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但愿人長久》課件【三篇】

字號:

現(xiàn)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了解上課內(nèi)容,下面是給大家?guī)硖K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但愿人長久》課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篇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學生關心親人,關心他人,并領略皓月當空的美景,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教學難點:
    反復吟誦,啟發(fā)想象,領會詞的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師: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誰能說說中秋節(jié)民間有些什么風俗習慣?(學生暢所欲言)
    2.總結(jié):是啊,“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間,有一位的文學家叫蘇軾(蘇東坡),他有一個弟弟叫蘇轍。小時候,兄弟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真是手足情深。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極少見面。這不,一晃又有七年沒有見面了。這天正是中秋佳節(ji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蘇轍而心緒不寧。一曲《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樣的情境中創(chuàng)作完成了。
    出示《水調(diào)歌頭》詞,教師吟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講述《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的課文《但愿人長久》。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出示課后生字,讀準字音。
    ①區(qū)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東西偏偏隱現(xiàn)陰晴圓缺吟誦嬋娟
    后鼻音:躺朝廷
    翹舌音:玩耍蘇軾蘇轍嬋娟
    ②讀誰下列多音字:
    各奔東西屈指算來似乎
    3.再讀課文,用“讀書要做記號”中學到的方法,在課本上做記號。
    檢查:
    ①朗讀下列詞語:
    品嘗玩耍埋怨悲歡離合
    觀賞但愿寬慰陰晴圓缺
    皓月當空心緒不寧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各奔東西
    ②哪些詞語讀懂了,是怎樣讀懂的?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學可幫助解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弄懂的)?
    4.三讀課文,讀通句子。
    檢查:
    (1)指導讀好下列長句,注意停頓: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讀課文,幫助學生正音。
    三、默讀課文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并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解釋課題。
    介紹蘇軾的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們心間”
    四、指導書寫生字。
    躺:左旁后兩筆不能寫錯。
    缺:指導筆順(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五、作業(yè)。
    1.習字冊。
    2.比一比,再組詞。
    耍()賞()陪()偏()
    要()嘗()倍()遍()
    第二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讀好下列長句: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二、導學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讀了這一段,你對蘇軾有何了解?
    3.齊讀。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一年一度”,說說詞義。擴詞:一年一度的()
    3.出示“皓月當空”,說說“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
    當空”。
    板書:皓月當空
    自讀,說說自己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5.映示第二、三句,結(jié)合指導朗讀。
    第二句:讀好中秋之夜“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美景。
    第三句:讀出人們“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的團聚喜悅
    之情及蘇軾的“心緒不寧”。
    板書:思念
    過渡:蘇軾為什么會如此“心緒不寧”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讀,體會兄弟情深。
    2.議一議:讀了這段,你體會到什么?
    3.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蘇軾和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呢?
    畫出有關句子。
    出示“形影不離”,補充幾個近義詞:朝夕相處如影隨形
    板書:形影不離
    出示:“各奔東西”,說說詞義。
    動作演示,請學生用課文中的一個詞描述教師的動作(掰著手指頭計算數(shù)目--“屈指算來”)。
    4.對比朗讀領悟: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經(jīng)有七個年頭了。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蘇軾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
    指名朗讀,引讀,齊讀。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討論:中秋佳節(jié),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觀賞明月,蘇
    軾為什么會埋怨明月呢?
    板書:埋怨
    映示并朗讀:“無情的明月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此時此刻,蘇軾的心情怎樣?
    3.小結(jié):蘇軾因思念弟弟蘇轍而難以入眠,因久別的親
    人不能團聚而滿懷惆悵,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圓月。請同學們通過朗讀,把蘇軾的這種思念、惆悵之情表達出來。
    4.反復朗讀,嘗試背誦:學生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師范背,指名背誦,小組比賽背誦,齊背。
    小結(jié):月亮漸漸西沉,銀色的月光灑到床前,蘇軾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來。
    板書:月亮西沉床前銀光
    5.延伸:出示《水調(diào)歌頭》詞,并指出:這段內(nèi)容是詞中“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意境。
    三、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3.熟讀課文,試背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讀:他轉(zhuǎn)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
    哪里會……但愿……雖然……也能……。
    2.再讀,思考:人世間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書: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指導朗讀:“……哪里會十全十美呢!”讀準反問語氣。
