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模擬演練題(綜合)

字號:

201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于10月進行,備考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考試,想知道備考成果如何?一測便知。下面為廣大考生準備了一份模擬試題,看好時間,自測一下吧。
    綜合題(本題型共1小題20分。)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16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三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①2×16年2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17年3月以每箱2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100箱A產品;乙公司應預付定金2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開始生產A產品,庫存中沒有A產品及生產該產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甲公司預計每箱A產品的生產成本為2.3萬元。
    ②2×16年8月,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一份B產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17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丙公司銷售300件B產品,若甲公司違約,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B產品300件,成本總額為12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11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B產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
    ③2×16年8月,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一份C產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17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丁公司銷售300件C產品,若甲公司違約,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C產品300件,成本總額為12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10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C產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
    因上述合同至2×16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甲公司2×16年將收到的乙公司定金確認為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20
    貸:預收賬款20
    (2)甲公司從2×15年1月起為售出產品提供“三包”服務,規(guī)定產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內出現質量問題,負責退換或免費提供修理。甲公司為D產品“三包”確認的預計負債在2×16年年初賬面余額為8萬元,D產品已于2×15年7月31日停止生產,D產品的“三包”服務截止日期為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的D產品已于2×15年底以前全部售出。2×16年第四季度發(fā)生的D產品“三包”費用為5萬元(均為人工成本),其他各季度均未發(fā)生“三包”費用。甲公司2×16年會計處理如下:
    借:預計負債5
    貸:應付職工薪酬5
    (3)2×15年12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租賃合同,從2×16年1月1日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商業(yè)用房年租金100萬元,租期4年且不得轉租,如果提前解除合同應支付200萬元違約金。由于該房產所處位置不適合商用,甲公司董事會2×16年12月作出停止經營的安排,租入的商業(yè)用房無其他用途。假設甲公司會計政策表明公司在確定預計負債估計數時應當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甲公司本年實際年利率5%,已知利率5%、3年期的年金現值系數為2.7232。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借:營業(yè)外支出272.32
    貸:預計負債272.32
    (4)甲公司管理層于2×16年11月制定了一項業(yè)務重組計劃。該業(yè)務重組計劃的主要內容如下:從2×17年1月1日起關閉E產品生產線;從事E產品生產的員工共計200人,除部門主管及技術骨干等30人留用轉入其他部門外,其余170人都將被辭退。根據被辭退員工的職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將一次性給予被辭退員工不同標準的補償,補償支出共計200萬元,至2×16年12月31日上述重組計劃未經甲公司董事會批準,員工補償尚未支付。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200
    要求:根據資料(1)至(4),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綜合題(本題型共1小題20分。)
    【答案】
    (1)事項(1)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待執(zhí)行合同變?yōu)樘潛p合同時,企業(yè)擁有合同標的資產的,應當先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guī)定確認減值損失,如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無合同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金額應是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和撤銷合同發(fā)生的損失兩者之中的較低者。
    ①A產品
    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100×(2.3-2)=30(萬元);不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為20萬元(多返還的定金)。甲公司應選擇不執(zhí)行合同,應確認預計負債為20萬元。
    更正分錄如下:
    借:營業(yè)外支出20
    貸:預計負債20
    ②B產品
    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120-300×0.3=30(萬元);不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300×0.3×20%+(120-110)=28(萬元);
    甲公司應選擇不執(zhí)行合同,即支付違約金方案。
    更正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10(120-110)
    貸:存貨跌價準備10
    借:營業(yè)外支出18
    貸:預計負債18
    ③C產品
    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120-300×0.3=30(萬元);不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300×0.3×20%+(120-100)=38(萬元);
    甲公司應選擇執(zhí)行合同方案。
    更正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30
    貸:存貨跌價準備30
    (2)事項(2)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已對其確認預計負債的產品,如企業(yè)不再生產,應在相應的產品質量保證期滿后,將“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余額沖銷,不留余額。更正分錄如下:
    借:預計負債3
    貸:銷售費用3
    (3)事項(3)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為272.32萬元(100×2.7232),不執(zhí)行合同將發(fā)生的損失為200萬元,甲公司應選擇支付違約金方案。
    更正分錄:
    借:預計負債72.32
    貸:營業(yè)外支出72.32
    (4)事項(4)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因重組計劃未經甲公司董事會批準,不屬于重組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
    更正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200
    貸:管理費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