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讀后感800字:《紅軍不怕遠征難》

字號:

咀嚼書中的寧靜,體會其人生滋味。讀書,可以讓讀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書海中,找見自身的啟迪。為您精心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精彩,盡在!
    【篇一】
    今天,我讀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其中紅軍長征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紅軍為什么要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了停止內(nèi)戰(zhàn)、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但國民黨蔣介石仍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反動政策,不顧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東北三省、進犯華北的事實,為徹底消滅中國工農(nóng)紅軍,調動了100萬大軍進攻紅軍根據(jù)地,但是黨中央的主要負責人和共產(chǎn)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犯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拋棄“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積極防御戰(zhàn)略,與敵人拼消耗,使紅軍遭受慘重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實現(xiàn)北上抗日的目的,黨中央決定,紅軍撤出根據(jù)地實行戰(zhàn)略轉移,開始長征。
    長征是個奇跡。紅軍穿越草地的途中,很多戰(zhàn)士陷入泥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一個戰(zhàn)士知道自己上不來了,就摘下背上的槍,用力扔給戰(zhàn)友,這是一種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精神……由于糧食不足,紅軍只得挖野菜充饑;后續(xù)部隊連野菜也找不到了,只得把牛皮帶、槍皮帶、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著吃。就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縱橫十四個省,跨越了萬水千山,最后勝利會師陜甘革命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中國革命事業(yè)的新局面。
    我讀了以后,非常欽佩紅軍的頑強意志和不畏艱險的精神。想想紅軍戰(zhàn)士遠征,讓我想到那時候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路上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每天吃的都是野菜和草根,上面只撒了一層薄薄的麥粉。現(xiàn)在再想想我們,天天不愁穿,也不愁吃,我們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中了,如果沒有長征取得的勝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這一代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以紅軍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自強、自立,創(chuàng)造21世紀自強、自立,創(chuàng)造21世紀的偉業(yè),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當然,這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頑強的拼搏精神。
    【篇二】
    我讀完了《白襯衫.黑木炭》,若有所思起來……
    我久久地望著那幾行文字,它的字里行間吐露著真理,它讓文中的“兒子”——帕克長了一個教訓,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8歲的帕克因華金讓自己在朋友面前出了丑而非常生氣。當他的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以后,讓他拿著黑木炭往白襯衫上扔,來統(tǒng)計華金的“倒霉次數(shù)”。當帕克氣喘吁吁地扔完木炭后,發(fā)現(xiàn)砸中白襯衫的木炭并沒有幾塊,而自己卻滿身塵土了。隨后,爸爸告訴他一個深刻的道理,讓他刻骨銘心。
    “有時候,我們的壞念頭雖然在別人身上兌現(xiàn)了一部分,別人倒霉了,但是它們也同樣在我們自己身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污跡?!薄鞍职帧边@句話說的多好哇!其實,在我身上也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比如,上四年級時為了一個發(fā)卡而和姐姐纏繞不清?,F(xiàn)在想想,還真是羞愧啊!難道我不能以寬容之心來對待這類雞毛蒜皮兒的小事嗎?
    “大人有大量,小人有小量”、“退一步海闊天空”、“宰相肚里能撐船”……這些名句都告訴我們做人要寬容,要以一顆廣博的心對待世間的一切事物。不能因為點點小事而跟人斤斤計較或是嫉妒別人,更不能像文中的帕克那樣,既費時間又費精力、想方設法地詛咒和傷害別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都有自尊,用別人對你造成的傷害再來反駁別人,就是很不好的行為了。老師說過:“小學生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做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別人這樣想或做肯定是有人家的道理的,如果總是想著固執(zhí)自己的看法、往別人身上抹黑點,那么你的下場是不會好的。你怎說、怎么對待別人,那么長大了你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篇三】
    蝴蝶的美麗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shù)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艷的新生命;流星的美麗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卻浸透著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zhí)著,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里。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jīng)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chuàng)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借著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著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為力量,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著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梁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后,有著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yǎng)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后的堅持、忍耐中的執(zhí)著才是決定勝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