    板書:此事古難全
    3.指導朗讀后一句:讀出蘇軾祝愿離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賞美景的美好希望。
    板書: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齊讀。
    小結(jié):蘇軾轉(zhuǎn)念想到這些,因此心進而似乎寬慰了許多。
    板書:
    轉(zhuǎn)念寬慰
    第六自然段。
    1.齊讀。
    2.出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從上文找出解釋這幾句詞的意思的話,對照著讀一讀。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此事嬋娟
    齊讀詞,并背誦。
    三、指導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組比賽背,指名背。
    四、練習。
    1.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悲()離()陰()圓()
    美()亮()遠()留()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3.課外閱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
    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
    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
    共嬋娟。
    板書設計: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主題文本: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掌握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形影不離”、“悲歡離合”、“心緒不寧”、“埋怨”、“寬慰”等詞語。
    (3)能夠熟讀理解《但愿人長久》這首詞,并對相關詩詞進行積累。
    2.感悟文本主題:
    通過朗讀課文體味詩人在中秋節(jié)的夜晚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體會詩人思念親人的純真感情和豁達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
    3.培養(yǎng)語文品質(zhì):
    (1)通過刪詞刪句等開展表達方式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感悟的準確性和分寸感。
    (2)通過品析詞句、展開聯(lián)想、想象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感悟的豐富性。
    (3)通過蘇軾心里活動的變化線索,體會他思念親人的純真感情和豁達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感悟的深刻性和情感性。
    (4)在語言文字的準確而豐富的感悟中掌握想象、對比等讀書方法,并學習蘇軾“轉(zhuǎn)念想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zhì)。
    二、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時間
    四、預習作業(yè)
    1.朗讀課文不少于3遍,要讀得正確、流利。
    2.反復讀讀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組成詞語。
    3.查字典或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屈指埋怨寬慰
    4.讀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在課上提出并交流。
    5.上網(wǎng)查查關于蘇軾的資料,對他的生平有所了解。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一)體驗蘇軾對弟弟思念的情景和情感
    1.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題,盡量讀出文字中蘊藏的情感。(師白:這個題目是有溫度的,你在朗讀時要感受得到。)
    (2)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誰?(板書:蘇軾)這篇文章寫了蘇軾的什么事情?(要說清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做什么。)
    (一個中秋節(jié)的夜晚,蘇軾在家中望著月亮,思念自己的弟弟蘇轍。)板書:思念
    師:同學們,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很特別,它重點不是寫蘇軾怎么樣去欣賞月亮,而是寫蘇軾的內(nèi)心活動。(板書:內(nèi)心活動)所以這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就是要去體會蘇軾的內(nèi)心活動。
    2.請你找出“思念”這個詞語所在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然后出示第二自然段,問:“在朗讀這一段時,你關注哪個詞語?為什么?”說后再感情地朗讀詞語所在的這句話。(點紅并板書:心緒不寧)
    (2)師:其實僅僅關注一個詞語是不夠的,因為詞語與詞語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如果只關注一個詞語,對這一段的理解就不夠全面深入。假如我們關注了“心緒不寧”,那么我們還要關注哪一個詞呢?(點紅:歡歡喜喜)
    (3)指導朗讀,讀出人們和蘇軾當時不同的心情。
    (4)引導質(zhì)疑:同學們,讀到這兒,你是否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呢?
    蘇軾為什么思念弟弟到了心緒不寧的地步?
    3.出示自學要求: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有幾句話。你是否能從每一句話中都讀出蘇軾思念弟弟的原因?并將重點的地詞語圈劃出來。
    (1)自讀自劃
    (2)同桌交流
    (3)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老師是記者,同學是蘇軾。蘇軾接受記者的采訪。
    師:“蘇軾啊蘇軾,你為什么如此思念自己的弟弟呢?”
    生……(教師要讓學生用“因為……所以……”完整地表達。)
    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回答,教師要追問如下詞語的意思:你的這個詞用得好,請問什么叫“手足情深”呢?什么叫“形影不離”呢?小時候,你和弟弟形影不離,還一起做些什么?(在師生對話中體會蘇軾與蘇轍從小感情深、見面機會少、分別時間久,而現(xiàn)在的蘇軾仍是是孤身一人,與弟弟天各一方,從而加深對“思念”的理解。)
    (4)教師引讀:蘇軾跟弟弟蘇轍……(生讀),小時候……(生讀),長大以后……(生讀),如今……(生讀)
    師問:看看哪個同學聰明,能夠猜到老師為什么這樣來引讀?
    (后面三句話的開頭都是表示時間的詞語,依次表示童年、青年和中年,說明蘇軾不管在什么時間里,都能找到思念弟弟的理由。)
    (5)出示第二自然斷重點句,指導朗讀,豐富對思念的感悟。
    出示:“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心緒不寧。”
    (二)體驗并聯(lián)想蘇軾對月亮的埋怨之情
    1.引出第四自然段,學習體會
    師:同學們,“思念”是蘇軾當時的內(nèi)心活動,“心緒不寧”則是蘇軾當時的一種心情(板書:心情)。隨著對弟弟思念的加深,蘇軾的心情還在發(fā)生著變化。請你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蘇軾心情的詞語。(板書:埋怨)
    (1)什么叫埋怨?(對人或事物表示不滿)你生活中有沒有埋怨過哪個人或者哪個事物?(埋怨父母:為什么星期天給我布置那么多作業(yè)?埋怨老師:為什么這節(jié)活動課讓我們考試了?埋怨同學:為什么我學習的時候你老是來影響我?埋怨鋼筆:為什么用到你地時候老是寫不出字來。)
    (2)蘇軾埋怨誰?是怎么埋怨的?指名朗讀
    出示:蘇軾躺在床上……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這么亮呢……”
    教師指導朗讀,要讀出對月亮的埋怨,對月亮的不滿情緒。
    (3)師:同學們,這個句字的后是個省略號,說明蘇軾對月亮的埋怨還沒有完。假如你是蘇軾,你還會怎樣來埋怨月亮?
