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復習計劃(語文參考)

字號:

復習比上新課更為重要,因為新課是一個一個散的“知識點”,而復習往往要求形成“知識鏈”“知識樹”“知識網”,要求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綜合的知識素養(yǎng)與更強的應考能力。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復習的指導思想
    (一)復習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掌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綜合。
    (三)明晰課標中對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閱讀、綜合性學習的評價。
    (四)重視對語言積累的復習,體現語文學習階段的特點。
    二、復習目標
    (一)漢語拼音
    1、能做到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2、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根據拼音寫出要求學會的漢字。
    3、鞏固大寫字母。會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詞
    1、會認《生字表(一)》中的400個漢字,會寫《生字表(二)》中的300個漢字。
    2、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
    3、能辨析本冊漢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3、能積累本冊教材中的成語和四字詞語。能正確地搭配詞語和辨別近義詞會寫反義詞,能用部分生字口頭或書面組詞擴詞。
    4、理解或掌握課文中的詞語,不斷豐富、積累詞匯,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部分詞語。
    (三)句子
    1、認識句子,能正確地抄寫或聽寫句子。
    2、正確判斷句子是否完整,能將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四)閱讀
    1、復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和句的意思。
    2、復習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逗號和感嘆號。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
    4、能背誦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加強課外閱讀,開闊視野,努力增加閱讀量。
    (五)說話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以及自己的想法。
    3、與別人交談時,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并能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簡單的評價。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六)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能寫觀察到的事物和想像中的事物。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和句式。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4、不寫錯別字,不會寫的字可以使用拼音,做到語句通順、完整。
    三、復習重點
    1、要讓學生能夠認讀《生字表(一)》中的400個漢字。會寫《生字表(二)》中的300個漢字。幫助學生辨析本冊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鞏固常用的識字方法,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注意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3、指導學生能夠用部分生字進行口頭或書面的組詞,從而達到積累語匯的目的。
    4、正確搭配詞語,豐富學生的詞匯。
    5、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用常用關聯詞(并列、因果等)造句。
    6、熟悉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一)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1)大部分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較好,能夠借助拼音閱讀各類課外讀物,但是閱讀速度差異比較大。
    (2)由于新教材要求識字寫字量大,學生普遍存在許多漢字認識但不會書寫的情況,再加上平時的書寫量不大,漢字書寫鞏固率較差。因此,加強聽寫,強化鞏固,尤其是同音字的區(qū)分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另外,必須實施拓展,把生字詞語放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書寫。學生的書寫情況一般,只有少部分學生書寫卷面整潔,字跡端正,字體較美觀。
    (3)閱讀情況。對待一篇短文,一些孩子由于識字量的原因,有些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要強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閱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的理解力,學會讀懂課文,知道短文的意思,明白道理。
    (4)習作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寫一段通順的話。但還要讓孩子拓展思路,有豐富的說話內容。將學生想說的用文字表達出來同時注意字的正確,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學習習慣養(yǎng)成情況:
    書寫習慣還需改進。閱讀習慣較差,讀通短文,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強,要強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答題。習作寫話,把每一段話寫清楚,寫通順。
    五、復習內容及時間安排。
    (一)復習內容
    1、看拼音寫詞語或者簡單的句子。
    2、區(qū)別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組詞。
    3、結合課后練習和日積月累的內容,變換形式進行填空練習。
    4、古詩的吟誦和填空練習。
    5、重點課文的理解和課外閱讀練習。
    6、看圖,寫幾句話。
    (二)復習時間安排
    一共24課時,具體分配如下:
    I、第一輪,分單元復習:每個單元1課時,共8課時。
    2、第二輪,分類復習:詞語、句子、閱讀、寫話各2課時,共8課時。
    3、第三輪,綜合模擬練習:6課時
    4、第四輪,查漏補缺:2課時。
    六、復習措施:
    1、認真?zhèn)湔n,合理取舍。這次總復習需要復習的內容較多,要求老師要認真總結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先對知識進行大致的疏理,然后主要對學生平時比較薄弱、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練習,不平均使用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設計練習。復習期間要加強練習,但不能搞題海戰(zhàn),讓學生和老師疲憊不堪,又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老師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科學設計練習,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和趣味性,注意練習的量和質(學生的正確性、獨立性和效率)。
    3、重視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復習期間一定要堅持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4、把握復習內容的難度,做到內容全面、難易適度。
    5、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布置自主性作業(yè),滿足不同學生的復習需要。復習內容要有階段性,體現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
    6、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加強與家長聯系,爭取更多的力量來幫助他們。
    7、閱讀訓練的內容多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8、以看圖寫話為核心,鼓勵嘗試想象故事的編寫,旨在培養(yǎng)學生各異的思維方式。
    9、從不同的角度評價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和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能否從生活中發(fā)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否嘗試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否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