慌忙上前伸出雙手,欲將徒兒扶起。
    卻是扶不起。
    師父愕然。
    一會兒心里明白了,師父好容易冷靜下來,說:“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絕技,如今你已經(jīng)得到了,可以無敵于天下了,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徒兒拜磕在地,說:“師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兒想這天罡刀法總有解法,望師父教我?!?BR>    師父說:“刀法乃精、氣、神所致,實在五行之外?!?BR>    “謝師父?!蓖絻浩饋恚笆?。然后背轉(zhuǎn)身去,卻是不走。橫在小道上,如一截樹樁。
    “師父,天罡刀法就算無敵于天下,若是師父另傳他人,徒兒與他也只是個平手?!?BR>    師父長嘆,說:“為師已是風燭殘年,你是我后一個徒弟,這話可不是今天說的呵!”
    “別怨徒兒放心不下。”徒兒說著,別過臉拿眼睛向小道一邊的斷崖斜斜,“師父從這兒跳下去,就算說了真話?!?BR>    斷崖萬丈,但見崖邊煙繚霧繞。
    師父心中打個寒噤,隨即哈哈大笑。
    師父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BR>    徒兒想,他的刀法已經(jīng)爐火純青,這一點他自己心里絕對有把握;師父笑,說明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師父指點。”徒兒又跪下了。
    師傅把撐著的傘收攏,一邊說:“何必如此多禮,起來吧?!?BR>    待徒兒起來,師父將那傘伸到他面前說:“你未必一刀能斷得了它。”
    徒兒知道江湖上有以傘為兵器的,并且巧藏機關,暗器傷人煞是厲害。但是師父所用兵器雖多,唯獨沒用過傘;況且,這把普通的竹骨紙傘,還是他自己給師父買的,就在附近小鎮(zhèn)上一家傘鋪里買的。難道師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將它變成了銅針鐵骨?即使是銅針鐵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將它揮為兩段。
    徒兒于是想:好吧,就削了這傘,看你老東西還有什么說的!想罷,抽出刀來,運足平生功力,斜著照準那傘,一刀揮去。
    這自然是一把極普通的傘,哪里需要許多功力。一刀下去,紙傘頓時骨散筋飛,老師父手里握著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徒兒用力躬身的一瞬,師父的竹匕也就從他的后腦直穿咽喉,把他釘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風如訴。
    師父老淚縱橫,一聲長嘯,撲下山崖。
    17.“風雨凄迷,山色空濛”,寫景簡潔,試分析這一句寫景的作用。(4分)
    答:
    18.說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這句話的含義。(4分)
    答:
    19.談談“傘”在文中的含義,并分析以“傘”為題的作用。(4分)
    答:
    20.這篇小小說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4分)
    答:
    七、語言運用(12分)
    21.請從《祝?!泛汀独先伺c?!穬刹孔髌返闹饕宋镏懈鬟x一個,為他們寫一份簡要的評語,以表達自己對他們的評價。每份評語不超過25字。(4分)
    [示例]《孔雀東南飛》人物:焦仲卿
    評語:雖生性懦弱,卻也不惜拼死反抗,其勇可嘉!
    (或:忠于愛情,敢于堅持,信守諾言,多情重義。)
    (或:一個信守諾言、敢于反抗、勇于擔當?shù)膼廴恕?
    答:《祝?!啡宋铮?BR>    評語:
    《老人與?!啡宋铮?BR>    評語:
    22、日常生活中,講究措辭文雅和形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請?zhí)顚懗鱿铝胁煌瑘龊现惺褂玫脑~語或句子。(4分)
    示例:比賽奪了冠軍,可以直接說“奪冠”;文雅一點,可以說“折桂”“奪魁”;如用四個字,可以說“成為擂主”“傳來捷報”;甚至還可用“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來了”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①決賽輸了,可以直接說“失利”;文雅一點,可以說“□□”;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
    ②比賽平了,可以直接說“戰(zhàn)平”;如用四個字的成語或熟語,可以說“互交白卷”“□□□□”“□□□□”。
    23、請你仿照例句,以“人們習慣上以為……其實……”的句式,寫一句話,句數(shù)要求與例句相同,字數(shù)不強求相等。
    例句:人們習慣上以為“班門弄斧”是諷刺“弄斧”者賣弄本領,自不量力,其實不是,它也可以用來贊美“弄斧”者的膽魄與智慧。(4分)
    八、(60分)
    24、作文
    請以“距離”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可以記敘事情,可以發(fā)表看法,文體不限,不得抄襲,不得套作,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