    先同桌互說,然后同學推薦說一說,教師點評。
    教師提供句式和課文中的幾個詞語,打開學生的思路,當然,是思維不受這些詞語的控制。
    出示:
    無情的月亮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歡喜喜觀賞品嘗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各奔東西
    比如: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不能讓我和自己朝思暮想的弟弟見個面呢?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讓很多人家團團圓圓,而偏偏讓我和弟弟遙隔千里呢?
    2.師:同學們,蘇軾在一個中秋節(jié)的夜晚思念著弟弟,心情發(fā)生著變化,從剛開始的心緒不寧,到現(xiàn)在的埋怨月亮。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手足情深)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蘇軾與弟弟的手足情深。
    (三)從蘇軾的轉(zhuǎn)念思考中體會他寬慰的心緒
    1.師:同學們,蘇軾在思念弟弟蘇轍的過程中,心情發(fā)生了變化,從剛開始的心緒不寧,發(fā)展到埋怨月亮。那么,在第5、6自然段中,蘇軾的心情又有什么變化呢?讀讀第5、6自然段,找出描寫蘇軾心情的詞語。
    (板書:寬慰)
    2.師:此時的蘇軾內(nèi)心還那樣的心緒不寧嗎?還埋怨月亮嗎?還感到苦惱嗎?這樣的心情就叫——“寬慰”。
    師:蘇軾真是了不起啊,剛才還是心緒不寧并且埋怨著月亮,怎么在這么短時間里,心情就一下子變得寬慰了呢?老師還做記者,我要好好采訪一下蘇軾,讓他告訴我讓心情一下子變好地秘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假如找到這個秘訣,以后就能讓好心情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
    (1)同學們,假如你現(xiàn)在要演好蘇軾這個角色,順利接受老師的采訪,現(xiàn)在要做的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讀好相關段落,徹底弄清楚蘇軾當時心里的想法。)
    (2)出示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朗讀并理解第五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話表達。
    出示:“他轉(zhuǎn)念又想:……一輪明月!”
    師問:“蘇軾啊,剛才你還在埋怨這一輪明月,現(xiàn)在怎么又覺得寬慰了許多呢?”
    生答:“因為……所以心情寬慰了許多?!?BR>    教師隨機追問:
    ①“你現(xiàn)在思念弟弟而不得,你不是很悲嗎,你不是和弟弟分離嗎?你有什么值得寬慰的呢?”
    ②“現(xiàn)在你孤獨一人,再怎么思念也不能和弟弟相見。你現(xiàn)在就像躲在云朵后面的月亮,又像是一個殘缺的月亮,你有什么可值得寬慰的呢?”
    ③“蘇軾呀,我在擔心,會不會世上只有悲沒有歡,只有離沒有合呢?假如這樣的話,你不就永遠見不到弟弟了嗎?你還有什么值得寬慰的呢?”
    ④“蘇軾啊,就眼前而言,你有什么好寬慰的呢?你的弟弟不可能現(xiàn)在和你團聚的呀?”
    ⑤教師后追問:“蘇軾啊,你能否用一句話說說你在這么短時間里心情從埋怨變成寬慰的秘訣嗎?”(板書:轉(zhuǎn)念)
    (3)師:同學們,從剛才記者與蘇軾的對話中,你覺得蘇軾是個怎樣的人?(板書:豁達人生)
    (4)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只要再熟讀幾遍,就一定能把5、6自然段背誦下來。教師出示提示語,學生先自由熟讀背誦,接著指名背誦。
    他轉(zhuǎn)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天上的月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會___________!但愿____________________,雖然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這兒,他的心里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____:
    …………
    人有________________,
    月有________________,
    此事_______。
    但愿_______,
    ___________!
    (四)總結(jié)課文,遷移練筆
    1.出示后兩句詞: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這兩句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3.用“埋怨……轉(zhuǎn)念……”說一兩句話
    例子:語文課上,我在認真地抄寫詞語。突然,我的同桌碰了我一下,讓我把一個字寫歪了。我不禁埋怨起來:都怪你,讓我還要擦了重寫,不是浪費我時間嗎?但是轉(zhuǎn)念一想,他也不是故意的,原諒他了吧。
    4.拓展關于月亮的成語和詩句
    月朗星稀月淡風清
    皓月當空明月清風
    花容月貌花好月圓
    春花秋月彩云追月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蹙S《山居秋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 月懷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畎住鹅o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BR>    板書設計:
    但愿人長久
    內(nèi)心活動思念——→轉(zhuǎn)念
    蘇軾
    心情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手足情深豁達人生
    《但愿人長久》,出自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篇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重親情
    轉(zhuǎn)念
    寬慰}通情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