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一必背知識點

字號:

著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樂,不要沉迷于學(xué)習(xí)進步?jīng)]有別*的痛苦中,進步是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只有足夠的量變才會有質(zhì)變,沉迷于痛苦不會改變什么。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強項一定能彌補弱項,高考什么都能發(fā)生,有弱項會使你未戰(zhàn)先敗。高三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一必背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詞組、字音】
    第一單元
    qìn(沁)園春、分mì(泌)、百gě(舸)zhēng(崢)嶸、寥kuò(廓)、萬戶hóu(侯)、揮斥方qiú(遒)、màn(漫)江、màn(謾)罵、xié(攜)來、浪è(遏)飛舟、漪lún、(淪)páng(彷)徨、寂liáo(寥)、惆chàng(悵)、凄wǎn(婉)、頹pǐ(圮)青、xǐng(荇)浮zǎo(藻)、長gāo(篙)、hāo(蒿)草、枯gǎo(槁)、斑lán(斕)、shēng(笙)簫、青tāi(苔)、漫sù(溯)、荊jí(棘)、火bō(缽)、niǔ(忸)怩、麥zāo(糟)、發(fā)jiào(酵)、dùn(燉)肉、團jī(箕)、凌wǔ(侮)、chì(叱)罵、踟chú(躕)duò(舵)手、qióng(跫)音、春wéi(帷)、窗fēi(扉)、流lán(嵐)、霧ǎi(靄)、和ǎi(藹)
    第三單元
    洗dí(滌)、尸hái(骸)、浸zì(漬)、立Pū(仆)
    風(fēng)塵púpú(仆仆)、gàn(干)練、(詫)chà異、長歌(當(dāng))dàng哭桀ào(驁)、(賃)lìn屋、chuāng(創(chuàng))傷
    zhǎn(輾)轉(zhuǎn)、作yī(揖)、(倘)tǎng使、解pōu(剖)
    步lǚ(履)、謙xùn(遜)、(屏)bǐng息、(墮)duò入、(呢)ní帽
    (熙熙)xīxī攘攘、殞身不xù(恤)、(蒞)lì臨、激kàng(亢)
    (鰥)guān寡
    第四單元
    紫jīng(荊)、易zhì(幟)、停bó(泊)、超zài(載)、登zǎi(載)、(蒙)mēng騙、(蒙)měng古、婆suō(娑)、(噩)è夢、(嬉)xī笑(撰)zhuàn寫、(雛)chú菊、(窒)zhì息
    (剝)bō奪、(剝)bāo皮、夏yǎn(衍)、(弄)lòng堂
    游shùi(說)、(契)qì據(jù)、(錠)dìng殼、(拗)ǎo斷、(拗)ào口執(zhí)niù(拗)、(哄)hǒng騙、起hòng(哄)
    氣hōnghōng(哄洪)、ruò(偌)大、污miè(蔑)
    (揣)chuǎi測、(揣)chuāi著、掙chuài(揣)、(翌)yì年(橫)héng亙、(橫)hèng財、醞niàng(釀)、(作)zuō坊、一鼓(作)zuò氣
    【辨析下列漢字的字形】
    第一單元
    沁香、分泌、謾罵、漫江、惆悵、為虎作倀、蒼茫、滄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頹圮、杞人憂天、祭祀沉淀、紙錠、綻放、彷徨、牌坊、惆悵、稠密、絲綢、無恥讕言斑斕、波瀾、朔風(fēng)、追溯
    挑釁、河畔、碾碎、輾轉(zhuǎn)、堤堰、揠苗助長、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紐扣、樞紐、心扉、雨雪霏霏
    第四單元
    撤離、車轍、清澈、步履、木屐、草屨、廢墟噓寒問暖、諂媚、陷阱、循著、遁世、黯然、諳熟元宵節(jié)、誕生、涎皮
    易錯字——戊戌戍戎戒
    戊:讀wù,注意字形——內(nèi)中空空,注意字義——天干第五位,如“戊戌”。
    戌:讀xū,注意字形——內(nèi)中一短橫,注意字義——地支第十一位,如“戊戌”。
    戍:讀shù,注意字形——內(nèi)中一小點,注意字義——軍隊駐守,如“衛(wèi)戍”“戍守”等。
    戎:讀róng,注意字形——短橫左出頭,注意字義
    ①兵器的總稱,如“兵戎相見”;
    ②指軍隊,軍事,如“投筆從戎”。
    戒:讀jiè,注意字形——“戎”字里面多一豎,注意字義①提防,如“警戒”;
    ②改掉不良嗜好,如“戒毒”;
    ③指佛教徒必須遵守的準則,也泛指應(yīng)當(dāng)戒除的事,如“戒律”“齋戒”。
    易錯字——采彩
    采:本義是“摘”,如“采花”“采摘”。另有意思跟“精神”“神情”有關(guān),如“無精打采”“神采奕奕”。
    彩:本義跟“顏色”有關(guān),如“彩旗飄飄”。另有意思跟“稱贊的歡呼聲”有關(guān),如“喝彩”。
    【掌握下面詞語的詞義】
    第一單元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猶疑不決。
    頹圮:坍塌,毀壞。
    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給別人,換取一筆錢,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關(guān)系。
    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第二單元
    桀驁:形容性情倔強。驁,不順從。
    長歌當(dāng)哭:意思是用寫文章來代替哭泣。長歌,引吭高歌,這里指寫文章。當(dāng),當(dāng)作。
    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殞,死亡。恤,顧慮。
    叱咤風(fēng)云: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深居簡出:平日老在家里呆著,很少出門。
    第三單元
    婆娑: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枝葉紛披的樣子。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quán),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人事滄桑:當(dāng)事人和世事變化很大。
    記憶猶新:對往事的記憶還像新的一樣。
    不同凡響: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響,平凡的音樂。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勁頭的時候一口氣干完。
    【近義詞辨析】
    第一單元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chǎn)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guān)系而甘于承擔(dān)風(fēng)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zhì),比喻凝聚,積累。
    積淀: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xí)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養(yǎng)育:撫養(yǎng)和教育。
    養(yǎng)活:供給東西使生活。
    第二單元文言知識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yīng)。讀gōng)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4、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6、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喜歡。)
    7、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8、請辭決矣(“決”,通“訣”,告別,辭別)
