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知識之四大名著閱讀技巧

字號:


    名著有《水滸》、《西游記》、《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下面就給大家分類介紹下四大名著的閱讀技巧,歡迎閱讀!
    一、《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明朝小說家。
    主要內(nèi)容: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作品特點:①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夸張。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
    桀驁不馴、敢作敢當、敢于反抗壓迫、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幽默;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
    豬八戒:四圣試禪心、三打白骨精、
    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zhàn)斗勇猛、能知錯改錯、淳樸憨厚
    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試禪心、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啟示: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九九八十一難,我們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往往孕育著成功。
    推薦理由:《西游記》創(chuàng)造了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天上地下、龍宮冥府,鮮活的人物,離奇的情節(jié),讓我們百讀不厭。
    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主要內(nèi)容:《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的英雄傳奇。
    作品特點: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采用古白話,所以本書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zhèn)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
    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沖(豹子頭):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梁山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于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志(青面獸):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精明能干、粗暴蠻橫
    啟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推薦理由:一群豪杰人物,一個理想社會,一種反抗精神,一部英雄傳奇,為我們塑造了一大批心目中的英雄。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
    主要內(nèi)容:《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xiàn)了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到西晉重新統(tǒng)一的歷史進程,描寫了當時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矛盾和沖突,有明顯的“擁劉貶曹”的思想傾向。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劉備: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青梅煮九論英雄禮賢下士、知人善任,寬人愛民。
    諸葛亮: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舌戰(zhàn)群儒、七星壇借東風、空城計智退司馬懿、造木牛流馬運糧草
    智慧的化身,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妙計無窮,忠心耿耿,鞠躬盡瘁。
    關羽:刮骨療毒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英武神威、義薄云天,忠肝義膽。
    張飛:桃園三結義剛烈耿直、疾惡如仇、機智勇猛。
    曹操:青梅煮九論英雄陰險、狡詐、專橫的一代梟雄。
    推薦理由:它全景式地描繪了漢末至晉統(tǒng)一的百年間歷史,描述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成功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結構宏偉,故事曲折,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四、《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明末清初小說家。
    主要內(nèi)容:《紅樓夢》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故事情節(jié)由主次兩條矛盾線索構成的。一條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為中心,貫穿全書的全線。它以賈、林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之間的矛盾為線索,以賈、林最后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徹底背叛和愛情的悲劇結局而告終。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賈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賈寶玉摒棄功名利祿,平等待人,尊重女性,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
    林黛玉:她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她天性率真,和賈寶玉一樣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薛寶釵:在賈府人眼中是“完美”的,因為她不僅遵從封建禮德,并且八面玲瓏;但比起叛逆的黛玉和寶玉,她顯得過分地世俗了,她雖然舉止嫻靜高雅,卻信奉封建仕途,常常因此惹得寶玉生氣;人們在談起她的端莊美貌時,也會同時想起她極深的城府。
    相關故事情節(jié):黛玉進賈府黛玉葬花劉姥姥進大觀園香菱學詩
    推薦理由:《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每個人讀《紅樓夢》的時候都能找到與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強烈的共鳴,《紅樓夢》失意人的心靈避難所。當人生理想不能實現(xiàn),《紅樓夢》就成了人們的知己,《紅樓夢》的世界就向你的心靈打開了,你走進了《紅樓夢》就是走進了一個可以傾訴可偃仰嘯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給你受傷的心靈帶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