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燙傷及燙傷后的處理方法

字號:

每年冬季都是開水燙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其中最常見是因熱水瓶的瓶底滑脫、水瓶爆破或被打翻,或沖開水時不慎被燙傷。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這種問題有時候都避免不了。那么究竟該如何預防工作時被開水燙傷呢?以下內容是為大家準備的相關內容。
    兒童燙傷,是最不好處理的意外事故之一。
    1.燙傷往往疼痛難忍,很容易引發(fā)感染,嚴重的話會危及生命;
    2.燙傷后容易留下大面積疤痕,不但會影響生理功能,還會影響容貌,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
    3.孩子懵懂無知、活潑多動,更容易遭受燙傷。
    說到燙傷,其實每年都有很多發(fā)生在孩子身上“觸目驚心”的燙傷事故:
    孩子開飲水機燙到胳膊……
    孩子拉桌布把熱湯打翻……
    孩子腳底被幼兒園操場上的木地板燙傷......
    家長幫孩子洗澡時先放熱水,水溫沒調好,孩子就坐了進去……
    將開水瓶放在地上,被孩子拽倒,孩子一*坐在熱水里……
    這種種燙傷事件,都是在不經意間發(fā)生的,件件讓我們揪心!
    1.暖瓶、飲水機、小太陽等一定要放置妥當,不要讓孩子輕易碰到。
    2.桌上不要放臺布,以免孩子在拉扯臺布時,弄翻桌上熱稀飯、熱菜飯、熱牛奶或開水而引起燙傷。
    3.家長因事外出時,不要在家里留下任何火種,并檢查各類電源的安全性。
    4.給孩子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洗澡前應先用手試水溫。
    5.用熱水袋時,睡前一定要拿走;不要給孩子用電熱毯,更不能在電熱毯通電時睡覺。
    6.廚房是燙傷事故多發(fā)的場所,不要讓孩子在廚房玩耍。注意關好廚房門(特別是做飯時)防止孩子的突然闖入;從微波爐中取出食物時,確保孩子不在周圍;電飯煲等熱容器當盛有熱的食物時,不要放在地上和低處;端熱湯上桌時注意防止孩子突然跑過來撞到。
    7.教育孩子不要玩火。點火用具應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處。煤氣不用時關掉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
    8.教給孩子消防和急救常識,讓他學會保護自己。
    孩子燙傷后,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醫(yī)生不可能第一時間趕到,孩子能依賴的,只有當時在身邊的你,所以學會急救措施,非常必要!
    孩子燙傷后,家長和老師必須要做的五件事:沖、脫、泡、蓋、送!
    一沖
    盡可能迅速地用冷水淋澆灼傷部位10~20分鐘,越快越好!流動的冷水可迅速帶走局部熱量,減少進一步熱損傷。
    二脫
    一邊沖著冷水,一邊去除傷口上的衣物。如果用手無法去除,可以用剪刀剪開衣物。
    三泡
    繼續(xù)用冷水持續(xù)浸泡10~30分鐘,進一步散發(fā)熱量。
    四蓋
    用無菌紗布、或干凈的毛巾覆蓋傷口,并固定,可保持傷口清潔、降低感染的概率。
    五送
    上面四步做完,立刻送醫(yī)。
    注意:
    如果受傷部位滲出液體,或手嘴*被燙傷,在覆蓋后立即就醫(yī)。
    對于深度灼傷、灼傷面積大的情況,第一時間送醫(yī)院。
    小貼士
    六種錯誤的燙燒傷處理方法
    1.立即用牙膏涂抹——熱量不能散開;
    2.立即用醬油涂抹——引發(fā)感染;
    3.立即用香油涂抹——引發(fā)創(chuàng)面感染;
    4.立即用蛋清涂抹——引發(fā)感染;
    5.立即用綠茶膏涂抹——熱量不能散開;
    6.立即用鹽水涂抹——加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