    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同“捧”。奉,兩手捧著。)
    10、秦武陽色變振恐(“振”,通“震”,害怕)
    11、圖窮而匕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出來)
    12、秦王還柱走(“還”,通“環(huán)”,繞)
    13、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4、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內(nèi)通納)
    15、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16、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17、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18、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19、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20、置之坐上(“坐”通“座”)
    2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二、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
    今義:請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來。
    古義:出使的人。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義:缺少的東西。
    今義:疲勞。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人。
    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
    5、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
    今義:貧窮。
    6、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義:眼淚。
    今義: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古義:袒露一只臂膀。
    今義: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資幣物
    古義:禮品。
    今義:貨幣。
    9、諸郎中執(zhí)兵,皆陣殿下
    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
    今義:中醫(yī)醫(yī)生
    10、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古義:指崤山以東地區(qū)。
    今義:指山東省。
    11、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12、將軍戰(zhàn)河北
    古義:黃河以北地區(qū)。
    今義: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13、臣戰(zhàn)河南
    古義:黃河以南地區(qū)。
    今義: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14、莊則入為壽
    古義:敬酒。
    今義:長壽。
    15、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細地講述。
    16、約為婚姻
    古義:兒女親家
    今義:結(jié)婚的事或者說因結(jié)婚而主生的*親眷關(guān)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詞類活用類型并解釋其含義
    1、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2、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4、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dāng)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5、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6、既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以……為疆界。)
    7、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8、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11、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詞活用為動詞,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13、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遲:形容詞用作意動詞,以……為遲,即認為遲。)
    14、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詞活用為動詞,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詞活用為動詞。出行前舉行祭路神的儀式。)
    16、使使以聞大王(使:動詞活用為名詞,使者。)
    17、乃朝服,設(shè)九賓(朝服:名詞活用為動詞,穿上上朝的禮服。)
    18、群臣怪之(怪:意動用法,以……為怪。)
    19、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
    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使:動詞活用為名詞,使命。)
    21、沛公軍霸上。(名詞用如動詞,駐軍,動詞)
    22、沛公欲王關(guān)中。(名詞用如動詞,為王、稱王,動詞)
    23、吾得兄事之。(名詞用如動詞,做事、侍奉,動詞)
    24、籍吏民。(名詞用如動詞,登記,動詞)
    25、范增數(shù)目項王。(名詞用如動詞,使眼色,動詞)
    26、刑人如恐不勝。(名詞用如動詞,施加肉刑,動詞)
    27、道芷陽。(名詞用如動詞,取道,動詞)
    28、素善留侯張良。(形容詞用如動詞,友善、交好,動詞)
    29、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以之為王,稱王,意動)
    30、項伯*,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動)
    3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從,意即帶領(lǐng),使動)
    32、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使之止,制止,使動)
    33、樊噲側(cè)其盾以撞(使……斜側(cè)著,使動)
    34、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詞作狀語,用對侍兄長的禮節(jié))
    35、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詞作狀語,像鳥用翅膀)
    36、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37、頭發(fā)上指。(名詞作狀語,向上)
    38、道芷陽間行、間至軍中。(名詞作狀語,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