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后感800字:《神奇的絲瓜》

字號:

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源泉,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的妙處可謂無窮,書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為您提供!更多精彩,盡在,歡迎您的關(guān)注閱讀!
    【篇一】
    神奇的絲瓜
    ——《神奇的絲瓜》讀后感
    這是季羨林老先生筆下描寫的一幕——
    樓前有塊空地,孩子們開辟了一塊花園,種上了絲瓜。不久,細細的瓜秧慢慢往上爬,爬到了二樓。后來瓜秧上面長出了一個瓜,越長越大。
    老先生很擔(dān)憂這個瓜會掉下來,因為細細的瓜秧怎么能承受這樣的重量呢?可是,過了幾天,他發(fā)現(xiàn)——
    那瓜越長越大,并沒有掉下來,因為他把軀體彎了下來,神奇地躺在了二樓的窗臺上,再沒有要掉下來的危險了!然后它接著長大。
    后來瓜秧的下部又長出一個絲瓜來,掛在秧上,懸在空中,讓人又開始擔(dān)心瓜秧會被這個瓜一起扯下來。
    季老每隔幾天就去看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從中部又長出來一個瓜,下面的絲瓜竟然會神奇地停止生長,而讓中間那個瓜越長越大。又過了幾天,季老又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中間那個的瓜變得彎曲起來,又幾天,這個越來越大的彎著身子的瓜竟然倚靠在了墻壁的一處凸出的小臺子上!
    那個小臺子離地面和二樓窗臺都很遠,絕不會有人能夠得著,那么是誰幫這個彎著身子的絲瓜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乜吭谶@個小臺子上呢?!
    中間的和上面的絲瓜都放心地長大,而懸掛在瓜秧上的那個最下面的瓜卻仿佛停止了生長,一直就那么大。
    季老先生圍著這神奇的絲瓜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怎么也想不通——
    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幾萬里,從來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我左考慮,又考慮,越考慮越糊涂。我無法與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繩子,綠葉照舊濃綠撲人眉宇。
    季老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而絲瓜則心中有數(shù),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欣然坦然,含笑面對秋陽。
    【篇二】
    暑假之前,女兒的語文老師布置了,暑假期間,每個學(xué)生都必須買當前最暢銷的幾本讀物,《天使的詛咒》、《洪水之子》、《無翼也飛翔》……
    我跑了兩次,跑了兩家書店,終于給買齊了。
    《無翼也飛翔》是一本很特別的小冊子,因為她的裝幀、版面的尺寸大小與一般的書有所不同。她的作者居然是昆明市宜良縣的一個年僅22歲,而且是一個沒有雙手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楊孟衡。
    看了許多圖片,也粗讀了一遍該書的絕大部分內(nèi)容,我被楊孟衡這個小老鄉(xiāng)深深地感動了……
    首先我認為這本書的名字取得好,名符其實,文能對題,催人奮進。
    其次是被小楊刻苦學(xué)習(xí),刻苦鍛煉,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動。
    楊孟衡七歲便因觸電而失去了雙臂,但是他卻身殘志堅,在身為教師父母的耐心教導(dǎo)下,從小養(yǎng)成了不屈不撓的奮斗與拼搏精神……
    他從學(xué)習(xí)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吃飯、穿衣、讀書、寫字……他比常人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他收獲了,成功了。他從小學(xué)到高中,很多時候,很多學(xué)科都是第一名,他那第一名的獎狀貼了無數(shù)張,就連高考,他也以594分的好成績榮獲宜良縣文科第一名,被中山大學(xué)錄取。真是令人佩服、佩服。他喜歡文學(xué),喜歡寫作,喜愛書法,說來慚愧,作為教師的我,寫的字比起人家用腳寫的還差得遠呢!
    楊孟衡還特別喜歡體育運動,他特喜歡足球和游泳,還有過兩年國家游泳隊的經(jīng)歷,要不是那次殘奧會生病,他也許成為游泳冠軍了。
    楊孟衡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也感動了教育廳廳長羅崇敏,感動了昆明教育局長宋棟,感動了……他們號召人們向楊孟衡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那身殘志堅,拼命進取的頑強精神。
    作為教師,我覺得,我更應(yīng)該向小楊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的方方面面!
    【篇三】
    巴金,一個世紀老人的筆下的故事,是真實的、不可懷疑的。在文章中的開頭以一個悲慘但感人的故事來引入文章。故事中小狗與藝術(shù)家的友好往來讓人們感到快樂,同時也為后文小狗的悲慘命運埋下伏筆寫藝術(shù)家的道途失意寫他的可憐。但就是這樣凸顯了小狗與他之間濃厚的感情是永遠不會被摧毀的
    小狗在藝術(shù)家成為老鼠被人人罵時,仍然熱情的撲上去去與藝術(shù)家親熱在人們可惡的動作中仍然不愿離開他并為他哀叫了三天而死去這個感人的故事其實也是巴金的黑暗的真實的寫照寫出了巴金的悔恨與慚愧悔恨將包弟的性命丟失慚愧自己連個小狗都保護不了并且通過多出用修辭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巴金對自己的埋怨與自責(zé)巴金用他那不屈的筆寫出了無人感寫的自己的過錯敢于揭露自己的黑暗這是黑暗中的光明讓人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讀《小狗包弟》一文有如在聽巴金老人在用心靈說話。作者表達出了對自己舍棄小狍包弟而保全自己的做法的深深愧意。全文其實是巴金自我良心的剖析,以及堅持主張“說真話”。
    文章開頭寫作者如何得到包弟,且并和包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為了保全自己,不要讓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墮入地獄,作者出賣了包弟,把它送上了解剖臺。巴金對自己這種自私的行為感到愧疚,但巴金并沒有把這件事遺忘在記憶的角落,而是大膽地剖析自己,對自己進行了良心的譴責(zé)。巴金的這種心路歷程向人們表達,其實是希望在“說謊成風(fēng)”的時代,要有勇氣剖析自己,大膽說真話。
    “滿身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樣的熬煎是不會有終結(jié)的,除非我給自己過去十年的苦難生產(chǎn)作了總結(jié),還清了心靈上的欠債。”這句話似乎透出另一層含意,做違背良心的事會使我們受到煎熬,要勇于剖析自己,這樣,生活才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