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力差?方法就錯了,高手都這么學……

字號:

英語聽力,讓無數中國英語學習者談之色變。為什么單詞會的不少,放在文中也能看的懂,可是用耳朵去聽時,卻困難重重,云里霧里?整理了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1
    聽力,是學會一門語言的開始
    學習一門語言難的是什么?聽和說。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模仿。
    大家小時候是如何學習中文的?
    從咿呀的聲音到開口第一句「爸爸、媽媽」,都是父母在你耳邊不斷重復,你在這樣一個語言環(huán)境中,不斷學習模仿。
    至于讀寫能力,大多是從小學一年級,大家才真正開始接觸拼音寫字,背誦課文古詩,在此之前,其實你已經具備一定的中文聽說能力了,不是嗎?
    人類的語言學習本能要求我們從「聽」開始模仿,潛移默化之下便有了聽覺分辨能力。
    聽、說、讀、寫,學習一門語言必備的四大板塊,缺一不可。
    但中國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在學習英語時都是「啞巴英語」,雖然會讀、會寫,看得懂,但是聽不懂,說不出。中國的英語教育也更加偏重讀寫,忽視了聽說。
    英語作為中國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在缺乏語言環(huán)境之下,又該如何去提高聽說能力?
    2
    聽力訓練的誤區(qū)有哪些?
    1.每日醒來第一件事,打開BBC、VOA新聞,營造英語環(huán)境
    →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空聽這些本身難度就比較高的材料,能帶來的也只有“環(huán)境”,以及一堆聽不懂的天書了。
    2.多看美劇,學習他們的口語發(fā)音
    →聽、說,一定要先學會聽,才懂得如何說。有輸入,才有輸出。
    聽力能力不夠,你記住的只會是劇情,而不是英語。這也導致很多人,拿著學英語的借口,在學習時偷懶追劇。
    3.太簡單的聽力材料沒有用
    →聽力的基礎是詞匯量,應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慢慢補充詞匯量,增加難度。
    4.每天*自己學學學,練聽力變得很痛苦
    →許多人學英語,曾經是因為考試需要,但學生時代練聽力,本就帶著應付考試的心理。當真正認識到聽說的重要性后,短時間的突擊訓練又很難產生效果。
    總之,長時間“逼著”自己學,對練聽力、學英語總是帶著厭惡感。沒有學習興趣又如何投入?
    當你喜歡上一部美劇,崇拜著一位理想的國外明星,或者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自然會有一股動力讓你主動并且瘋狂的學習英語。
    3
    正確的聽力訓練方法
    聽不懂,多聽幾遍就懂了?
    個別單詞能聽懂,聽一段話就廢了?
    各式材料沒少聽,但離開字幕卻全成了唐僧念經?
    這都是因為,你,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科學的聽力訓練!
    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真的沒那么難!
    沒有堅持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沒有掌握正確的聽力訓練方法。